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发言稿 > 正文

在文秘人员集中学习会议上的专题发言

更新:2023-09-14 21:39:54 高考升学网
在文秘人员集中学习会议上的专题发言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能发言权”。邓小平同志说:我们办事情,做工作,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联系本单位的实际解决问题。陈云同志曾指出,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决定,用%的时间就够了。可见调查研究对于我们推进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服务作用的文秘人员,调查研究应该是我们的看家本领,调研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出我们工作能力的大小。

一、调查研究既要注意选题,更要注重立意,贵在立意要高远。调研课题决定着调研工作的总方向、总水平,这对调研工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更重要,从事调研工作必须善于思考、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局势,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用力,在对实践中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规律性研究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调到点子上。“研”到关键处。一是选题要准。准,就是要抓住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普通关心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某些尚未引起人们注意,但又需要提醒的带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选题也像上项目、出产品一样必须适应需求,适合社会发解的需要,适合推动工作需要,适合领导决策的需要,否则,选出来的题目就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选题要新。新,即新颖独特,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发现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三是选题更实。实,即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实际需要来选题,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摸实情、说实话、想实招,不实则空,空则无用。四是选题要集中。集中,即瞄准某一个或一方面的问题做文章,集中“火力”把它说深说重,而不能把题目所涉范围搞得太大,不能面面俱到。

搞好调研工作,选题是一步,也是搞好调研工作的基本前提。但是,要形成好的调研报告,还必须有好的内涵和定意。即这一篇报告我们要选到一个什么目的,要提出一些什么好的办法、措施,能总结出哪些用于指导工作的经验,能给领导决策提供哪些有益的辅助,这才是调研课题的脊梁和支柱。立意贵在高远,一是要在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找“制高点”,要高层建筑、寓意深远;在全局与局部的结合上找“融合点”,要立足局部,总揽全局;在战略与战术上找“制胜点”,要立足,着眼长远;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找“最佳点”,要立足实践,升华理性;要领导和群众的结合上找“振点”,要群众关注,领导关心。

二、调查研究既要注重调查,更要注重研究,贵在研究要致深

调查过程要突出“深、全、真”。一是调查必须“深”。坐在办公室,只管简单的想法和片面的猜测,所写出来的调研文章只能是主观的臆造,不仅没有参考价值,相反,内容不真,问题不清,责任不明的调研,反而会影响领导决策。能反映问题的资料只能来源于基层,来源于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这就决定调研人员要把身子放在基层,把心思扎在基层,通过听、看、调查、比较等手段取得翔实的资料,掌握来自生活、生产一线的数据,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形成有价值的调研。二是调查必须“全”。调查的范围不广,涉及的面不宽,调查的素材不丰,所形成的调研也仅是一面之词,片面之理,并不能代表问题的全部,不能反遇问题的本质。因此,在深入一线基层调查到,把有关问题和注意事项想全,把打算掌握的内容罗列全,把要解决的问题摆全,在调查中,把各参次代表走访全,把真实情况掌握全,把相关资料搜集全,把可靠数据记录全,把问题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尽可能地了解到,做到笔下有数据,手头有事实,心中有思路。三是调查中必须“真”。真实是调研存在的基础,调研是反映事物的本质。调查以真实为全部,不能道听途说和走过场,不能凭空猜测和估计,更不能弄虚作假和搞“主观数字”,要以事实为依据,让事实说话,才能了解事情的全部,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问题的真相,为上级决策提供真实有据的参考,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误导。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

最新图文

最新版预备党员转正决议(

时间:2024-04-23 08:0:25

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时间:2024-04-23 08:0:28

2021年两会精神学习心得体

时间:2024-04-17 03:0:59

两会精神发言材料集

时间:2024-04-17 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