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至21日,“杰瑞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大赛吸引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170所高校提交的作品1261项,参与学生5339人,创高校数量和参赛人数新高。经过激烈角逐,共评出一等奖39项、二等奖81项、三等奖235项。
本次大赛旨在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热情,围绕能源装备的技术创新,打造研究生创新交流实践平台。参赛队伍围绕海洋能、油气资源、风能、太阳能等高效开发利用装备展开竞技,支撑“双碳”战略实施,服务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能源机构优化等未来重点领域发展。如今,大赛已成为广大研究生踊跃参与,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组织,装备行业广泛认可的国家级、高层次重要赛事。哈工程在历届“杰瑞杯”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与一等奖,在非石油类高校中成绩最佳。
记者从学校了解到,在本届大赛中,哈工程共有57支队伍报名参赛,共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来自船舶工程学院的《海洋风电塔筒水下检测机器人》、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的《近零排放液氨相变冷却式动力系统》、机电工程学院的《水下高压软体仿生手及精细液控系统》和《全电式水下生产系统闸阀执行器》获得一等奖;来自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的《氨燃料高效燃烧发电装置》、来自机电工程学院的《深海水下长期视频监测系统》和《自重构大型油气储运装备焊接变位装置》、来自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体式石油天然气份额测量装置》获得二等奖。
《海洋风电塔筒水下检测机器人》项目,风电塔筒常年受大风、浪涌、海水冲刷腐蚀等影响,其焊缝易产生腐蚀、开裂等缺陷而导致风电运行事故。本团队研制的海洋风电塔筒水下检测机器人,采用变磁力吸附技术可在海洋风电塔筒外壁上灵活爬行,并实现了人在回路的半自主超声及视觉检测。相比人工检测,该机器人不受技术水平、作业状态等主观因素影响。检测过程平稳可靠、重复性高。盲区更小,探头可达区域更大。可为海上风电塔筒的全寿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撑、降低风电设备的事故风险及运营维护成本,助力风能的高效开发。
《近零排放液氨相变冷却式动力系统》项目,提出了柴油引燃、氢气助燃的燃烧模式,提高发动机运行压缩比,加快了火焰传播速度,改善了热效率,成功设计出液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降低了燃料的储存难度和危险性,达到85.7%的燃料替代率,减少了热机的80%CO2排放。设计了基于液氨高汽化潜热相变冷却模式的热管理系统,实现液氨燃烧前的相态转变控制,利用热泵实现残余热量的梯级利用,实现系统能量最优利用,将系统热效率由35%提高到48%,显著提高了发动机的综合性能。
《水下高压软体仿生手及精细液控系统》项目,运用仿生学的思想,面向柔性抓取,设计并制作一个新型的流体驱动的软体机器人手,其具有拟人形态,具有一种新型的多自由度的软体手指,配合软体手掌,实现正反手特色抓取功能。配合精细液控系统,实现其在高压下的柔性抓取,以实现在水下环境中,对不同类型的目标物体的灵活抓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