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安徽高考 > 正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

更新:2023-09-15 00:51:37 高考升学网

本文高考升学网为你介绍关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安徽从2013年到招生的历年文科、理科录取分数线。

一、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安徽历年理科招生录取分数线【2013-】

年份平均分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排名录取人数录取批次
2019-55949628065名26本科第一批
2018-56750527935名29本科第一批
2017-53848727899名24本科第一批
2016-56051828604名22本科第一批
201559158755530557名28本科第一批
201451850948934805名57本科第一批
201351450849032747名60本科第一批

二、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安徽历年文科招生录取分数线【2013-】

年份平均分最低分省控线最低分排名录取人数录取批次
2019-5815506402名10本科第一批
2018-5855506948名10本科第一批
2017-5535156027名9本科第一批
2016-5505215843名8本科第一批
20156186145977281名14本科第一批
20145625545417513名22本科第一批
20135585525407325名26本科第一批

三、广州中医药大学相关简介和介绍

广州中医药大学创办于1956年,建校基础是成立于1924年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是新中国首批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学校之一,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2000年转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理。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整体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两所中医药高校之一,也是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唯一省属高校。学校秉承“崇德远志、和衷有容、汲古求新、笃学精业”大学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体办学水平、医疗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均位居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

学校现有三元里和大学城两个校区,占地1377亩,建筑面积78万多平方米。专任教师1373人,其中正高职称384人,副高职称458人,有一批以国医大师?国维、周岱翰为代表的著名专家教授。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1370人、专科生688人,博士研究生生937人、硕士研究生3689人。二级学院16个,本科专业30个,横跨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药学、护理学6个一级学科,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政治教育3个二级学科及中医、中药、护理3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及中医1个专业学位类别(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5个,一级学科广东省重点学科3个,其中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25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重经典、强临床”是学校本科教学最鲜明的特色。80年代中期,学校率先启动经典回归临床的教学改革,把四大经典作为必修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实施“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促进医教协同发展。“‘重经典、强临床’高素质中医人才特色培养模式”获得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5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实施“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和承担“中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始终名列前茅。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始于1978年,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和培养质量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科研工作坚持突出特色,彰显优势。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领衔的“脾虚重症肌无力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获得199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终身教授王建华领军的“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标志性成果“脾虚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承与创新”于2016年入选《中国中医药重大理论传承创新典藏》;袁浩教授牵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研究”获得200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学校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学校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参加了国家“523”防治疟疾项目,在临床上证实了青蒿素抗疟功效,为青蒿素的发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李国桥教授团队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学校重点建设了广东省中医科学院、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华南针灸研究中心、国际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中心、现代南药工程技术中心、岭南医学研究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拥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51个。

学校一直与东南亚国家、非洲国家合作开展抗疟研究。我校研发的双氢青蒿素哌喹复方新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纳入2010版(第二版)和2015版(第三版)《疟疾治疗指南》。由李国桥教授团队研制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4代青蒿素系列复方抗疟药,被列为广东省中医药强省建设重点项目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对外合作项目,被当作“国礼”赠送给许多非洲国家。第四代青蒿素复方已取得包括美国在内的38个国家的国际专利保护,32个国家的商标注册,在24个疟疾流行国家上市销售。我校宋健平教授科研团队在科摩罗国合作实施青蒿素复方快速清除疟疾项目,有效地遏制了当地疟疾流行,实现了该国历史上第一次疟疾零死亡,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我校青蒿抗疟团队创新的复方青蒿素全民服药以清除传染源的方案纳入《恶性疟的全民服药-现场实施手册》,为全球加快疟疾防治进程贡献了中医智慧。

学校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中医药强省建设。现有直属附属医院6所(含与政府共建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0所。直属附院病床数 8000多张、年门诊总量超1200万人次、年出院总量超25万人次。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第一附属医院成为全国首批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单位、第二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是全国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最多的医院之一;第二附属医院门诊量连续20年位居全国同行第一,连续6年位居“中国中医院竞争力100强排行榜”榜首,连续5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第三附属医院为广东省唯一的三级甲等骨伤专科医院。“非典”时期,我校附属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抗“非典”中医专家组组长单位,主张中医药早介入,临床效果突出,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认可。

学校积极推进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与省内外15个地市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帮助农民精准脱贫、促进山区乡村振兴。与广药集团、华润三九、康美药业、复星医药等著名医药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学校研发的胃乃安、骨仙片、消渴丸、金佛止痛丸、滋肾育胎丸、和胃止痛胶囊等系列中成药成为广东医药企业的核心产品并畅销全国。近3年,学校大力发展科技成果转让及技术转移工作,转让科技成果合同经费达5000万元。在全省指导建立了50个以“南药”为特色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00多万亩。

学校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塑造了行业特有的人文环境。学校建设的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全国高校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与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一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成为广东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学校编写出版的《通俗中医药丛书》、《岭南中医药文库》等大型图书,与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纪录片《悬壶岭南》等影视作品,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领域的重点项目。

四、广州中医药大学相关文章推荐

广州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985还是211

广州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学科有哪些 附重点专业学科名单

广州中医药大学宿舍条件,宿舍几人间环境好不好(图片)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务处电话

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哪里

广州中医药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快递查询入口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一本吗 是一本还是二本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有几个校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专业排名,招生专业目录(10篇)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圭€瑰嫭鍣磋ぐ鎺戠倞妞ゆ帒顦伴弲顏堟偡濠婂啰绠绘鐐村灴婵偓闁靛牆鎳愰濠傗攽鎺抽崐鎰板磻閹惧墎妫柟顖嗗瞼鍚嬮梺鍝勭焿缂嶄線鐛崶顒夋晬闁挎繂妫岄幐鍛節閻㈤潧浠滄俊顖氾攻缁傚秴饪伴崼婵堫槰闂侀€炲苯澧い顏勫暣婵″爼宕卞Δ鈧〖缂傚倸鍊哥粔鏉懳涘Δ鈧悳濠氬锤濡や礁浜滈梺绋跨箰閻ㄧ兘骞忛搹鍦<缂備降鍨归獮鏍煙閸愯尙绠洪柕鍥ㄥ姌椤﹀绱掓潏銊ユ诞闁诡喒鏅犲畷姗€鎳犻鎸庡亝缂傚倸鍊风欢锟犲窗閺嶎厽鍋嬮柟鎯х-閺嗭箓鏌熼悜姗嗘畷闁稿﹦鍏橀幃妤呮偨閻ц婀遍弫顕€骞嗚閺€浠嬫煟濡櫣浠涢柡鍡忔櫅閳规垿顢欑喊鍗炴闂佺懓绠嶉崹纭呯亽婵炴挻鍑归崹鎶藉焵椤掑啫鐓愰柕鍥у瀵潙螖閳ь剚绂嶆ィ鍐┾拺闁告繂瀚悞璺ㄧ磼閺屻儳鐣烘鐐叉瀵噣宕奸锝嗘珦闂備胶枪缁绘宕戦幇顖樹汗閹兼番鍔嶉埛鎺懨归敐鍛暈闁诡垰鐗撻弻銈吤虹拠鑼化缂備緡鍠楀Λ渚€濡甸幇鏉跨閻庯急鍐у婵炶揪绲芥竟濠傖缚閵娾晜鐓冪憸婊堝礈濮橆厾鈹嶅┑鐘叉搐缁犵懓霉閿濆牜娼愭繛鍛喘濮婃椽鏌呴悙鑼跺濠⒀冪摠閵囧嫰濮€閳╁喚妫冮梺杞扮劍閹瑰洭寮幘缁樻櫢闁跨噦鎷�
相关文章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i幋锝呅撻柛銈呭閺屾盯骞橀懠顒夋М闂佹悶鍔嶇换鍐Φ閸曨垰鍐€妞ゆ劦婢€缁爼姊洪崫鍕仴闁稿海鏁诲璇测槈閵忊晜鏅濋梺缁樕戣ぐ鍐╂叏鎼淬劍鈷戠紒瀣劵椤箓鏌涢弬璺ㄧ劮闁诲繐鍟村娲箰鎼达絿鐣甸梺鐟板暱闁帮絽顕i崘娴嬫瀻闁瑰濮甸敍蹇涙⒑鐠団€崇€荤€光偓閳ь剟宕ョ€n喗鈷戦柛婵嗗椤箓鏌涢弬璺ㄧ劯闁糕晝鍋ら獮瀣晝閳ь剟鐛姀鈥茬箚妞ゆ牗鐟ㄩ鐔镐繆閺屻儰鎲炬慨濠呮閹风娀鎳犻鍌ゅ敹缂傚倷鑳剁划顖炲礉濞嗘挸钃熷┑鐘叉处閺呮彃顭跨捄鐚撮練闁硅姤娲栭埞鎴︽倷閺夋垹浠ч梺鎼炲妼缂嶅﹤鐣烽敓鐘茬闁兼亽鍎抽崢顏呯節閻㈤潧浠滈柣蹇旂箞瀹曟繂饪伴崼鐔哄幗濠电姴鐏氶崝鏇炩枍瀹ュ棙鍙忓┑鐘插暞閵囨繄鈧娲﹂崑濠冧繆閻戣棄唯闁靛鍎哄Λ搴ㄦ⒒閸屾瑨鍏岄柟铏崌瀹曠敻寮介鐐殿唵闂佽法鍣﹂幏锟�

最新图文

皖南医学院转专业政策规定

时间:2024-07-12 11:0:25

安徽工业大学转专业政策规

时间:2024-07-12 11:0:29

皖南医学院本科招生网登录

时间:2024-07-12 09:0:48

安徽工业大学本科招生网登

时间:2024-07-12 09:0:23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说明 - 欢迎投稿 - 撤稿说明 - 在线投诉
  皖ICP备20004639号-18

CopyRight 1996-2024 Www.creditsaili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高考升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