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甘肃高考 > 正文

甘肃高考567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理科)

更新:2023-10-01 00:36:33 高考升学网

甘肃高考考生们迎来高考成绩放榜,查询分数后,有人异常兴奋,有人却失望流泪;有人分数远超估分,有人却发挥失常,不管怎么样,接下来都要做好志愿填报的工作,本文黄老师为大家解析关于甘肃高考567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的数据和选择院校的思路,让每位同学都能拿到自己的冲稳保院校名单。

甘肃高考567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理科)

一、甘肃高考567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理科

甘肃高考567分理科可以上的公办大学具体名单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华中科技大学(民族班)、北京理工大学(民族班)、北京理工大学(单列专业)、电子科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区)、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湖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23年甘肃高考567分冲稳保院校名单表可以在下面系统查询:

http://www.juzhiyuan.com/: 包含院校库专业库和职业库的查询功能,院校库内包含全国30个省份的所有统招院校;专业库内包含本科和专科的所有专业信息,职业库内包含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的全部职业信息。内设筛选功能,北京用户可通过筛选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wukong.zhiyuanku.com/

二、甘肃高考567分理科能上的公办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82 1533
2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9 1714
3 武汉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7 2541
4 南开大学(化学类专业其它)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5 1950
5 南开大学(津南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82 1533
6 华中科技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2 2973
7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5 3663
8 哈尔滨工业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1 3057
9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2 2973
10 北京理工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9 2372
11 北京理工大学(单列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9 1714
12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82 1533
13 西安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5 3663
1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1 2223
15 厦门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6 3556
16 厦门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8 2459
17 天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82 1533
18 天津大学(南开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82 1533
19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6 1895
2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4 3768
21 中山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3 2092
22 中山大学(深圳市)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5 1950
23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1 2223
24 四川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1 3057
25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4 3768
26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8 2459
27 山东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6 3556
28 山东大学(青岛市)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8 3330
29 湖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5 3663
30 重庆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7 3448
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6 2634
3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2 3990
33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7 3448
34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3 3886
35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3 3886

怎么看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一本和二本的区别主要有分数线不同,招生对象不同,招生对象不同。

1、分数线不同一本的分数线要高于二本分数线。

2、招生对象不同一本的招生对象为本科第一批次的学生,及分数线在一本分数线以上的学生;二本的招生对象为本科第二批次的学生。

甘肃天水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专科财经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本科财经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专科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陇南专科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张掖专科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忻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录取分数线及招生人数 附2022-2020最低位次排名
甘肃平凉本科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2023年甘肃白银市高考成绩排名表查询,高考位次一分一段
甘肃兰州二本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白银民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甘肃兰州二本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三、近2年甘肃高考567分理科录取的公办大学名单汇总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82 1533
2 同济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9 1714
3 武汉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7 2541
4 南开大学(化学类专业其它)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5 1950
5 南开大学(津南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82 1533
6 华中科技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2 2973
7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5 3663
8 哈尔滨工业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1 3057
9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2 2973
10 北京理工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9 2372
11 北京理工大学(单列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9 1714
12 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82 1533
13 西安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5 3663
1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1 2223
15 厦门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6 3556
16 厦门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8 2459
17 天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82 1533
18 天津大学(南开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82 1533
19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6 1895
2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4 3768
21 中山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3 2092
22 中山大学(深圳市)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5 1950
23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71 2223
24 四川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1 3057
25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4 3768
26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8 2459
27 山东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6 3556
28 山东大学(青岛市)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8 3330
29 湖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5 3663
30 重庆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7 3448
3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66 2634
3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2 3990
33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7 3448
34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3 3886
35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甘肃 553 3886
36 华中科技大学(少数民族)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76 2887
37 哈尔滨工业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66 3767
38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74 3067
39 北京理工大学(民族班)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77 2809
40 天津大学(其它)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61 4258
4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79 2666
42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59 4479
43 四川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79 2666
44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74 3067
45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69 3487
46 首都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69 3487
47 山东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71 3304
48 山东大学(青岛市)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71 3304
49 中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70 3403
50 湖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69 3487
51 重庆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73 3132
5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80 2583
53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52 5298
5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州市)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66 3767
5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66 3767
56 吉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58 4596
5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54 5069
58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60 4385
59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57 4702
60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56 4845
61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56 4845
62 东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54 5069
63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52 5298
64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甘肃 562 4161
65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9 6222
66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62 5854
67 湖南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82 3607
6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类专业其它)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4 6911
69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65 5443
7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州市)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80 3804
7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80 3804
72 吉林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75 4279
7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70 4877
74 上海大学(嘉定区)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3 7040
75 上海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65 5443
76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74 4386
77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73 4507
78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4 6911
79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73 4507
80 南京理工大学(武器类专业其它)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70 4877
81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71 4742
82 苏州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63 5723
83 东北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61 5974
84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2 7181
85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62 5854
86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67 5230
87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64 5570
88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77 4083
89 深圳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61 5974
90 暨南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5 6774
91 暨南大学(珠海市)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5 6774
92 兰州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4 6911
93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61 5974
94 河海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5 6774
95 河海大学(常州市)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5 6774
96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6 6624
97 东华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2 7181
98 东华大学(长宁区)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2 7181
99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4 6911
100 中国医科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4 6911
10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5 6774
102 重庆医科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66 5328
103 河北医科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8 6342
104 新疆医科大学 公办 2020 理科/本一 甘肃 552 7181

高考填志愿的5条经验

  • 名校>城市>学校(非名校)>专业

但其实填志愿并没有一个通用的公式,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天赋、家庭背景都是不一样的,适合别人的方案不一定适合你。

比如吴军老师或者香帅老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他们的都会把城市排在第一,把专业排在最后。

(图片来自公众号“香帅的金融江湖”)

但这里其实有一个误区,就是他们这样的大牛平时接触到的都是人群中最优秀的那一批。

对于那些特别优秀的人,大学里学什么专业根本不重要,因为这些人有极强的能力,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或者在工作实践中把自己培养为跨界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大城市带给一个人的眼界、人脉和机遇,远比专业知识要重要得多。

但如果一个人能力平平,也不愿意吃奋斗的苦,也无法承担太大的精神压力,那么对他来说,选择一个稳妥的、收入水平还不错的专业,未来过上小富即安的生活,这可能才是最适合他的选择。

所以当我们在考虑学校、城市、专业这三者间的排序时,一定要先问一问自己,你的天赋、自律程度、承压能力到底在什么水平上,你只有先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做出适合你的选择,这是其一。

其二,某些特定的行业,城市和学校的优先级是不一样的。

比如新闻系,城市肯定比学校优先级要高。

但如果是建筑专业(特别说明一下,建筑和土木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个行业里有一个自己的排名,他们认“建筑老八校”,也就是: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其三,如果你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有某个特别喜欢并且擅长的领域,那么我建议你跟随自己的内心优先去选择专业(前提是你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困难)

一个人如果走的是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那条路,往往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而且也会更有幸福感和满足感。

其四,上面这一条其实要考虑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的家庭背景。

比如王思聪,他学的是哲学专业(伦敦大学),对于像他这样的富二代,接受博雅教育,提升思辨能力,远比学习某种技能更加有用,毕竟人脉和资源他们家有的是。

但如果你家比较困难,你还非要去读哲学这类不太好就业的专业,那我觉得你应该慎重考虑。

越是资源匮乏的家庭,就越要考虑投资回报率。

相对来说,工科专业是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选择。

当然,工科领域其实也可以再细分为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这个后面再说。

其五,选择专业的时候还要考虑技术进步可能会给行业带来的冲击。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一些初级的脑力工作可能会被逐步取代,比如简单的图文编辑、病人的预诊断、给律师整理资源的助理、模板化的工程设计图等等,这些工作人工智能应该会做得比人类更好。

当然,由于现在以及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技术都还停留在弱人工智能层面(关于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分析,这里不再专门讲了),所以人工智能无法替代高级的脑力工作,专业领域的大牛依然会非常有价值。

但对于那些打下手的助理或者半吊子,他们很可能会丢掉饭碗。

所以像过去那样学一个学业然后干到退休这种事,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想要不被时代淘汰,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上5点是我最近想到的,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补充,但仅仅是从以上5点就可以看出,填志愿时要考虑到的因素真的很多,而且完全是因人而异、因领域而异的,无法一概而论。

下面这部分是我去年整理的一些资源,仅供参考(数据部分已做了更新)。

01\填志愿要考虑的因素无非是学校、专业和城市,如果要排一下优先级,我的看法是:

  • 名校>城市>学校(非名校)>专业

这里我把学校分成了名校和非名校,如果你分数够高,一定要选名校。

人是肤浅的动物,总是先看外在,再看内在。

  • 外在首先看脸,其次就是看标签,而学校是伴随你一生的标签,好学校就像是有光环笼罩,这是其一。

想想看,为什么李健叫“清华哥哥”?

以及最近这两年冒出来的一些年轻创业者,如果有一个“北大”或者“清华”的标签,他们一定会拿出来作为宣传的亮点的,而且也真的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注意,这就是标签的作用。

  • 大学四年是塑造价值观和完善你知识结构最重要的阶段,好学校的文化氛围和眼界格局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其二。

大三时,有学长获得了“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的金奖,回来后和我们分享心得。他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和清华北大一般的学生比,还是有优势的,但是和清华北大顶尖的学生比,眼界和格局上确实有差距。”

你有没有想到一个成语——田忌赛马。

985学校之间也是有差距的,我所在的学校的上等马能赢清华北大的中等马,但同一层次比,确实有差距。同理,985和211比,211和一般高校,都能以次类推。

  • 好学校意味着你能结识一群优秀的校友,他们之中有一部分会成为你未来的盟友,这是其三。

我的高中同学MAO曾经对国内的“关系”深恶痛绝,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去了美国。

多年以后他对我说,原来美国也是讲关系的,他们讲的是校友关系,因为这是精英之间的身份认同。并且,这种基于校友关系的人脉资源还会延续到下一代。

两位罗斯福总统都毕业于哈佛,“布什家族”四代都是耶鲁校友,小布什在竞选的时候甚至开玩笑说:“我继承了我父亲一半的朋友。”

“一代藤校,代代藤校。”这个说法有点极端,但不无道理。

在国内,“北大屠夫”陆步轩曾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因为他毕业于北大,却在长安街头卖猪肉,一度成为“读书无用论者”嘲笑的把柄。几年后,北大学长陈生邀请陆步轩一起开办屠夫学校,还共同打造了“壹号土猪”品牌,2015年他们的公司销量超过11亿。

精英之间的联盟,连卖猪肉都能卖到全国最好。

所以,如果能去名校,一定要去名校。

对于本科生,我想提醒你们的是,考研是推开名校大门的另一次机会,而且相比于高考,会容易不少(高考的竞争比考研的竞争要激烈很多,因为几乎所有的应届生都要参与,而到了考研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一流名校的本科生有不少会选择出国、创业或者工作,也有一些原本天赋不错的人会迷恋游戏自甘堕落,所以对于那些坚持努力的人来说,通过考研进名校,其难度相比于高考来说,其实是降了一个level的)。

P.s普通学校也能出“黑马”,只是概率很低。就比如想成为马云的人有千千万万,但马云只有一个。还有就是要特别说明的是,马云虽然不是名校出身,但人家是80年代的大学生(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大学,就已经是社会的精英了(那个年代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

02\如果去不了好学校,那就选择你想去的城市

能在北上广读二本,就别去云贵甘肃读一本。(注:这里的普通一本不包括985和211)

这不是地域歧视,而是理性的分析。

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未来的趋势是资源和人口将持续往大城市集中(个别国家政策强力扶植的中西部城市除外),城市之间的差异会进一步拉大。大城市有丰富的行业资源,广阔的平台视野,更多的发展机会,以及志同道合的氛围。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很直接的理由——本地就业(实习)会有很大优势。

吴军老师曾在他的专栏中也写过填志愿的建议,其中点到过几个城市。

按优先级,第一梯队是北京和上海,第二梯队是南京、杭州、广州,第三梯队是武汉、成都、西安、哈尔滨。

“首先,中国一线的城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上、广、深,和最好的大学所在的地区多少还是有些重合的,当然深圳的大学比较弱,广州的好大学也不算多。因此尽量选择北京、上海及周边(即南京、杭州),以及广州一流的大学。这些地方的机会要比中国其他地方多很多。”

“再接下来,除了已经提到的南京和杭州,按照次序还应该考虑武汉、成都、西安和哈尔滨这四个城市。我在腾讯时,我们只到上述城市进行校招,当然在考虑城市的优势时,大学聚集的程度和绝对水平也很重要,因为那样对企业来讲去那里招聘成本相对低,而西安和哈尔滨能够入围,是大学聚集的因素,而不是经济发展的因素。而和我们竞争人才的阿里巴巴和百度,以及外企Google、微软、高盛等投行,麦肯锡和普华永道等咨询公司,也只到这几个城市招人。”

“也就是说,从其他城市毕业,即便你再优秀,学的专业再好,直接进入这些公司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吴军老师的观点其实已经有一点滞后了,随着深圳这座城市的迅猛发展,现在深圳大学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生源加入,毕业生本地就业也会有明显的优势。

再比如在QS2019全球大学排名中,上海大学(211高校)已经排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老牌985高校之前。

当然,任何一个排名都会有争议,并不说上海大学就真的比上面几个985高校要强,但这里至少能看出一点,城市真的能给它所在的学校加分不少。

03\专业和行业前景

谈行业前景之前先来说3点:

  • 你未来的薪酬主要取决于行业需求,而不是你读了多少书,有没有留过学。

  • 你在公司的价值,取决于你的不可替代程度。

  • 未来是属于技术宅和“高感性”人群的(这条是我个人对未来的判断)

技术宅,指技术上很牛逼的人。美团、滴滴、蚂蚁金服等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他们的出现都要靠大数据、云计算来支撑。还有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是人工智能,这个属于面向未来的领域,谷歌、百度这类的科技公司都在高薪搜罗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

高感性人群,说的是能做出好看、独特、搞笑和让人感动的东西的人群,因为体验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千金难买我高兴。

如果你属于以上两类人,老板会抢着要你,甚至你可以在小有所成之后自己开公司,典型的如前几年靠短视频成名papi酱。

再比如最近很火的李佳琪,他说话的时候表情丰富声音魔性特别有感染力,所以带货能力极强,创造了5分钟卖掉1.5万只口红的商业传奇。

这就是高感性人群的优势,而且这个优势恰恰是人工智能永远都无法取代的(当然,能不能走得远,内在是关键)。

具体到专业,如果你很明确的有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专业方向,那就跟随自己的内心。风水轮流转,热门冷门永远在变换,追热门不如好好发挥你的天赋和特长。

如果你没有特别明确的方向,理科生可以考虑高势能专业,或者比较稳的工科专业(前者对应新兴行业,后者对应传统行业)。

高势能专业是指一些门槛较高,别人不容易学会的专业,比如人工智能,这是面向未来的专业,现在缺口极大,收入也非常之高。

最新图文

甘肃高考位次表 附分数

时间:2024-06-20 09:0:37

甘肃高考复读生的最新政策,

时间:2024-06-19 15:0:12

甘肃高考位次所对应的学校

时间:2024-06-19 11:0:53

甘肃高考录取后放弃

时间:2024-06-18 1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