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北京高考 > 正文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211985大学吗

更新:2023-09-15 13:50:05 高考升学网

1、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211985大学吗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该校是一所公办本科大学。根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二本高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同根同源。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211985大学吗

2、全国各省211和985大学名单

全国985和211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大学,全国985大学有39所,211大学有115所,所有的985大学也均为211大学,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说明:目前985和211大学不再评选,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1、全国985大学名单

1998年5月4日,时任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于是98年5月提出,故称为985工程。

排名 名称 所在地
1 清华大学 北京
2 北京大学 北京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4 复旦大学 上海
5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7 南京大学 江苏
8 同济大学 上海
9 浙江大学 浙江
10 南开大学 天津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2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3 武汉大学 湖北
14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15 天津大学 天津
16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17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8 东南大学 江苏
19 中山大学 广东
20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22 厦门大学 福建
23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24 中南大学 湖南
25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26 四川大学 四川
27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28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29 吉林大学 吉林
30 湖南大学 湖南
31 重庆大学 重庆
32 山东大学 山东
33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34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35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36 东北大学 辽宁
37 兰州大学 甘肃
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暂无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2、全国211大学名单

“211工程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排名 名称 所在地
1 清华大学 北京
2 北京大学 北京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4 复旦大学 上海
5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7 南京大学 江苏
8 同济大学 上海
9 浙江大学 浙江
10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11 南开大学 天津
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3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4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5 武汉大学 湖北
1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7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18 天津大学 天津
19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20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1 东南大学 江苏
22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23 中山大学 广东
24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25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27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28 厦门大学 福建
29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30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31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32 中南大学 湖南
33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34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35 四川大学 四川
36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3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38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39 吉林大学 吉林
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41 湖南大学 湖南
42 重庆大学 重庆
43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44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45 山东大学 山东
46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4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48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49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50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51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52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53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54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55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56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57 暨南大学 广东
58 苏州大学 江苏
59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60 东北大学 辽宁
61 兰州大学 甘肃
62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
63 东华大学 上海
64 河海大学 江苏
65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66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67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68 江南大学 江苏
69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70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71 上海大学 上海
72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7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7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75 西北大学 陕西
76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77 长安大学 陕西
7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79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80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81 广西大学 广西
8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
83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84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85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86 福州大学 福建
87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8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89 西南大学 重庆
90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91 云南大学 云南
92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93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94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9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96 安徽大学 安徽
97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98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99 辽宁大学 辽宁
100 南昌大学 江西
101 延边大学 吉林
102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103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
104 海南大学 海南
105 贵州大学 贵州
106 郑州大学 河南
107 新疆大学 新疆
108 宁夏大学 宁夏
109 石河子大学 新疆
110 青海大学 青海
暂无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暂无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
暂无 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
暂无 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
暂无 西藏大学 西藏

全国985大学排名一览表

据了解全国共有39所985学校,其中985学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等;以下是全国985大学名单情况:

序列号

学校名称

办学层次

全国排名

1

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

2

清华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2

3

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3

4

浙江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4

5

武汉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5

6

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7

复旦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8

9

华中科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9

10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0

11

天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2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3

西安交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2

14

吉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3

15

山东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4

16

国防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4

17

中山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5

18

南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6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7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8

21

四川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9

22

同济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

23

厦门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1

24

北京理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2

25

东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

26

华南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4

27

大连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8

华东师范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9

中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0

西北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1

中国农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8

32

东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9

33

湖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4

电子科技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5

兰州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2

36

重庆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4

37

中国海洋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8

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1

39

中央民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85

全国211大学排名一览表

据了解全国共有116所211大学,其中211大学有: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等;以下是全国211大学名单情况:

名次

学校名称

办学层次

全国排名

1

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

2

清华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2

3

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3

4

浙江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4

5

武汉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5

6

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7

复旦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8

9

华中科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9

10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0

11

天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2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3

西安交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2

14

吉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3

15

山东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4

16

国防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4

17

中山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5

18

南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6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7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8

21

四川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9

22

同济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

23

厦门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1

24

北京理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2

25

东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

26

华南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4

27

大连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8

华东师范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9

中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0

西北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1

中国农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8

32

东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9

33

湖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4

电子科技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5

兰州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2

36

北京科技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3

37

重庆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4

38

武汉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5

39

南京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5

40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35

41

西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7

42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37

43

中国海洋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8

44

暨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39

45

河海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40

46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0

47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1

48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2

49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3

50

苏州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4

51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5

5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46

5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6

5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8

55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9

56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0

5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1

58

西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2

59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2

60

郑州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3

61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3

62

北京邮电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57

63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7

6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8

65

上海财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59

66

云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0

67

上海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1

68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2

69

东华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3

70

中国政法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63

71

海军军医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64

72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5

7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世界高水平大学

67

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世界高水平大学

69

75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69

76

南昌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0

77

中国传媒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70

78

太原理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1

79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72

80

空军军医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72

81

江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3

8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75

83

中国矿业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77

8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9

85

福州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1

86

北京林业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82

8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一流大学

83

88

安徽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4

89

中央民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85

90

长安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0

91

辽宁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1

92

贵州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3

93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96

94

北京体育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98

95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9

96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99

97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0

98

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3

99

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5

100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105

101

新疆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8

10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3

1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4

104

天津医科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5

105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116

106

大连海事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9

107

广西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2

108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3

109

内蒙古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9

110

海南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43

111

石河子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67

112

宁夏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70

113

延边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70

114

中央音乐学院

世界高水平大学

175

115

西藏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200

116

青海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216

全国985大学全部名单

985工程,是指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自从1995年至今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的985工程高校共有39所,也就是说目前我国一共有39所985大学。

全国各省985大学具体名单如下:

1、北京(8所985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2、上海(4所985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

3、湖南(3所985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4、陕西(3所985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江苏(2所985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6、天津(2所985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7、四川(2所985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8、辽宁(2所985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9、广东(2所985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10、山东(2所985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11、湖北(2所985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12、浙江(1所985大学):浙江大学

13、吉林(1所985大学):吉林大学

14、福建(1所985大学):厦门大学

15、重庆(1所985大学):重庆大学

16、甘肃(1所985大学):兰州大学

17、安徽(1所985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黑龙江(1所985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985高校每年都是家长和学生们所关注的高校,因为985高校是我国优秀的学校,只要孩子们能够考入985高校,那就意味着学生们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因为985高校的就业范围比普通高校的就业范围比较广阔,而且很多企业在选择时都会优先优先选择985高校的学生。

全国985大学档次划分

第一档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第二档次: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第三档次: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

第四档次: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

第五档次: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大学

第六档次: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

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492 27248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502 25396
2022 北京 综合(史) 本科 514 23164
2022 北京 综合 专科 221 44862
2021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480 27338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491 25630
2021 北京 综合(史) 本科 507 23094
2021 北京 综合 专科 135 42023
2020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502 27056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506 26322
2020 北京 综合(物 和 化) 本科 506 26322
2020 北京 综合(史 和 地) 本科 521 23431
2020 北京 综合 专科 147 46512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498 20619
2019 北京 理科 专科 165 33693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535 5744
2019 北京 文科 专科 128 14136
2022 天津 综合(物) 本科A 549 24789
2022 天津 综合(史) 本科A 565 21481
2022 天津 综合(不限) 本科A 567 21076
2021 天津 综合(物) 本科A 548 23093
2021 天津 综合(史) 本科A 562 20153
2021 天津 综合(不限) 本科A 567 19122
2020 天津 综合(不限) 本科A 568 21222
2020 天津 综合(史 和 地) 本科A 577 19194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494 18732
2019 天津 文科 本科A 500 5145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545 13094
2022 河北 历史 专科 435 73510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549 13470
2021 河北 历史 专科 450 70540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526 62390
2022 河北 物理 专科 424 184334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527 62507
2021 河北 物理 专科 405 168185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551 69759
2020 河北 理科 专科 429 177530
2019 河北 理科 本二 502 88051
2019 河北 理科 专科 387 186743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561 12502
2020 河北 文科 专科 469 56526
2019 河北 文科 本二 553 17223
2019 河北 文科 专科 461 60958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A 467 55217
2022 山西 理科 专科 328 56442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A 464 58479
2021 山西 理科 专科 273 60459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A 513 46656
2020 山西 理科 专科 229 90507
2019 山西 理科 本二A 487 44201
2019 山西 理科 专科 313 74972
2022 山西 文科 本二A 505 9201
2022 山西 文科 专科 381 22441
2021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2 8112
2021 山西 文科 专科 319 34054
2020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5 7144
2020 山西 文科 专科 345 38078
2019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6 6965
2019 山西 文科 专科 347 46813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74 44878
2022 内蒙古 理科 专科 241 72076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88 37433
2021 内蒙古 理科 专科 225 69079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44 29298
2020 内蒙古 理科 专科 264 68991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43 34169
2019 内蒙古 理科 专科 301 66113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48 8893
2022 内蒙古 文科 专科 272 26580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82 8229
2021 内蒙古 文科 专科 364 22939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509 8262
2020 内蒙古 文科 专科 399 25296
2019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507 8921
2019 内蒙古 文科 专科 379 27889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544 6265
2022 辽宁 历史 专科 403 32203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572 5739
2021 辽宁 历史 专科 481 25317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519 36924
2022 辽宁 物理 专科 405 89182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527 33392
2021 辽宁 物理 专科 361 89191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529 30924
2020 辽宁 理科 专科 384 92708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536 30069
2019 辽宁 理科 专科 386 93106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580 5405
2020 辽宁 文科 专科 475 25556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568 6236
2019 辽宁 文科 专科 462 29236
2022 吉林 理科 本二A 442 31649
2021 吉林 理科 本二A 428 30377
2020 吉林 理科 本二A 502 20918
2019 吉林 理科 本二A 505 23049
2022 吉林 文科 本二A 481 6798
2021 吉林 文科 本二A 487 6276
2020 吉林 文科 本二A 529 4468
2019 吉林 文科 本二A 533 4287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23 39943
2022 黑龙江 理科 专科 358 65090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09 40518
2021 黑龙江 理科 专科 288 79862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63 36755
2020 黑龙江 理科 专科 344 77422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95 31457
2019 黑龙江 理科 专科 319 86894
2022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61 8144
2022 黑龙江 文科 专科 355 28102
2021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72 8007
2021 黑龙江 文科 专科 344 27872
2020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95 6994
2020 黑龙江 文科 专科 354 30875
2019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89 9052
2019 黑龙江 文科 专科 347 33577
2022 上海 综合(不限) 本科 440 29955
2021 上海 综合(不限) 本科 444 27904
2020 上海 综合(不限) 本科 451 26988
2019 上海 综合(物 或 化) 本科 442 28564
2019 上海 综合(不限) 本科 443 28379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5 22610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31 23578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20 86706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3 83429
2020 江苏 理科 本二 345 87679
2019 江苏 理科 本二 340 85704
2020 江苏 文科 本二 338 22722
2019 江苏 文科 本二 331 23326
2022 浙江 综合 1段 513 151652
2022 浙江 综合 1段 559 96612
2021 浙江 综合 1段 500 154433
2021 浙江 综合 1段 553 94389
2020 浙江 综合 1段 - -
2020 浙江 综合 1段 594 53756
2020 浙江 综合 2段 495 160025
2020 浙江 综合 2段 553 98343
2020 浙江 综合 3段 475 177602
2019 浙江 综合 1段 - -
2019 浙江 综合 1段 595 53225
2019 浙江 综合 2段 496 159921
2019 浙江 综合 2段 566 84448
2019 浙江 综合 3段 455 194107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44 43494
2022 安徽 理科 本二 493 94226
2022 安徽 理科 专科 403 198339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32 52635
2021 安徽 理科 本二 486 91651
2021 安徽 理科 专科 346 196988
2020 安徽 理科 本二 517 81026
2020 安徽 理科 专科 340 199883
2019 安徽 理科 本二 490 83450
2019 安徽 理科 专科 328 207181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548 9273
2022 安徽 文科 本二 522 21900
2022 安徽 文科 专科 472 57920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581 11822
2021 安徽 文科 本二 556 24205
2021 安徽 文科 专科 497 67333
2020 安徽 文科 本二 545 17841
2020 安徽 文科 专科 483 65420
2019 安徽 文科 本二 554 16704
2019 安徽 文科 专科 466 83851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40 8542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40 8923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25 38469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28 39325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502 42923
2019 福建 理科 本二 477 42594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543 8175
2019 福建 文科 本二 541 8981
2022 江西 理科 本二 506 55574
2022 江西 理科 专科 380 35389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515 51475
2021 江西 理科 专科 327 112102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529 48076
2019 江西 理科 本二 519 42255
2022 江西 文科 本二 532 13075
2022 江西 文科 专科 390 21832
2021 江西 文科 本二 566 11045
2021 江西 文科 专科 390 31039
2020 江西 文科 本二 553 8973
2019 江西 文科 本二 562 8481
2022 山东 综合 1段 523 101841
2022 山东 综合 2段 456 256052
2021 山东 综合 1段 525 99608
2021 山东 综合 2段 460 241461
2020 山东 综合 1段 535 104258
2020 山东 综合 2段 467 236731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25 80539
2019 山东 理科 专科 431 201021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53 17867
2019 山东 文科 专科 502 55329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547 63022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510 118120
2022 河南 理科 专科 411 303736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550 74466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520 113880
2021 河南 理科 专科 389 313390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49 104116
2020 河南 理科 专科 424 278111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505 103209
2019 河南 理科 专科 391 272463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548 12452
2022 河南 文科 本二 526 24075
2022 河南 文科 专科 443 103008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577 14016
2021 河南 文科 本二 559 22467
2021 河南 文科 专科 468 94296
2020 河南 文科 本二 559 20516
2020 河南 文科 专科 466 97100
2019 河南 文科 本二 538 21014
2019 河南 文科 专科 446 100550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41 10024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专科 416 59285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地理) 本科 556 14295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62 12427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专科 446 64602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7 58064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专科 390 139827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20 57036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专科 329 132529
2020 湖北 理科 本二 514 58847
2020 湖北 理科 专科 345 142988
2019 湖北 理科 本二 497 57783
2019 湖北 理科 专科 287 163094
2020 湖北 文科 本二 529 13111
2020 湖北 文科 专科 361 68707
2019 湖北 文科 本二 541 12236
2019 湖北 文科 专科 330 83684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16 18710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1 16647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专科 449 59859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36 15769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537 15391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37 15391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专科 459 56992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95 76391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6 65893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专科 416 160096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7 75261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22 61561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专科 423 146145
2020 湖南 理科 本二 510 71426
2020 湖南 理科 专科 424 138964
2019 湖南 理科 本二 496 61012
2019 湖南 理科 专科 406 136733
2020 湖南 文科 本二 552 18783
2020 湖南 文科 专科 487 53813
2019 湖南 文科 本二 556 14270
2019 湖南 文科 专科 481 54214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8 22628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41 23437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557 15432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34 91327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39 85388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31 92334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513 92508
2020 广东 理科 专科 386 242400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478 96152
2019 广东 理科 专科 335 261934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530 23370
2020 广东 文科 专科 412 117999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542 23227
2019 广东 文科 专科 430 133862
2022 广西 理科 本二 431 74658
2021 广西 理科 本二 423 81200
2020 广西 理科 本二 469 55260
2019 广西 理科 本二 459 61101
2022 广西 文科 本二 514 15379
2021 广西 文科 本二 523 11679
2020 广西 文科 本二 489 12033
2019 广西 文科 本二 506 12048
2022 海南 综合(不限) 本科 571 15700
2022 海南 综合(物) 本科 574 15095
2021 海南 综合(物) 本科 559 17076
2021 海南 综合(不限) 本科 564 16085
2021 海南 综合(史) 本科 583 12560
2020 海南 综合(物 和 化) 本科 523 23825
2020 海南 综合(物) 本科 553 17512
2020 海南 综合(不限) 本科 568 14659
2020 海南 综合(史 和 地) 本科 582 12193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579 12374
2019 海南 文科 本科A 650 2999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517 9930
2022 重庆 历史 专科 409 38032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545 12024
2021 重庆 历史 专科 472 34072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494 45604
2022 重庆 物理 专科 422 80215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534 43747
2021 重庆 物理 专科 437 80678
2020 重庆 理科 本二 490 46888
2020 重庆 理科 专科 383 91853
2019 重庆 理科 本二 510 47657
2019 重庆 理科 专科 394 94270
2020 重庆 文科 本二 534 11590
2020 重庆 文科 专科 444 37193
2019 重庆 文科 本二 535 11964
2019 重庆 文科 专科 425 45049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514 84026
2022 四川 理科 专科 391 218539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519 84992
2021 四川 理科 专科 303 240258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525 85215
2020 四川 理科 专科 431 181674
2019 四川 理科 本二 542 82721
2019 四川 理科 专科 438 183925
2022 四川 文科 本二 540 17987
2022 四川 文科 专科 471 70319
2021 四川 文科 本二 541 18278
2021 四川 文科 专科 473 68397
2020 四川 文科 本二 531 16062
2020 四川 文科 专科 459 66316
2019 四川 文科 本二 543 16540
2019 四川 文科 专科 471 68700
2022 贵州 理科 本二 420 73092
2021 贵州 理科 本二 419 76587
2020 贵州 理科 本二 454 62635
2019 贵州 理科 本二 444 60542
2022 贵州 文科 本二 531 14684
2021 贵州 文科 本二 547 12229
2020 贵州 文科 本二 533 13012
2019 贵州 文科 本二 526 13488
2022 云南 理科 本二 511 42380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508 45003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522 41085
2019 云南 理科 本二 522 39281
2022 云南 文科 本二 574 12339
2021 云南 文科 本二 565 11937
2020 云南 文科 本二 554 10787
2019 云南 文科 本二 556 10735
2022 陕西 理科 本二 445 63688
2021 陕西 理科 本二 441 61207
2020 陕西 理科 本二 446 65727
2019 陕西 理科 本二 470 61613
2022 陕西 文科 本二 486 14291
2021 陕西 文科 本二 496 14825
2020 陕西 文科 本二 512 14928
2019 陕西 文科 本二 518 14590
2022 甘肃 理科 本二 432 38554
2022 甘肃 理科 专科 305 98072
2021 甘肃 理科 本二 431 39015
2021 甘肃 理科 专科 235 108917
2020 甘肃 理科 本二 450 39831
2020 甘肃 理科 专科 319 105399
2019 甘肃 理科 本二 468 38072
2019 甘肃 理科 专科 333 108020
2022 甘肃 文科 本二 484 7984
2022 甘肃 文科 专科 404 33670
2021 甘肃 文科 本二 501 8235
2021 甘肃 文科 专科 391 39141
2020 甘肃 文科 本二 520 8019
2020 甘肃 文科 专科 423 38153
2019 甘肃 文科 本二 519 7748
2019 甘肃 文科 专科 369 50481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377 10648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363 12530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397 9192
2019 青海 理科 本二 403 10122
2022 青海 文科 本一 444 2594
2021 青海 文科 本一 439 2842
2020 青海 文科 本一 473 2118
2019 青海 文科 本二 481 2060
2022 宁夏 理科 本二 407 14595
2021 宁夏 理科 本二 405 14366
2020 宁夏 理科 本二 429 13547
2019 宁夏 理科 本二 447 13134
2022 宁夏 文科 本二 486 3410
2021 宁夏 文科 本二 502 3686
2020 宁夏 文科 本二 524 3181
2019 宁夏 文科 本二 538 2759
2022 新疆 理科 本二 387 19909
2021 新疆 理科 本二 397 19190
2020 新疆 理科 本二 417 19349
2019 新疆 理科 本二 435 19193
2022 新疆 文科 本二 433 4206
2021 新疆 文科 本二 456 4407
2020 新疆 文科 本二 470 4376
2019 新疆 文科 本二 506 3736

4、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近三年专业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行政管理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491 25630
1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社会工作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491 25630
2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酒店管理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491 25630
3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社会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492 25488
4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工商管理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493 25312
5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498 24492
6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新闻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498 24492
7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500 24173
8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劳动经济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502 23848
9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503 23698
10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法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505 23400
11 (46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职业卫生工程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480 27338
12 (46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480 27338
13 (46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482 27008
14 (46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安全工程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484 26705
15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史) 507 23094
16 (8000元,该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详见该校招生章程)(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史) 508 22926
17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劳动关系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史) 509 22740
18 (两年制)(6000元,(历史合格,地理合格))(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135 42023
19 (6000元,(历史合格,地理合格))(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旅游英语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182 41986
20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社会工作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06 26322
21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酒店管理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06 26322
22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工商管理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08 25969
23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社会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08 25969
24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行政管理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10 25585
25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新闻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10 25585
26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11 25389
27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劳动经济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14 24810
28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财务管理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15 24600
29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经济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16 24408
30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17 24229
31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劳动关系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20 23610
32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法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522 23258
33 (46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502 27056
34 (46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安全工程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和 化) 506 26322
35 (46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职业卫生工程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和 化) 506 26322
36 (8000元,该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详见招生章程)(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史 和 地) 521 23431
37 (4200元)(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史 和 地) 524 22867
38 (两年制)(6000元,历史合格,地理合格)(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酒店管理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147 46512
39 (6000元,历史合格,地理合格)(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旅游英语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211 46455
40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社会工作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459 32782
41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酒店管理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2 25396
42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工商管理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3 25202
43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3 25202
44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旅游管理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3 25202
45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经济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6 24637
46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行政管理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6 24637
47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新闻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6 24637
48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财务管理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7 24456
49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社会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08 24275
50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11 23728
51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13 23353
52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法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523 21481
53 (46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职业卫生工程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492 27248
54 (46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应急技术与管理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492 27248
55 (46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492 27248
56 (46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应用统计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494 26905
57 (46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安全工程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495 26721
58 (8000元,该专业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详见招生章程)(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史) 514 23164
59 (4200元)(办学地点北京校本部。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史) 515 22966
60 (两年制)(6000元,(历史合格,地理合格))(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221 44862
61 (6000元,(历史合格,地理合格))(办学地点低年级在涿州校区就读,详见招生章程)旅游英语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226 44862

5、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3年最新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同根同源。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 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彭真、胡耀邦、尉健行、王兆国、孙春兰、李建国、王东明等党和曾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或接见学校代表。2018年五一节前夕,给我校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极大鼓舞了全校师生员工“弘扬特色创一流”的决心。学校现有北京海淀和河北涿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30亩,建筑面积34.58万平米。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90万余册,电子图书200余万册,电子期刊90余万册。截止2022年3月,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5984人,其中研究生251人,本科生5733人,专科生507人。学校多年坚持弘扬、劳动特色、工会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精尖”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发展成为劳动和工会领域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完整的大学。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会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工匠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劳模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等14个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2个公共教学部;开设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务管理、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社会学、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酒店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应急技术与管理、劳动教育、旅游管理、应用统计学等24个普通本科专业,酒店管理、旅游英语2个专科专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以建设劳动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校为目标,培育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截至2022年3月,全校共有教职工587人,其中专任教师380人。专任教师中,在聘教授46人,在聘副教授108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53.95%。学校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18人,全国三八红旗手4人。在70多年办学实践中,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立足工会,面向社会,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服务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劳动关系、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还拥有法学、劳动关系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综合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团队”“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育人团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劳模本科班)教学团队”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干部培训核心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中瑞环泰科技有限公司”2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和智库建设,拥有全国工会学研究会、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等多个学术研究平台,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一带一路”与劳动关系研究所等7个校属研究机构和中国职工发展研究所等21个院(部)属科研机构,形成了一支研究能力突出、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研究团队,在工人阶级与工会理论、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劳动经济、职业安全卫生、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劳动关系和工会研究院以“资政、启民、崇劳、厚生”为使命,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通过编辑研究动态、撰写咨询报告、发布蓝皮书等形式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中央和全总相关决策提供智力服务。学校现办有三家学术刊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致力于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努力反映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已形成鲜明的刊物特色和高品质的学术质量;《劳动教育评论》为国内首家劳动教育研究专门刊物,致力于繁荣劳动教育科学研究,为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中国教工》为国家级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中外教育交流为宗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运用教育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有益工具。学校是全国工会干部培训的最高学府,年均培训工会干部6000余人次,同时举办高水平的继续教育。自1992年以来,学校坚持举办劳模本科教育,为大批共和国劳动英模、“大国工匠”提供深造机会和成长空间,共计培养劳模学生778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275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42人;担任全国人大代表20人,全国党代会代表16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5人;9人获中华技能大奖,5人所在团队被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4人被授予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7人被授予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人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2人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0余人受邀参加70周年国庆观礼,10人受邀参加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学校重视与国(境)内外教学及研究机构加强学术交流和联系,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波兰、加拿大、阿根廷、新加坡、越南、俄罗斯、白俄罗斯、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湾地区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等开展了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并与国(境)外10多所高校定期开展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举办国际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努力把学校建成我国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工会干部培训的最高学府、劳动和工会领域研究的高端智库,为把学校建成劳动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北京2023年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北京高考志愿能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2023(解读)
北京高考志愿最多能填报几个志愿2023年(本科+专科)
2023年北京高考志愿有几个批次 各批次志愿填报数量
2023年北京高考能填报多少个志愿,总共几个志愿学校和专业
2023年北京高考第一志愿能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影响第二志愿录取吗
2023年北京高考提前批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附填报的志愿数量
2023年北京高考专科怎么报考 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2023年北京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专业(本科+专科)
2023年北京高考几个志愿填报 可以填几个学校和专业
2023年北京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几个专业 具体的志愿批次设置
2023年北京高考志愿平行志愿有几个及录取规则

6、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重点特色专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重点特色专业有人力资源管理、法学、劳动关系、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 人力资源管理、法学、劳动关系
2 教育部特色专业 2 劳动关系、劳动关系
3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 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

7、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2 劳动关系、法学

8、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开设专业一览表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开设专业有社会学、社会工作、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经济学(金融方向)、财务管理、劳动经济学、戏剧影视文学、新闻学、汉语言文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服装与服饰设计、旅游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酒店管理、播音与主持、旅游管理、数控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社会工作学院 社会学 本科
社会工作 本科
法学院 法学 本科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劳动关系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应用技术学院(工匠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工会学院 公共管理 本科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学(金融方向)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劳动经济学 本科
文化传播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 本科
新闻学 本科
汉语言文学 本科
公共管理学院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
行政管理 本科
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科
酒店管理学院 服装与服饰设计 专科
旅游英语 专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科
酒店管理 专科
播音与主持 专科
旅游管理 专科
酒店管理 本科
数控技术 专科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专科

最新图文

北京高考位次表 附分数

时间:2024-06-20 09:0:40

北京高考复读生的最新政策,

时间:2024-06-19 14:0:54

北京高考位次所对应的学校

时间:2024-06-19 10:0:41

北京高考录取后放弃

时间:2024-06-18 1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