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甘肃高考 > 正文

甘肃高考535分能上什么大学(理科)

更新:2023-09-26 12:04:30 高考升学网

甘肃高考考生们迎来高考成绩放榜,查询分数后,有人异常兴奋,有人却失望流泪;有人分数远超估分,有人却发挥失常,不管怎么样,接下来都要做好志愿填报的工作,本文黄老师为大家解析关于甘肃高考535分能上什么大学的数据和选择院校的思路,让每位同学都能拿到自己的冲稳保院校名单。

甘肃高考535分能上什么大学(理科)

一、甘肃高考535分能上什么大学理科

甘肃高考535分理科可以上大学具体名单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护类专业)、中山大学(深圳市)(民族班)、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海淀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中国海洋大学、河海大学(常州市)、北京语言大学(民族班)、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2023年甘肃高考535分冲稳保院校名单表可以在下面系统查询:

http://www.juzhiyuan.com/: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二、甘肃高考535分理科可能上的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护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6 6083
2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5 6222
3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5 4824
4 中山大学(广州市)(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3 6531
5 中山大学(深圳市)(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7 5936
6 中山大学(珠海市)(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8 4429
7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0 5516
8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1 5367
9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3 5098
10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7 7495
11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9 7161
12 上海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8 7323
13 上海大学(嘉定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8 7323
14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7 4557
15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0 8775
16 中央民族大学(海淀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1 8584
17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4 4970
18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4 8060
19 苏州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6 7688
20 东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8 5796
2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9 7161
2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4 8060
23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6 4694
24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6 6083
25 华东理工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0 7012
26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1 6857
27 天津医科大学(河西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1 8584
28 暨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4 8060
29 暨南大学(珠海市)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7 7495
30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8 5796
31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5 7875
32 河海大学(常州市)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4 8060
33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8 7323
34 北京语言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2 8398
35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3 8214
36 江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1 6857
37 西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1 8584
3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4 6381
39 中国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8 7323
40 安徽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2 8398
41 空军军医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8 5796
42 西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0 8775
43 福州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0 8775
44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6 6083
45 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市)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5 7875
46 新疆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4 6381

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什么时候

高考本科和专科的志愿填报时间有所不同,本科志愿的填报时间在考后20天左右,也就是本科志愿的填报时间大约在六月底,专科志愿的填报时间在七月份左右,志愿填报的时间从开始到结束大约持续三四天左右。

合理估分,理性定位

分数永远是志愿填报的关键因素。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省模考、校排名等,尤其高考后要通过高考估分,知晓自己所处的报考批次和大体上在全省的位次,制定自己的升学路径。

高考分数的本质是全省排名,即考生位次,位次是平行志愿规则下投档的核心依据。高考分数决定考生在全省排名,决定在哪个批次填报志愿,也就是可以进入哪个层次的大学就读,同样决定考生在某个批次中挑选大学和选专业的优先权。

查看计划,筛选大学

在估分和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确定的专业类别,提前查阅上年度招生计划,如考生处于一本线上,就可以筛选出上年度在省市招录有自己喜欢专业的一本高校,然后初步排除那些显然不想去和显然去不了的大学,形成自己志愿填报的大学备选库。

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武威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庆阳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酒泉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陇南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金昌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张掖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嘉峪关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白银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甘肃定西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三、近2年甘肃高考535分理科录取的大学名单汇总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护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6 6083
2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5 6222
3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5 4824
4 中山大学(广州市)(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3 6531
5 中山大学(深圳市)(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7 5936
6 中山大学(珠海市)(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8 4429
7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0 5516
8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1 5367
9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3 5098
10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7 7495
11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9 7161
12 上海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8 7323
13 上海大学(嘉定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8 7323
14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7 4557
15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0 8775
16 中央民族大学(海淀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1 8584
17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4 4970
18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4 8060
19 苏州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6 7688
20 东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8 5796
21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9 7161
22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4 8060
23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46 4694
24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6 6083
25 华东理工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0 7012
26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1 6857
27 天津医科大学(河西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1 8584
28 暨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4 8060
29 暨南大学(珠海市)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7 7495
30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8 5796
31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5 7875
32 河海大学(常州市)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4 8060
33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8 7323
34 北京语言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2 8398
35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3 8214
36 江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1 6857
37 西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1 8584
38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4 6381
39 中国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8 7323
40 安徽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2 8398
41 空军军医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8 5796
42 西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0 8775
43 福州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0 8775
44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6 6083
45 沈阳药科大学(沈阳市)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25 7875
46 新疆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34 6381
47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9 5656
48 厦门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5 6186
49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7 7316
50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2 6596
51 中山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0 10223
52 中山大学(广州市)(少数民族)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0 10223
53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4 6331
5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50 5532
55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3 9646
56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9 7010
57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0 8435
58 上海大学(嘉定区)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6 7465
59 上海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7 5916
60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0 6872
61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2 6596
62 苏州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6 6051
63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0 6872
64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8 7161
65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9 7010
66 华东理工大学(少数民族)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4 7775
67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2 6596
68 天津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5 9296
69 天津医科大学(河西区)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5 9296
70 深圳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4 7775
71 暨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6 7465
72 暨南大学(珠海市)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6 7465
73 陕西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6 7465
74 兰州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5 9296
75 兰州大学(少数民族)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6 9123
76 兰州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1 6731
77 华南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7 8937
78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7 7316
79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3 6471
80 河海大学(常州市)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7 7316
81 河海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8 7161
82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6 7465
83 东华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2 9838
84 东华大学(长宁区)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4 7775
85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1 8263
86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2 9838
87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7 8937
88 江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4 7775
89 西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3 7936
90 湖南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3 9646
91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5 7622
92 郑州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5 7622
93 合肥工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2 8088
94 中国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4 7775
95 安徽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7 8937
96 空军军医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5 6186
9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1 10035
9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3 9646
99 西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1 8263
100 云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2 9838
101 福州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6 9123
102 南昌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4 9461
10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6 9123
104 长安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2 9838
105 南京邮电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9 8601
106 南京审计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3 9646
107 大连海事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2 9838
108 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4 9461
109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3 9646
110 上海中医药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3 9646
111 太原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0 10223
112 重庆邮电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2 9838
113 哈尔滨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6 9123
114 广东医科大学(东莞市)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7 8937
115 广东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7 8937
116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22 9838
117 河北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44 6331
118 新疆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37 7316

高考填报志愿必读 易陷入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 一门心思奔名校

“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

有考生父母打算为孩子只在本科一批一志愿报考一所心仪“名校”,二志愿放弃。这种填报志愿方式欠缺考虑,风险较大,如果孩子分数不够,本科一批一志愿没被报考院校录取,就失去了就读其他一本院校的机会。

不可否认,“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名牌”大学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普通高校一些专业也有特色,具有很强的实力。因此,填报志愿时,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

误区二 不仔细看招生简章

高考志愿别冷落了招生章程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分校、校区等须注明),层次(本科、高职或专科),办学类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办或民办高校或独立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状况要求,录取规则(如有无相关科目成绩或加试要求、对加分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及投档成绩相同考生的处理、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办法等),学费标准,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误区三 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

不同志愿填报方式要区别对待

志愿梯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院校志愿梯度,二是专业志愿梯度。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间拉开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就全国来讲基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江苏、浙江、湖南等实行平行志愿的省(区市)的考生,在拉开梯度这个问题上,风险有所减小,但也不是不考虑。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大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同时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在考虑梯度问题时,建议平行志愿的最后一个志愿要有相当的保险系数。也就是说,按照往年的分数,考生的分数上最后一个平行志愿要比较保险。

第二种志愿填写方式是实行非平行志愿的考生,院校梯度就非常重要了,我个人认为要把握两个方面。首先,第一志愿最关键。其次,后续志愿基本上应该考虑往年一般报考人数不满并且曾经招过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学校。

误区四 不填报热门、紧俏专业

“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另外一个误区是:盲目拥挤热门专业,咨询时经常问“今年什么专业热”,“什么专业是好专业?”实际上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冷热的差异。盲目挤热门专业,对考生长远发展非常不利。

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即使侥幸被院校录取,由于热门专业里人才济济,自己实力不是很强,在就业选择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难占得优势,抢得先机。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误区五 只凭学校(或专业)名称来选择

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还有一个误区是,喜欢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实际上,不同专业之间所学的课程、发展方向的差异是非常大的。有些专业虽然名称相同,但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因此,考生在看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一般应该了解以下几方面内容: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景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状况有无特殊要求。

误区六 不服从专业调剂

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可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

当考生在报考某院校时分数不占优势(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填写“不服从专业调剂”就意味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你被调剂到的专业极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一般是比较冷门的专业。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你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时,则会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误区七 平行志愿没有风险

“投档而被退档”是最大的风险

平行志愿填报虽然减少了志愿填报的风险,但同样存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投档而被退档的风险。

虽然教育考试部门从减少投档而被退档的矛盾出发把投档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档后可能会被退档。退档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档,也将直接进入征求志愿。这是平行志愿填报最大的风险。

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愿太高,且志愿不服从调剂。当然,如果高校实行“进档即取”的原则,那么,只要分数达到投档线,志愿服从调剂,就不会退档,落榜生将大大减少。

2.定位不准确的风险。

3.志愿没有梯度的风险。

误区八 选择专业时,不考虑考生的兴趣和特长

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

在选择高考志愿时,父母固然要考虑到孩子将来的职业规划,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他的自身特性。选择符合考生特性的专业,扬长避短,才能促进其学有所成,为将来获得一个理想的职业创造条件,这才是最佳选择。

考生自身特性包括:个人兴趣爱好、个人性格特征、个人能力所及、个人身体条件等4个方面。就拿上边这个考生来说,首先,父母选择孩子不喜欢的专业,就是违背了考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试想,面对一个自己根本不感兴趣、完全不喜欢的专业,又如何要求他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深造。

其次,这个考生性格内向,平日少言寡语,不喜欢与陌生人打交道。父母选择让孩子学医,将来当医生势必要面对众多各种各样的患者。医患接触是必不可少的诊疗环节,而孩子的性格特征不适合当医生,父母没有考虑到这点。

误区九 填报志愿市家长的事,孩子只负责学习就行

把志愿决定权还给孩子

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而且最好能进名牌大学读书。这种愿望会在孩子填报志愿问题上充分表露。有些父母还固执得有些过分,主观决定考生的志愿,忽略孩子的兴趣、爱好,导致父母与孩子之间在填报志愿的问题上分歧很大,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压力。在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定位是参谋。应该把填报志愿的决定权还给孩子。

高考决定着近千万考生的命运和前途。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父母关心孩子的未来发展,并对志愿填报十分重视的心情完全是可以理解的,父母毕竟阅历丰富,有社会经验,把该说的话都说到了,也完全应该。但是应充分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

误区十 照搬往年的录取分数来报志愿

高校录取分数线存在波动

最新图文

甘肃高考位次表 附分数

时间:2024-06-20 09:0:37

甘肃高考复读生的最新政策,

时间:2024-06-19 15:0:12

甘肃高考位次所对应的学校

时间:2024-06-19 11:0:53

甘肃高考录取后放弃

时间:2024-06-18 1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