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北京卷文综刚刚结束,新东方在线名师邵轶辰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北京卷文综历史试题解析。今年北京高考的难度依旧保持了整体水平,总体而言是比较简单的,北京卷的考试方法和考试思路,同往年相比也有一些微小的调整。
下面我就北京卷文综历史大题部分,为考生进行详解和分析。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材料一,材料一首先谈到说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一门语言。其次谈到是拉丁语是罗马人的语言,后来把自己的语言推广到很多的地域,随着罗马帝国的解体,拉丁语言的口语部分丧失了,变成了专门书写的文字。在17世纪末以前欧洲的学术著作都是使用拉丁文,用拉丁文作为基础,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题目是对于这两种语言本身的描述,在这儿我们来看,对这两种本身的描述要写出它的共同点,就是都影响深远,都是人类精神文明当中的瑰宝。同时还要看到它们的区别,汉语是延续性的,而拉丁语并非延续性的。而在这里说到后面,说中国的语言影响到了周边的其他的地区,影响了整个的周围其他地区。而罗马的语言随着罗马的征服也影响到了很多的地区,而在这个语言的基础上,又有了各自的语言,我们把这几点摘出来清楚,就可以了。随着语言的传承,文化也在传承,所以说语言承载着文化。
接下来看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18世纪的中后期英语扩展到殖民地,二战之后超越了其他的语言,成为了众多国际组织通用的语言。分析英语发展成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这道题目的设置不仅要注重对于材料的提取同时也要注重对于材料进行具体知识分析。题目涉及要原因,我们就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英语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这应该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时间范围可以确定为16世纪到18世纪中后期,在这里面我们就应该把前后开辟到殖民扩张之间,这一大段时间里面英国所做的事情进行一个罗列,罗列以后看看对世界的影响,这么切入进来以后才能看到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接下来第三个材料,20世纪10年代,《新青年》杂志,《新青年》有一个极端的特点。说《新青年》杂志有一个对汉字存费问题的讨论,认为汉字不容易写,不变推广。这道题目提供给大家的信息点,就是说一定要废除古代的汉语,我们要创造新的语言。这个点考察的就是新文化文化具有极端否定传统文化的特点,全盘西化的特点。再看后面的半段材料,这里面又谈到了汉语出现了很多的新词汇,赋予旧词新的含义,其他方面有西学,有洋钱,还有了孔子学院等等。它从很多的方面来去做切入,这道问你让你结合所学提出废汉字提出的时代背景,就是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我们就要呼吁从思想的角度和文化的领域,进行进一步的反封建的活动。然后说汉语变迁的主题,你会发现注意几个点就可以了,一方面汉字也麻烦,从繁体字改为简体字,我们汉字自己也在革新。第二个就是我们学习西方文化,一直在学习,这说明中国一直以来都对西方文化是关注的。同时还有一个点一定要注意,以前可能我们更多的是学习西方的理论,而最后我们出现了孔子学院,是我们中国文化往外输出自己的文化理论的渠道。所以这三个要点能把握住,核心概念就整理出来了。
而再下来,最后的这个问题是一幅图,这幅图的材料内容很长,谈到的是路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交往的通道,谈一带一路,这道题目强调的是谈一下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
东西方的通道是何时开始形成的,在不同的时出现了不同的现象,一会儿从北走,一会儿从西走,每一个朝代都不一样。从源头开始,这个河西走廊才成为真正的丝绸之路贯穿的这么一条线索,这是历史的问题。而同时我们要看到地图,这道题目的要求是看材料和看图。也就意味着很多信息可以从图上得到,总结古代丝绸之路的特点,屏幕上的图例显示的不清晰,就希望大家在看图的时候重点看图例里有什么样的信息,告诉你这些线走的国家,和线路的改变,这些因素都能应用到你做题的范畴里面。同时还告诉你整个丝绸之路经过了哪些国家,经过了几个主要的大洲,到了什么样的地方,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表现出来的。根据刚才的总结,就可以得出整个这道题当中的完整的答案。这道题应该是简单的题,正好切合了时实热点。和新课标的高考有了更秘密的关联。
教研专家解析:北京高考文综政治试题
点评专家: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刘润泽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李岚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任兴来
一、立德树人,价值立意
政治非选择题突出价值立意,坚持立德树人,通过试题弘扬,传递社会正能量。第38题以互联网时代借助“众”的力量分享知识和智慧,传递友善与爱心,创新商业模式,参与社会治理等充满温暖和正气的素材创设试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更好地融入社会,积极有序地参与经济和政治生活;第39题以某校开展“文化漫游”文化实践活动为背景,通过围绕“灿烂文化、红色记忆、魅力创新”的主题提供活动意向的要求,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凸显爱国这一永恒的主题。
试题有利于引导考生深入思考现实,运用所学知识对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评价,较好地发挥了政治学科“润泽心灵、涵养道德、端正态度”的学科价值。
二、贴近生活,突出应用
政治非选择题将学科知识蕴含在鲜活的生活场景之中,较好地实现了学科观点与生活实际、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知识的活力和价值在生活中得以彰显。
1.立足生活选取素材,设置试题情境
一是面向社会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今年的主观试题紧密依托并生动反映社会生活,一些被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跃然纸上。如第38题以互联网时代对人们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创设情境,第40题以“一带一路”战略为背景,让学生为企业如何抓住机遇促进发展,从哲学方法论角度提出建议。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学科关注社会的本质,对引导师生在教学中关注社会、思考现实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开发北京资源,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第39题以北京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关注点,以设计“漫游北京”文化实践活动方案为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并宣传家乡悠久灿烂的文化。试题贴近学生生活,为考生提供了更为真实、亲近的情境和问题,使考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身边的问题,拉近了试题与考生的距离,也体现出高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2.理论观点融入生活,突出知识应用
政治非选择题更加突出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巧妙整合教材资源和生活资源,将理论观点融入生活实际,较好地考查了学生运用学科理论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38题围绕“互联网时代对人们生活带来的多方面影响”这一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将学科知识寓生活场景中,考查了考生辨识评价观点、分析提出建议、科学评论问题等各种能力。第39题“漫游北京”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既反映了当前北京各中学正在广泛开展的“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的积极成果,也有利于推进学校实践活动的进一步落实,对课堂教学对接社会实践、学科知识联系社会生活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三、突破限定,追求开放
主观性试题凸显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角度自选、开放阐述,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例如,第38(1)题,要求考生回答是否赞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这一观点,并用所学哲学原理说明理由。第38(2)题,要求考生分析试题提供的一些建议的合理性,并补充一条建议。第38(3)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以“互联网时代的公民与政府”为题,写一篇短评。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述合理,200字左右。
第39题,围绕“灿烂文化”“红色记忆”“魅力创新”三大主题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意向。要求结合个人体验和《文化生活》知识,阐述推荐地点的文化价值,100字左右。
第40(3)题,要求考生回答某茶业集团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机遇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开放性试题给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精神提出了一些新要求,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搭建了平台,提供了舞台,给考生的发挥留下了创造空间。
四、关注差别,增加选择
试题继续保持北京卷命题的选择性特点。例如第39题,要求考生从“灿烂文化”“红色记忆”“魅力创新”三大主题中任选其一,可以从9个备选地点中选择,也可另选其他。本题具有双重选择的特点,一是主题可以选择,二是地点可以选择,照顾了北京城区、郊区和山区不同的地域。
五、鼓励创新,推进实践
试题强调学以致用,增强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要求,强调理论联系生活实际。
例如第39题,某校开展“漫游北京”文化实践活动,围绕“灿烂文化”“红色记忆”“魅力创新”三大主题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意向,要求结合个人体验和《文化生活》知识,阐述推荐地点的文化价值。本题既有实践,也有创新。实践性表现在要求学生结合个人体验,自己实践的感受撰写推荐词。创新性表现在这种试题形式是以前没有考过的,也给学生创新提供了机会。
试题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利于引导教学组织社会实践,有利于引导社会关注社会实践。
六、卷面活泼、图文并茂
主观性试题卷面活泼、图文并茂,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例如,第38题“众”字的最初字形,政府官方网页等形式,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符合考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
地理
张艳平:整体来说,我觉得今年从地理这个学科跟去年相比,难度大体来说应该说是比较平稳一点,因为去年我们地理这个学科,在选择题在综合题,可能难度也没有呈现出明显的下降,那么今年整体的感觉,从难度整体来说,和去年应该来说是比较平稳的寻求一种过度,因为最近几年一直都是改革,那在改革中不可能会有大起大落,首先这次感觉到从难度本身来说。
第二,整体来说从出题的这种趋势来看,我觉得和以往还是有很多比较想象的地方,比如首先第一点,就是我们谈到地理特别注重我们书本上主观知识的考察,在今年考试过程中,我们其实也发现,因为新课改之后这是一个普遍的趋势,那么整体来说,我讲课的时候经常跟学生说这一句话,越到高考这种大型的考试,它其实不是考的是难题,它一定是考一个学科最本质的东西,它会考这个学科应该考的一个东西,而不是说为了把学生给考死,它一定会在这种大考中体现一个学科的它的性质,比如说我们地理,说白了就是人地关系,人对地理环境影响,地对人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人如何来改造地理环境,那么地理环境对我们人的风度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所以我个人感觉说,对于主干知识的考察,无论去年也好,今年也好,或者是之前的新课改也好,或者说可以推断到未来也好,都应该是我们整个地理考试的主干线,一个主线,就是说考察主干知识,比如说我们举个简单例子,在今年高考的第36题综合题,我们知道36题综合题是我们地理题,那么考察到了从地形和气侯对修建水利设施的这种自然原因,从这两个角度去答,我们想地形和气侯是地理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我们说自然地理五个要素,地形、气侯、水源、土壤和生物,但是这两个可能在五个因素里面,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地形和气侯,那么从地形和气侯两个角度来答题,其实非常完美的体现了我们地理主干知识的考察。比如说还有华北地区,比如说海流流域水资源段短缺,以及对农业应该提出哪些对策,当然农业是我们地理最重要的,人文地理是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和旅游,那么农业也是我们地理最重要的,那么既然出现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那么农业从哪个角度来答题,这其实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主干知识。比如我们第三小问考的是旅游,他考的是在XX地区旅游开发对这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可能会造成哪些不良的影响,以及我们的对应措施等等,旅游是我们选修,但是是选修必考的,我们北京卷在这个地方和全国卷不太一样,全国是选修,选考,你可以任选其一做答,而我们北京是选修必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发现其实整个来说考察的都是主干的知识,而且考察确实我觉得考察的确实相当的比较清晰,而且我觉得其实相对来说也比较灵活,其实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主干知识的考察其实考得比较好。
北京印刷学院转专业政策规
时间:2024-07-12 11:0:08北京印刷学院本科招生网登
时间:2024-07-12 10:0:36北京物资学院转专业政策规
时间:2024-07-11 11:0:21北京物资学院本科招生网登
时间:2024-07-11 1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