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材料素材 > 正文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语文高效课堂方案

更新:2023-09-19 09:40:50 高考升学网

怎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去创建语文高效课堂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高效课堂是有必要的,是一定的时间里面做到了更多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的发展。目前,满堂灌、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还很多,学生苦不堪言、教师也叫苦连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创建高效课堂成了当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而现代信息技术有很强感染性和直观性,这正好与语文课堂更重视感悟和体验相契合。因而在中学教学环节中利用电教设备、多媒体、虚拟现实及计算机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完善教学内容,从而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可以说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创建高效课堂的一条捷径。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我深知,在教学实践中要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首先要开好头,也就是要有成功的课堂导入,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就会“活”起来,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气氛,增添课堂活力,从而为整堂课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备《答谢中书书》一课时,我在网上搜集到了陶弘景婉拒升官、醉心于山水的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正好与本文中心相契合,我立即下载然后用视屏编辑软件剪辑加工后作为新课的导入。课上我先让同学们欣赏视频,引导他们思考:为何陶弘景不爱做官?什么样的山水能这样吸引他?这样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运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课前预习,加大课堂容量更好地为课堂服务

高效课堂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如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课前预习变成了高效课堂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前预习不仅能分但课堂上的任务或者教学目标,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深入理解课堂内容。

如在讲《南京大屠杀》一课时,因为学生们对那段屈辱的历史了解太少,我课前便布置了预习任务: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历史资料。现在的学生对网络非常熟悉,能用网络资源学习这让他们非常兴奋,资料查找得非常充分:有同学找到了许多文字介绍、相关图片,也有视屏资料。课堂上在展示时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其中,对于这段历史已经很了解,而这篇课文正是对这段历史的介绍,这样学习起来变轻松许多。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课堂效率,还能使学生们更好的了解历史,从而完成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情感教育。

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一改以往老师讲、学生记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教学状态,使教学更加鲜明、直观、形象。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运用不仅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现代教学手段以其多变的特点可以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桃花源记》一文,这篇文言文较长、里面有些字词不好翻译。同学们在自由读、听读、指名读、齐读四个朗读环节下来后,对于文章讲了什么内容还是一知半解,而且兴趣索然。这时我想起了之前在网络上下载的一个《桃花源记》的小动画片,我当机立断给同学们放了起来,这个小动画片曾在东京动漫节上获得金奖,视屏中浓厚的中国风色彩、人物憨态可掬的动作、完整传奇的故事情节,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学们兴趣盎然的看完后,有几个同学举手发问:老师,桃花源是不是真的,咋就找不到了呢?看来不仅明白了整个故事情节,而且对整个课文更加感兴趣了。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存

时间:2023-09-14 01:0:28

精选机关党员个人党

时间:2023-09-16 23:0:06

党员个人党性分析材

时间:2023-09-16 15:0:37

机关普通党员个人党性分析

时间:2023-09-15 2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