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北京高考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是211985大学吗

更新:2023-09-19 23:43:18 高考升学网

1、北京师范大学是211985大学吗

北京师范大学既是211大学也是985大学,该校是一所公办本科大学。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本高校,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

北京师范大学是211985大学吗

2、全国各省211和985大学名单

全国985和211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大学,全国985大学有39所,211大学有115所,所有的985大学也均为211大学,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说明:目前985和211大学不再评选,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1、全国985大学名单

1998年5月4日,时任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于是98年5月提出,故称为985工程。

排名 名称 所在地
1 清华大学 北京
2 北京大学 北京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4 复旦大学 上海
5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7 南京大学 江苏
8 同济大学 上海
9 浙江大学 浙江
10 南开大学 天津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2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3 武汉大学 湖北
14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15 天津大学 天津
16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17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8 东南大学 江苏
19 中山大学 广东
20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22 厦门大学 福建
23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24 中南大学 湖南
25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26 四川大学 四川
27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28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29 吉林大学 吉林
30 湖南大学 湖南
31 重庆大学 重庆
32 山东大学 山东
33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34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35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36 东北大学 辽宁
37 兰州大学 甘肃
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暂无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2、全国211大学名单

“211工程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排名 名称 所在地
1 清华大学 北京
2 北京大学 北京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4 复旦大学 上海
5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7 南京大学 江苏
8 同济大学 上海
9 浙江大学 浙江
10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11 南开大学 天津
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3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4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5 武汉大学 湖北
1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7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18 天津大学 天津
19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20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1 东南大学 江苏
22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23 中山大学 广东
24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25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27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28 厦门大学 福建
29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30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31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32 中南大学 湖南
33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34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35 四川大学 四川
36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3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38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39 吉林大学 吉林
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41 湖南大学 湖南
42 重庆大学 重庆
43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44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45 山东大学 山东
46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4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48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49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50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51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52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53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54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55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56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57 暨南大学 广东
58 苏州大学 江苏
59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60 东北大学 辽宁
61 兰州大学 甘肃
62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
63 东华大学 上海
64 河海大学 江苏
65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66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67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68 江南大学 江苏
69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70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71 上海大学 上海
72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7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7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75 西北大学 陕西
76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77 长安大学 陕西
7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79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80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81 广西大学 广西
8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
83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84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85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86 福州大学 福建
87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8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89 西南大学 重庆
90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91 云南大学 云南
92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93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94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9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96 安徽大学 安徽
97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98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99 辽宁大学 辽宁
100 南昌大学 江西
101 延边大学 吉林
102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103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
104 海南大学 海南
105 贵州大学 贵州
106 郑州大学 河南
107 新疆大学 新疆
108 宁夏大学 宁夏
109 石河子大学 新疆
110 青海大学 青海
暂无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暂无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
暂无 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
暂无 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
暂无 西藏大学 西藏

全国985大学排名一览表

据了解全国共有39所985学校,其中985学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等;以下是全国985大学名单情况:

序列号

学校名称

办学层次

全国排名

1

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

2

清华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2

3

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3

4

浙江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4

5

武汉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5

6

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7

复旦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8

9

华中科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9

10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0

11

天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2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3

西安交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2

14

吉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3

15

山东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4

16

国防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4

17

中山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5

18

南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6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7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8

21

四川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9

22

同济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

23

厦门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1

24

北京理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2

25

东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

26

华南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4

27

大连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8

华东师范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9

中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0

西北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1

中国农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8

32

东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9

33

湖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4

电子科技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5

兰州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2

36

重庆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4

37

中国海洋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8

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1

39

中央民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85

全国211大学排名一览表

据了解全国共有116所211大学,其中211大学有: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等;以下是全国211大学名单情况:

名次

学校名称

办学层次

全国排名

1

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

2

清华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2

3

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3

4

浙江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4

5

武汉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5

6

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7

复旦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8

9

华中科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9

10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0

11

天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2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3

西安交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2

14

吉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3

15

山东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4

16

国防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4

17

中山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5

18

南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6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7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8

21

四川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9

22

同济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

23

厦门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1

24

北京理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2

25

东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

26

华南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4

27

大连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8

华东师范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9

中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0

西北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1

中国农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8

32

东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9

33

湖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4

电子科技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5

兰州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2

36

北京科技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3

37

重庆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4

38

武汉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5

39

南京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5

40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35

41

西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7

42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37

43

中国海洋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8

44

暨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39

45

河海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40

46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0

47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1

48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2

49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3

50

苏州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4

51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5

5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46

5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6

5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8

55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9

56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0

5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1

58

西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2

59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2

60

郑州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3

61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3

62

北京邮电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57

63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7

6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8

65

上海财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59

66

云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0

67

上海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1

68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2

69

东华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3

70

中国政法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63

71

海军军医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64

72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5

7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世界高水平大学

67

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世界高水平大学

69

75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69

76

南昌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0

77

中国传媒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70

78

太原理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1

79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72

80

空军军医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72

81

江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3

8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75

83

中国矿业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77

8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9

85

福州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1

86

北京林业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82

8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一流大学

83

88

安徽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4

89

中央民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85

90

长安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0

91

辽宁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1

92

贵州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3

93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96

94

北京体育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98

95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9

96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99

97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0

98

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3

99

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5

100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105

101

新疆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8

10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3

1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4

104

天津医科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5

105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116

106

大连海事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9

107

广西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2

108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3

109

内蒙古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9

110

海南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43

111

石河子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67

112

宁夏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70

113

延边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70

114

中央音乐学院

世界高水平大学

175

115

西藏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200

116

青海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216

全国985大学全部名单

985工程,是指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自从1995年至今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的985工程高校共有39所,也就是说目前我国一共有39所985大学。

全国各省985大学具体名单如下:

1、北京(8所985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2、上海(4所985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

3、湖南(3所985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4、陕西(3所985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江苏(2所985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6、天津(2所985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7、四川(2所985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8、辽宁(2所985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9、广东(2所985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10、山东(2所985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11、湖北(2所985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12、浙江(1所985大学):浙江大学

13、吉林(1所985大学):吉林大学

14、福建(1所985大学):厦门大学

15、重庆(1所985大学):重庆大学

16、甘肃(1所985大学):兰州大学

17、安徽(1所985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黑龙江(1所985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985高校每年都是家长和学生们所关注的高校,因为985高校是我国优秀的学校,只要孩子们能够考入985高校,那就意味着学生们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因为985高校的就业范围比普通高校的就业范围比较广阔,而且很多企业在选择时都会优先优先选择985高校的学生。

全国985大学档次划分

第一档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第二档次: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第三档次: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

第四档次: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

第五档次: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大学

第六档次: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

3、北京师范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655 2297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659 1944
2022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662 1723
2022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本科 664 1587
2022 北京 综合(史 或 地) 本科 668 1341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652 2054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656 1729
2021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本科 657 1632
2021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658 1557
2021 北京 综合(史 或 地) 本科 660 1421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660 1776
2020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662 1631
2020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本科 663 1567
2020 北京 综合(史 或 地) 本科 663 1567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660 1369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645 335
2022 天津 综合(物 或 化) 本科A 681 1255
2021 天津 综合(物 或 化) 本科A 688 909
2020 天津 综合(物 或 化) 本科A 689 723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674 558
2019 天津 文科 本科A 626 137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623 598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634 382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636 1776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648 1730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673 1958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654 2032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647 237
2019 河北 文科 本一 655 225
2022 山西 理科 本一A 595 3212
2021 山西 理科 本一A 617 2451
2020 山西 理科 本一A 641 1908
2019 山西 理科 本一A 618 1702
2022 山西 文科 本一A 594 216
2021 山西 文科 本一A 626 213
2020 山西 文科 本一A 610 255
2019 山西 文科 本一A 603 336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78 2705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49 5540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607 1548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90 2497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625 1366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621 1574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79 278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一B 555 784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604 385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一B 611 263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634 170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一B 615 534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613 675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623 909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647 1441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664 1020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656 1593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659 809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650 180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646 144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604 1639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606 1912
2022 吉林 文科 本一A 572 444
2021 吉林 文科 本一A 611 220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94 1880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05 2208
2022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588 222
2021 黑龙江 文科 本一A 624 181
2022 上海 综合(不限) 本科 569 3780
2021 上海 综合(不限) 本科 562 3653
2020 上海 综合(不限) 本科 557 3925
2019 上海 综合(不限) 本科 558 3900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99 1057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6 631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0 1651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14 573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22 5049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5 4284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4 4107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15 3904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400 4003
2019 江苏 理科 本一 394 3896
2020 江苏 文科 本一 401 435
2019 江苏 文科 本一 389 574
2022 浙江 综合 1段 657 5446
2021 浙江 综合 1段 655 5400
2020 浙江 综合 1段 661 4831
2019 浙江 综合 1段 665 4514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633 3036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646 2804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659 2479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639 2245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608 378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653 260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627 267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633 294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本科 628 253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29 233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选考思想政治) 本科 621 348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24 284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629 2962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30 2843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思想政治) 本科 632 2592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636 2582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41 2036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思想政治) 本科 653 1022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93 6394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635 2254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644 2139
2019 江西 理科 本一 630 2354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610 313
2021 江西 文科 本一 641 274
2020 江西 文科 本一 618 331
2019 江西 文科 本一 621 381
2022 山东 综合 1段 632 3975
2021 山东 综合 1段 633 4539
2020 山东 综合 1段 656 3399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626 5504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636 8107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582 3138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613 521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639 966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647 507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6 957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16 529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20 418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31 835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38 515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45 293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0 5640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13 5019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16 4493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5 3067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30 6466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40 432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44 3590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49 2787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49 2787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32 5880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41 4051
2019 湖北 理科 本一 632 3558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612 685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620 375
2019 湖北 文科 本一 628 268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3 810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9 553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618 300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20 264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18 592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19 547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628 282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30 236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8 3976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30 2157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30 2157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32 3487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44 1822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45 1723
2020 湖南 理科 本一 651 2466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627 2820
2020 湖南 文科 本一 644 287
2019 湖南 文科 本一 635 351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12 791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23 340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31 509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39 244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53 1676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56 1407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57 1913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60 1536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666 1360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638 1678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626 258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628 316
2022 广西 理科 本一 623 1837
2021 广西 理科 本一 620 2066
2022 广西 文科 本一 635 237
2021 广西 文科 本一 638 197
2022 海南 综合(不限) 本科 764 278
2021 海南 综合(不限) 本科 768 230
2020 海南 综合(不限) 本科 750 369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781 291
2019 海南 文科 本科A 807 88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628 235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646 262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626 2217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659 1905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630 7031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642 4311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649 3660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608 1120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612 873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625 327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612 972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624 355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610 1562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606 1955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642 1294
2019 贵州 理科 本一 625 1586
2022 贵州 文科 本一 647 202
2021 贵州 文科 本一 658 201
2020 贵州 文科 本一 648 226
2019 贵州 文科 本一 647 242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644 1908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627 2905
2022 云南 文科 本一 663 184
2021 云南 文科 本一 660 185
2022 陕西 理科 本一 620 2375
2021 陕西 理科 本一 648 1101
2020 陕西 理科 本一 662 1102
2019 陕西 理科 本一 659 1159
2022 陕西 文科 本一 616 184
2021 陕西 文科 本一 644 154
2020 陕西 文科 本一 658 180
2019 陕西 文科 本一 649 182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592 1031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609 986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616 1291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616 1215
2022 甘肃 文科 本一 592 107
2021 甘肃 文科 本一 622 101
2020 甘肃 文科 本一 639 100
2019 甘肃 文科 本一 623 129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379 10370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575 301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571 467
2019 青海 理科 本一 577 499
2022 青海 文科 本一 564 80
2021 青海 文科 本一 585 83
2020 青海 文科 本一 586 125
2019 青海 文科 本一 586 145
2022 宁夏 理科 本一 472 5279
2021 宁夏 理科 本一 580 481
2020 宁夏 理科 本一 599 570
2019 宁夏 理科 本一 590 765
2022 宁夏 文科 本一 587 119
2021 宁夏 文科 本一 622 246
2020 宁夏 文科 本一 640 437
2019 宁夏 文科 本一 629 426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 571 835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465 824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 591 921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民族语文) 345 571
2020 新疆 理科 本一 610 1108
2019 新疆 理科 本一 610 1104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 554 205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479 1920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 598 178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民族语文) 412 15
2020 新疆 文科 本一 604 201
2019 新疆 文科 本一 611 202

4、北京师范大学在近三年专业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瀚德2班)(4800元入学后需学习第二外语西班牙语,建议外语语种为英语且英语水平较高考生报考)法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46 2569
1 (4800元)会计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56 1729
2 (5000元)金融科技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56 1729
3 (6000元,只招英语考生)英语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56 1729
4 (4800元,含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含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56 1729
5 (4800元)哲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57 1632
6 (5000元)金融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57 1632
7 (卓越实验班)(4800元)法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57 1632
8 (4800元)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工商管理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58 1557
9 (瀚德1班)(5000元,入学后需学习第二外语德语,建议外语语种为英语且英语水平较高考生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58 1557
10 (4800元)社会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58 1557
11 (励耘实验班)(4800元)经济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59 1485
12 (网络新媒体)(4800元)传播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59 1485
13 (4800元,含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学类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60 1421
14 (4800元)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60 1421
15 (瀚德1班)(4800元,入学后需学习第二外语法语,建议外语语种为英语且英语水平较高考生报考)法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62 1292
16 (4800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62 1292
17 (励耘实验班)(5400元,基础文科励耘实验班,可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65 1087
18 (8000元,艺术类专业,仅按高考文化课分数录取,入学后不得转入非艺术类专业)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652 2054
19 (5400元)物理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658 1557
20 (4800元)天文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658 1557
21 (5400元)人工智能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658 1557
22 (5400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660 1421
23 (5400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662 1292
24 (5400元)统计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663 1215
25 (励耘实验班)(4800元,基础理科励耘实验班,可选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663 1215
26 (5400元)化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57 1632
27 (4800元)资源环境科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57 1632
28 (5400元,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57 1632
29 (5400元,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生物科学类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57 1632
30 (4800元,含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类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0 1421
31 (5400元)心理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2 1292
32 (励耘实验班)(4800元)地理科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2 1292
33 (励耘实验班)(5400元)心理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5 1087
34 (4800元)历史学专业 2021 北京 综合(史 或 地) 660 1421
35 (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4800元)工商管理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 -
36 (6000元,只招英语考生)英语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0 1776
37 (网络新媒体)(4800元)传播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0 1776
38 (4800元)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0 1776
39 (4800元)社会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0 1776
40 (4800元,含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0 1776
41 (4800元)会计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1 1694
42 (5000元)金融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1 1694
43 (FinTech)(5000元)金融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1 1694
44 (卓越实验班)(4800元)法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3 1567
45 (国家试点学院)(4800元,含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学类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3 1567
46 (4800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4 1499
47 (瀚德实验班2班)(5000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5 1437
48 (实验班)(4800元)经济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5 1437
49 (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实验班)(4800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6 1368
50 (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实验班)(4800元)哲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6 1368
51 (瀚德实验班2班)(4800元,仅招有专业志愿者,多数专业课程全英文授课,入校后第二外语为葡萄牙语)法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7 1297
52 (瀚德实验班1班)(5000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8 1226
53 (瀚德实验班1班)(4800元,仅招有专业志愿者,多数专业课程全英文授课,入校后第二外语为德语)法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669 1168
54 (5400元)人工智能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662 1631
55 (5400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662 1631
56 (基地班)(5400元)物理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663 1567
57 (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实验班)(5400元)物理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666 1368
58 (5400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667 1297
59 (4800元)天文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667 1297
60 (5400元)统计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667 1297
61 (基础学科拔尖培养实验班)(5400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667 1297
62 (5400元)化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3 1567
63 (5400元,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3 1567
64 (本研一体培养班)(5400元)资源环境科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4 1499
65 (5400元,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生物科学类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6 1368
66 (5400元)心理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7 1297
67 (基地班)(4800元,含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类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8 1226
68 (4800元)历史学专业 2020 北京 综合(史 或 地) 663 1567
69 (4800元)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59 1944
70 (4800元)会计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59 1944
71 (5000元)金融科技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59 1944
72 (卓越实验班)(4800元)法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59 1944
73 (6000元,只招英语考生)英语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59 1944
74 (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4800元)工商管理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60 1871
75 (5000元)金融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60 1871
76 (4800元,含教育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学类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61 1797
77 (4800元)哲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61 1797
78 (5000元)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61 1797
79 (4800元,含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管理类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61 1797
80 (4800元)社会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62 1723
81 (网络新媒体)(4800元)传播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63 1654
82 (励耘实验班)(4800元)经济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65 1526
83 (4800元)汉语言文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65 1526
84 (励耘实验班)(4800元,含汉语言文学、哲学。可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人文科学试验班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69 1278
85 (8000元,入学后不能转为非艺术类专业,录取要求详见招生章程及艺术类招生简章)戏剧影视文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655 2297
86 (5400元)物理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662 1723
87 (4800元)天文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662 1723
88 (5400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663 1654
89 (5400元)人工智能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663 1654
90 (5400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670 1207
91 (5400元)统计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670 1207
92 (4800元)资源环境科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 -
93 (5400元,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环境生态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4 1587
94 (4800元,含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类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5 1526
95 (5400元)化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6 1455
96 (5400元,含生物技术、生态学、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类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6 1455
97 (励耘实验班)(4800元)地理科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8 1341
98 (励耘实验班)(5400元,含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理科试验班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8 1341
99 (5400元,含心理学、心理学(励耘实验班),入校后按要求选拔部分学生进入励耘实验班)心理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物 或 化) 669 1278
100 (4800元)历史学专业 2022 北京 综合(史 或 地) 668 1341

5、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百余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始终同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富强的进步事业同呼吸、共命运,在“五·四”“一二·九”等爱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吴承仕、黎锦熙、陈垣、范文澜、侯外庐、白寿彝、钟敬文、启功、胡先骕、汪堃仁、周廷儒等为代表,一大批名师先贤在这里弘文励教。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学校秉承“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形成了“治学修身,兼济天下”的育人理念。“七五”“八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十五”期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11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北京师范大学由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两个校区(含四个校园)组成。北京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000余人,珠海校区于2019年4月由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现有本研学生3600余人。学校设3个学部、27个学院、2个系、11个研究院(所),4个书院。馆藏图书490余万册、电子图书970余万册。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2年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2018年成为首批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专业7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现有38个学科涵盖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6年一级学科评估(第四轮)结果,我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6个一级学科获评A+,2个一级学科获评A,7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六位。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拥有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教育立法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和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9个,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2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首都新型高端智库1个、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基地1个、北京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思想研究中心基地1个、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基地1个,其他省部级重要平台15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35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资源丰富,是国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试点学院1个,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6个;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话剧);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教职工3437人,其中专任教师2313人,93%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9%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学历。现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2人、资深教授6人、“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4人、领军人才27人、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8个;青年拔尖人才1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42人、“奖励计划”青年学者14人、海外引进高层次青年人才42人。北京师范大学积极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国际交流合作广泛。2020年,学校发布《全球发展战略规划》,确立了助力建设全球卓越学术共同体、教育创新共同体、青年发展共同体、高校社会责任共同体的战略愿景。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持续推进与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合作,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建设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和活动,为海内外专家学者、学生开展学术交流、学习深造、文化交流互鉴提供广阔平台。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明确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当前,学校正着力构建“高原支撑、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体系和以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办学格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相关数据截至2021年5月)

北京2023年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
北京高考志愿能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2023(解读)
北京高考志愿最多能填报几个志愿2023年(本科+专科)
2023年北京高考志愿有几个批次 各批次志愿填报数量
2023年北京高考能填报多少个志愿,总共几个志愿学校和专业
2023年北京高考第一志愿能填报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影响第二志愿录取吗
2023年北京高考提前批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附填报的志愿数量
2023年北京高考专科怎么报考 可以填报几个志愿
2023年北京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专业(本科+专科)
2023年北京高考几个志愿填报 可以填几个学校和专业
2023年北京高考可以填几个志愿几个专业 具体的志愿批次设置
2023年北京高考志愿平行志愿有几个及录取规则

6、北京师范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系统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哲学、生态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数学、考古学、社会学、社会政策与行政管理、地球地理学、历史学、统计学与运筹学、地球与海洋科学、英语语言文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现代语言学、外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学、临床医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物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地球科学、数字媒体艺术、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舞蹈学、音乐学、公共事业管理、会计学、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技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天文学、传播学、日语、俄语、运动训练、教育技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戏剧影视文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性、英语、汉语言文学、体育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经济学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 2 心理学、教育学
2 “双一流”建设学科 2 语言学、系统科学
3 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顶尖学科 6 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心理学、教育学
4 QS2021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世界200强 5 哲学、地理学、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
5 “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 1 生态学
6 “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 2 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
7 “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 1 环境科学与工程
8 “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顶尖学科 1 戏剧与影视学
9 “双一流”建设学科,ESI世界前1%、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 1 数学
10 QS2021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12 考古学、社会学、社会政策与行政管理、地球地理学、历史学、统计学与运筹学、地球与海洋科学、英语语言文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现代语言学、数学
11 “双一流”建设学科,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 1 地理学
12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A- 6 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公共管理、理论经济学、哲学
13 ESI世界前1% 14 临床医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社会科学总论、物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地球科学
14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41 数字媒体艺术、书法学、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舞蹈学、音乐学、公共事业管理、会计学、环境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生物技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天文学、传播学、日语、俄语、运动训练、教育技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戏剧影视文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地理科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历史性、英语、汉语言文学、体育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经济学、哲学

7、北京师范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4 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

8、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专业有化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生物科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历史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地理科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生)、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师范生)、英语(公费师范生)、物理学(公费师范生)、化学(公费师范生)、生物科学(公费师范生)、历史学(公费师范生)、地理科学(公费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生)、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体育教育(公费师范生)、汉语言文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数学与应用数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英语(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物理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资源环境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科学(励耘实验班)、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哲学(强基计划)、哲学、法学(卓越实验班)、法学、心理学(公费师范生)、心理学(励耘实验班)、心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强基计划)、历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公费师范生)、教育学、物理学(强基计划)、物理学、天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瀚德实验班)、会计学、金融学、金融科技、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经济学(励耘实验班)、传播学(网络新媒体方向)、统计学、环境生态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运动训练、体育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强基计划)、化学、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治理方向)、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系统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理科试验班(地理科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化学)、应急技术与管理、生物科学(强基计划)、生态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数字媒体艺术、书法学、戏剧影视文学、美术学(含美术学、艺术设计学)、音乐学、舞蹈学、俄语、英语、日语

北京师范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未来教育学院 化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 本科
生物科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 本科
历史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 本科
地理科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 本科
思想政治教育(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 本科
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生)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师范生) 本科
英语(公费师范生) 本科
物理学(公费师范生) 本科
化学(公费师范生) 本科
生物科学(公费师范生) 本科
历史学(公费师范生) 本科
地理科学(公费师范生) 本科
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生) 本科
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 本科
体育教育(公费师范生) 本科
汉语言文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 本科
英语(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 本科
物理学(优师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 本科
地理科学学部 资源环境科学 本科
地理信息科学 本科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本科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本科
地理科学(励耘实验班) 本科
哲学学院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 本科
哲学(强基计划) 本科
哲学 本科
法学院 法学(卓越实验班) 本科
法学 本科
心理学部 心理学(公费师范生) 本科
心理学(励耘实验班) 本科
心理学 本科
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 社会学 本科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本科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本科
历史学院 历史学(强基计划) 本科
历史学 本科
教育学部 学前教育 本科
特殊教育 本科
教育技术学 本科
教育技术学(公费师范生) 本科
教育学 本科
物理学系 物理学(强基计划) 本科
物理学 本科
天文系 天文学 本科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瀚德实验班)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金融学 本科
金融科技 本科
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 本科
经济学(励耘实验班) 本科
新闻传播学院 传播学(网络新媒体方向) 本科
统计学院 统计学 本科
环境学院 环境生态工程 本科
环境科学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体育与运动学院 运动训练 本科
体育教育 本科
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人工智能 本科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化学学院 化学(强基计划) 本科
化学 本科
政府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治理方向) 本科
文理学院 人文科学试验班(汉语言文学、英语、历史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物理学 本科
系统科学与工程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 本科
理科试验班(地理科学、心理学、生物科学、化学) 本科
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 应急技术与管理 本科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强基计划) 本科
生态学 本科
生物技术 本科
生物科学 本科
艺术与传媒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书法学 本科
戏剧影视文学 本科
美术学(含美术学、艺术设计学) 本科
音乐学 本科
舞蹈学 本科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俄语 本科
英语 本科
日语 本科

最新图文

北京高考位次表 附分数

时间:2024-06-20 09:0:40

北京高考复读生的最新政策,

时间:2024-06-19 14:0:54

北京高考位次所对应的学校

时间:2024-06-19 10:0:41

北京高考录取后放弃

时间:2024-06-18 1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