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岗位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许多高等和中等职业院校纷纷建立了秘书专业,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的各种急需的秘书人才,在秘书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尽管如此,我国秘书工作与国外仍有较大差距,比较中外秘书工作的异同点,找出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意义十分重大。
作为具有完善经营机制的单位,其内部都有一个办公室,而秘书活动是这个部门的主体,秘书就是以全面处理信息和事务的方式直接辅助领导者实施管理的人员。从秘书产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为领导活动而存在的,并随着领导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离开了领导活动,秘书活动就失去了核心和方向,因而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它的性质、职能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在现代管理中,决策是领导者的职能和权力,也就是说,领导者是决策的主体。然而现代管理中的决策一刻也离小开辅助力量的支持,一旦失去这种支持,就非常可能导致管理系统信息失灵、决策失误、目标失控。处理信息,推动信息环流,这是秘书系统辅助领导系统初稿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秘书系统的基本职能之一。秘书是社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中外秘书的不同就其原因也源于中外秘书职业环境差异的历史文化因素上的差异。
我国与西方历史文化上的差异对秘书工作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以“仁”为中心的儒家思想虽然在历史上受过多次冲击,但至今仍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仁”以及由此衍生的“义”、“忠”、“信”、“守”等转化为“严守机密”、“不求名利”、“吃苦耐劳”、“克己奉公”等职业道德。这是我国秘书的传统美德。同时,应该看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如等级观念上智下愚等对秘书工作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影响极大。西方秘书人员自主择业,谋求实现自身价值和利益,并与其雇主双向选择,合则留,不合则去,已成为传统。这是与我国显著区别的;另外,在整个社会历史文化方面,差异也较大。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不难看出我国以党政公务秘书为主体的秘书理论与实践,与西方以私营公司秘书为主体的秘书理论与事件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以东方悠久的官治式吏员文化发端的中国秘书活动,与西方资本主义雇佣文化发端的公司秘书活动的差异性。
中美秘书的工作比较
秘书是为领导工作服务的,在决策与执行期间上传下达,处理文书档案和行政事务等基本内涵是相同的。但从管理实践中起到的作用来看,存在着差异。我国偏重于综合性公务服务,美国则强调“起到行政助理的作用”,并明确提出“秘书实际上处于负责人的地位”,并要“委派更多的责任”和“收于更多的执行权力”。可见,两国秘书在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和权责是有差异的。我国实行集体领导制,主要领导者周围有数目不少的副职领导和各位职能负责人。秘书只是领导群体的综合性公务服务人员。而美国管理组织中主要领导人的权利的权力比较集中,其秘书人员大多支队主要领导人个人负责。由此,秘书往往为其领导分担执行性管理和被授予部分责任和权利。中美秘书的这种差异,正在缩小。随我国机构改革,不少组织减少了副职,有秘书承担起“行政助理”的任务。
中美秘书职能差异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
我国现代秘书理论与实践是由我国古代政权机构中的官僚和吏员办文办事、辅助统治者的秘书性活动的经验和理论发端的。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当代秘书学则是以党政机关秘书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逐步形成发展的。秘书性活动以撰制与办理文书档案、辅佐最高统治者为主要标志。古代秘书史上记载的秘书性人物,大多是有一定权力和职位的官吏,其秘书性活动与封建国务管理密不可分。
美国现代秘书工作及其理论,可以说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科学管理,是大机器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公司经理们对纷繁的管理事务难以独胜其劳迫切需要近身助手的产物,秘书室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弥补管理者精力、只能和时间等方面不足而专设的综合辅助性办公人员。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说,由于我国秘书工作极其理论带有治世理政的严密性、规范性和承继性,美国秘书工作极其理论带有经营管理相适应的多样性、效率性和机变性。
中英秘书工作比较:
英国“秘书”的含义有三个层次:一是主事者身边公务服务人员和办事助手;二是非盈利社团中有义务操办日常事务的负责人;三是政府官员。由于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道路的不同。现代秘书演化也与英国有所不同。首先,我国古代秘书官吏没有能与英国那样同步三个方面的演化,而最先发展的公务组织机关领导人的的助手?公职秘书,也就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秘书。
英国国家系统的“秘书”,是国家管理系统的一种职位,按其政府人事行政管理制度,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一类是事务官。前者指名为秘书,实为部长或官员。后者指行政执行层次的官员,包括政务部以下的各级官员,其任务是按政府决策处理日常公务,这些食物是职业化、常任制的,不用内阁共进退,在政府各部的政务官员,即部长(国家秘书)的领导下执行日常行政管理事务。这些普通人员分为四级:一是行政级,包括次长、司长、副司长、助理司长、科学等。其职责是辅助部长和协助领导机关制订、草拟政策法令,联系操办和协调各级行政事务,负责机关内行政人员的考核与监督;二是执行级。这是指中下层干部,其职责是对次要的提案进行初步审查分级。这是指中下层干部,其职责是对次要的提案进行初步审核分析,解决和处理行政公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持次要工作的进行等等;三是文书或办事员级,主要任务是按一定法规、指示处理具体事务,按找具体格式准确记录、回答问题及统计资料;四是打字、资料和计算机操作级。这一类大多是雇佣的女性工作人员,主要从事抄写、打字、计算机统计、接电话等工作。
比较之下,英国的常务秘书在某些方面全、相当于我国的秘书长的职权,在决策中发挥信息综合和运筹策划的作用,但我国秘书长不是常任制的,往往和行政首长一样换届更替。从保持行政的连续性和政策的承继性来看,英国的常务秘书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中日秘书比较
受体制的影响,中国的秘书和秘书工作与日本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从业人员的组成、行业化、性别特点、自动化程度等四个方面。相比较之下,日本在这些方面更规范,更符合现代社会对秘书和秘书工作的要求。而改变中国的秘书和秘书工作现状则应从推行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秘书组织、提高秘书素质、改善工作手段等方面入手,使之更适应社会发展。
日本作为资本主义强国之一,其秘书工作汲取了欧美国家的经验,又结合本国国情,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它是1974年成立的亚洲秘书协会会员(中国的香港和台湾也参加)之一。1998年该会改名为“亚太行政专业协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加入。
在日本,除政治家、大企业家、社会名流雇用私人秘书外,在一般企业中,秘书属于集团而非个人,不像美国那样,有许多秘书具有私人的特性。同时,设秘书的等级也被限制在一定的级别内,则就使得在这一级别之下的中层管理人员不能设正式的秘书,而只能由其不下中的一名成员,担负从“秘书”性的杂务处理,直至决策管理的一系列工作(有时也有管理者本人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的日程的。)这表明,相当于秘书的辅助功能的那一部分工作,已经成了各级管理监督者日常事务的一部分。
日本秘书工作更多的是个体秘书活动方式,虽然也有综合性办公部门,但日本秘书著作大多论述的是秘书个体活动
中苏秘书的比较
中苏秘书工作的异同:苏联大机关设“办公厅”,中国大型机关也设办公厅,不同的是我国的办公厅’一般设有“调研处”或“政策研究室”,近几年又设了“信息处”、“公关接待处”等机构。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3-09-17 10:0:39大学生寒假社会调查报告范
时间:2023-09-17 13:0:02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
时间:2023-09-18 09:0:12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模板范
时间:2023-09-18 16: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