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高考知识 > 正文

高考语文试卷题型结构分布

更新:2023-09-19 05:47:57 高考升学网

高考语文试题题型 篇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客观题(选择题)(3分)

将原来的多项选择题改为单项选择题(四选一)

5.主观题(4分)

6.主观题(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7.客观题(多项选择题)(4分)

将原来的多项选择题改为不正确的两项。

高考语文试卷题型结构分布

8.主观题(4分)

9.主观题(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11、12、13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1415题:

14.客观题(侧重于句意理解、表现手法,形式为五选二的多项选择题)

15.主观题。(侧重于思想内容)

(三)名句默写(5分)

16.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21题。

原题内容不变。

四、写作(60分)

啥叫论述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

论述类文本:时评、书评、政论文、学术论文、杂文等;

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为主;

实用类文本:新闻、人物传记、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高考语文试题题型 篇2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1)鸡鸣桑树颠 (2)烟光凝而暮山紫 (3)此情可待成追忆

(4)烽火扬州路 (5)惶恐滩头说惶恐 (6)援疑质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2、D 3、D 4、C

5、(1)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

(2)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1)【要点】“绿”字写出了春风吹绿林木的动态,表现了春风的活力,显示了春天的生机,增强了诗的韵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要点】颈联想象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5分)A E

8、(5分)(1)袁绍得知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

【情节要点】①孙坚发誓他没有得到玉玺。②袁绍叫来从孙坚营中逃出的军士对质。③孙袁双方欲动手,被众诸侯劝住。(意思对即可)

(2)宁国府半夜派焦大送客回家。

【情节要点】①贾蓉骂了几句,叫人将焦大捆起来。②众人将他掀翻捆倒,拖到马圈里。③用土和马粪填了他一嘴。(意思对即可)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1)(2分)都强调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或严于责己,宽以待人。)(意思对即可)

(2)(4分)【要点】孔子的话侧重点是,少责备别人,从而避免别人的怨恨。孟子的话侧重点是,如果不如别人,不要怨恨别人,而要从自身寻找原因。(意思对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10、(3分)C

11、3(分)【要点】①人具有“顺变”能力,能适应时尚。②人有“从众”心理,往往会趋时逐流。③人都爱面子,易于屈从时尚的压力。(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12、(3分)【要点】①要顾及具体的现实条件,不超越实际追求时尚。②在时尚面前要有自己的选择。③要保持心灵的高傲,任何情况下都不为时尚所左右。(意思对即可。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13、(5分)C E

14、(4分)【要点】①结构上,收束上文,点明瓦的'保护功能。②内容上,强调瓦对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表达了人们对瓦的依赖与敬畏之情。(意思对即可。)

15、(6分)【要点】①(客观方面)对于土与火的结晶,先人早就有了认知;在漫长的岁月中,瓦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②(主观方面)人们在生活中对瓦有着复杂的感情:既赞美瓦的无私,感激瓦带来的快乐,也为瓦即将被取代而伤感难舍。(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13、(5分)B D

14、(4分)【要点】①增强说服力,进一步突出王文显剧作别有一番幽默,肯定他喜剧创作的能力和影响。②引出下文对王文显任代理校长时行事风格的叙写,形成对比,以突出王文显治校的持重务实,一丝不苟。(意思对即可。)

15、(6分)【要点】①(表层方面)王文显身上体现了清华的特质与精神,在清华有着重要的地位。②(深层方面)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包容的治校理念,是清华的灵魂。坚守学术性和包容性,清华就不会因为任何变革而改变;反之,清华将不再是“清华”。(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2分)(1)剔

(2)“烦”改为“繁”。

17、(2分) B

18、② 删去“经历”(或:在“过渡”后补上“的过程”。)(其他改法,合乎文意,亦可。)

19、【示例1】校门建筑的设计应秉持实用、简约、大方的原则。校门建筑是校园交通的门户,是校园安全的锁钥,实现这两大功能是校门建筑的基本要求。在此前提下,再讲求造型美观。因此,校门建筑要实用、简约、大方,而不应盲目攀比。那种一味追求高大、奢华,耗巨资建造校门的做法,不仅造成很大的浪费,还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146字)

【示例2】校门在建筑造型和风格上应该具有鲜明的特点。它不仅要实用美观,还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相吻合。校门建筑是学校文化内涵的体现,是对该校历史文化积淀和办学特色的诠释。因此,它应该是校园建筑的点睛之笔,和学校的其他建筑相协调。这就要求我们,在校门设计上要讲究个性,不能千篇一律,应注重体现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149字)(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五、写作(70分)

20、(70分)(略)

高考语文试题题型 篇3

一、第一大题(15分)

【设题】字音、字形、成语、病句、名著;5个小题,均为客观性试题。

【分值】每小题3分,共15分。

【解读】

1.字音、字形内容涵盖课内外,皆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关键字:常用、高频。例如,家具店,摄像机,笔杆子,美滋滋,敲竹杠。不考生僻字。

2.成语范围涵盖课内外常用、应知应会的词语。只考常用意,如:淅淅沥沥,只考下雨的意项;为所欲为,只考贬义。

生僻的不考,字形两可的不考(如名副其实,名符其实等),没有约定成俗的成语不考,现在基本不用的不考,如:空穴来风,弹冠相庆。

3.病句考查方式为: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病句类型考查六种: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逻辑混乱;表意不明;语序不当;结构混乱。只考典型的。

4.名著仍是四部:《草房子》、《简爱》、《老人与海》、《三国演义》。内容可能涉及:文学常识、故事梗概、情节、具体内容、人物形象特点,甚至艺术特色。四个选项可能涉及1-4部名著。

二、第二大题(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6分)

【设题】3个小题,客观性试题。

【分值】每小题2分,共6分。

【解读】

1. 内容涉及实词、虚词、课文理解等方面。

2. 实词只限本课,虚词可能涵盖六册,只考典型的。

3. 课文理解重点在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6分)

【设题】2-3个小题,主观性试题;

【分值】共6分

【解读】因文设题,因题设分。

(三)课外诗歌阅读。(共6分)

【设题】2个小题,主观性试题;

【分值】共6分。

【解读】

1.只考四句的诗。

2.从内容和形式方面考查。考查基本的诗歌知识、文学常识、诗歌的形象、内容、感情、语言、表现手法,要求学生能用规范的鉴赏术语对诗歌进行鉴赏。控制难度。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7分)

【设题】7个小题,主观性试题。

【分值】共7分。

【解读】

1. 五句古诗词。一句古文。一句现代诗词或者现代文。

2. 默写上下句,没有审题困难。

三、第三大题(30分)

【设题】

两个阅读文本,说明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文章体式与去年一致;主观性试题;每篇文章设四个小题。议论文暂时不考。

【分值】前者分值12分左右,后者分值18分左右;合计30分。

【解读】

题目设置基于对文本的理解,不设拓展和旁骛的题目。

四、作文(50分)

【设题】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等。

【分值】50分。

【解读】

坚决破除套作和宿构,要求学生能在45分钟左右的时间现场构思出一篇较好的考场作文。说明

1. 考试内容基本不变;总题量不变,保持23个小题。

2. 试卷结构略有调整。客观性试题前置,主要是为了考生答题的流畅性和网上阅卷的需要。

3. 客观性试题的题量和分值略有增加。由原来的6个小题(13分)增加到8个小题(21分);调整的理由:一是考虑主、客观性试题在整个试卷中的比例分配,尽量减少主观性试题在阅卷中带来的误差;二是为了网上阅卷的需要。调整后的分值约占总分值的20%;主观性试题99分,约占80%。

4. 取消考试板块中概念术语的表述。“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名词术语的表述不再出现在试题中,防止在命题时造成干扰。

5. 增加成语和病句的考查。考查形式为客观性试题,分值各为3分,共6分。

6. 现代文阅读的调整。一是回归对文本理解的考查,与文本阅读和理解无关的命题方式取消;二是降低分值,由原来的34分降为30分;降低分值的理由仍然是为了把阅卷带来的事实误差降低到最低程度,提高阅卷质量。

(一).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事例(三篇)

(二).2023年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模板 高考语文最新各题型答题模板

(三).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的答题技巧

(四).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

(五).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作文扣分细则有哪些

(六).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表 语文作文答题技巧

(七).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

(八).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话题数据及方向

(九).2023年高考语文必考的背诵篇目

(十).2023年高考语文背诵的古诗词篇目及内容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大专读完能做什么工作 可以

时间:2024-05-31 17:0:08

高考什么情况会录取第

时间:2024-05-31 17:0:58

高考加分政策有哪些

时间:2024-05-31 17:0:29

本一批a段和b段有什么区别

时间:2024-05-29 17: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