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国旗下讲话稿
1970年4月22日,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人们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自发地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在这一天,全美国有10000所中小学,2000所高等院校和2000个社区及各大团体共计2000多万人走上街头。人们高举着受污染的地球模型、巨画、图表,高喊着保护环境的口号,举行游行、集会和演讲,呼吁政府采取措施保护环境。这次规模盛大的活动,震撼朝野,促使美国政府于70年代初通过了水污染控制法和清洁大气法的修正案,并成立了美国环保局。
从此,美国民间组织提议把4月22日定为“地球日”,它的影响随着环境保护的发展而日趋扩大并超过了美国国界,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到1990年4月22日,即“地球日”20周年之际,全世界都进行了地球日活动。从那时起,“地球日”才有了国际性,称得上世界地球日。它作为人类现代环保运动的开端,推动了西方国家环境法规的建立,并促成了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此后各国的政府环保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纷纷成立,地球日也因此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共同的环保纪念日。2013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
日前,国土资源部已确定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届时,将围绕主题向公众进行国土资源的基本知识、基本国情,以及保护和节约利用、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政策和科普知识宣传。宣传要点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善待地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认识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基本国情,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和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和集约利用,推进环境保护与治理,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地球是浩瀚宇宙中一颗璀璨的行星,是迄今所知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自然资源是地球母亲给予人类的宝贵财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不断利用和消耗各种资源,也影响着自身的生存空间。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工业发展,人类给予地球的负载变得越来越沉重。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生命—人类”系统的平衡与物质的生产和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必须在地球资源与环境容量允许范围内去谋求人类文明的目标。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
由于缺乏水源保证,干旱退化、水土流失、污染严重的耕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我国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8%,支柱性矿产后备储量不足,小矿床多,大矿床少;贫矿和难选冶矿多,高矿少;开采利用难度很大,资源分配与生产力不匹配,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人均资源少,一方面资源利用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面对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资源需求,我们面临的资源形势严峻。演讲稿
最新版预备党员转正决议(
时间:2024-04-23 08:0:25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时间:2024-04-23 08:0:282021年两会精神学习心得体
时间:2024-04-17 03:0:59两会精神发言材料集
时间:2024-04-17 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