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概率继续难下去!
首先,新高考一卷的适用地区山东、福建、湖北、湖南、江苏、广东、河北这七个省份都是教育大省,每一个省份都不是省油的灯,不可能不难。
新高考对于全国卷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在市面上看到的押题卷(尤其是最后一套)都是素养押题,而不是全国卷的逐题押,充分展示了数学素养的重要性,以往的模板式答题早已不复存在。
新高考的命题特点更倾向于母题创新,仔细研究今年的试题,大多数母题在以往的高考和教材冷门题型是有体现的,热门题型已经无法进入命题老师的法眼,这充分说明了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重要性。
新高考更加突出国家目前的现实,现在世界上对理科人才更加的器重,在各大高校的少年班一般都是以数学为基础进一步学习,这就说明了数学的重要性。
2022年数学高考试卷的评析: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高考改革要求;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点,强化基础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加强教考衔接,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从这个上面看,2023年依然会从学科特点上入手,强化考查,突出能力,因此,2023年高考题难度并不会变得容易,这点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整体来看,如果说2022年数学卷难度是把大家“难哭”,那么,2023年高考难度也会让大家“欲哭无泪”,因此,与其关注2023年的高考难度,不如,踏踏实实认真学习。
高考试题的难度虽然影响大家的发挥和心情,但是提高自身竞争力才是核心,当然,提高竞争力的前提是考生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不要南辕北辙。
这里着重强调:
教育部专门发文要通过命题引导中学教学中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因此,在准备2023高考的同学们要多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注意联系实际,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解答试题”为“解决实际问题”。
为什么高考越来越难?
从这两年的情况看,实行新高考改革后,各科考试的难度都在急剧上升,高考的分数明显下降,备考指南小编以河北省为例,高考总分750分,2020年高考,700分以上有108人,出现了700分无法上北大清华的怪现象;2021年新高考后,690分以上的仅有31人,分数大幅度下降,其他实行新高考地区的省市,情况也大体相同,比如山东省的2021年高考,学生普遍反映生物比化学难,化学比物理难,物理比以前难,反正考完每一科,学生的感觉都是:我太难了!那么,为什么高考难度越来越难呢?
近几年,常有学生吐槽各科考试难度增加,可以说是学啥不考啥。老师讲过的题,很少会原封不动出现在考卷上,这让很多靠刷题和死记硬背提高分数的学生,成绩有所下滑。高考作为教育领域的风向标,自然也会有所体现。
官方已正式对外公布2023年高考时间,依旧定在6月7、8、9三天。各地因为选科模式不同考试时间也有一定的区别,第一科语文的考试时间都将于6月7日早9点准时开考。不同以往的是,今年高考题可能会有4个重大变化,考生还应做好心理准备。
数学科目向来是很多考生心中永远的痛,也是各地考生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所在。优秀的学生能答出满分试卷,不擅长学数学的可能只能拿到二三十分。去年高考在考数学科目时,就有不少考生在考场上就哭了,题目太难了,除了选择填空几乎交了白卷。
据悉2023年数学题的情景设置会更加复杂,理论结合实际。考察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淡化做题技巧。单纯靠刷题记解题步骤不懂得变通的学生,或将吃亏。
语文方面难题也在增加,去年各地作文难度就有所提高,偏重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预计今年阅读题目范围更广,除了课文和名著,还将增加学术、科普等7种文体,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更深层次的检测。
英语科目近年来备受争议,很多家长反映学英语没有用,不过对未来想考研的学生还是非常很重要的。网传今年英语高考题会增加词汇量要求,尤其是和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部分,考生不妨增加这方面的词汇量积累。
选择物理、化学科目考试的考生需注意,这两个学科的考试变化和数学相似,出题方式或将更加灵活,“白给”的题越来越少,需要学生用探究意识和深度思维予以解析,考点万变不离其宗。
面对2023年高考可能会出现的4大变化,很多考生和家长表示难以接受。毕竟考试时间越来越近,现在才说要改革对本届考生有些不公平。学生现在调整复习策略时间方面非常紧张,也会加大考生的压力,不利于临场发挥。
笔者认为,此消息对于考生来说应该不是新鲜事,只要考生能保持良好的心态说不定能坏事变好事。仔细研究过近几年高考命题趋势后,不难发现这4大变化早在去年高考已经有了明显的体现。由于去年的高考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所以在考场上心态失衡。
2023年高考生,在仔细研究过去年的真题后,结合这4大变化,在备考期间就更有针对性,在有心理准备的前提下,在考场上就不会慌乱,更不会因为题目难度和自己想得不一样而自乱阵脚。
总体来看,高考命题趋势越来越理论联系实际,偏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考试能力。以往的应试教育培养了很多只会考试的学生,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都很一般,这不仅浪费教育资源,对学生的未来也没有好处。
如今看似题目更加灵活了,这就要求学生用理解和思考取代死记硬背,这会让学习更有乐趣,也更有助于选拔出真正有学习能力的人才。这才是高考的本质,而不是靠填鸭式补课培养出来的考试机器。
正所谓,近乡情更怯。有些考生由于在高三寒假期间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疲劳备考下在下学期开学后明显感觉到后劲儿不足的现象。总觉得自己成绩已经定型,再努力也很难有突破了。实际上百天冲刺对提高成绩非常重要,只要利用好再提高30分不是难事。
百天冲刺阶段可谓是学生压力最大的阶段,有些学生再辛苦也舍不得休息更舍不得早睡觉。长期起早贪黑反而导致精力不足,靠咖啡和浓茶度日,这会有损身体健康。万一对高考体检结果有所影响,可能会限制填报志愿。
考生在跟上老师复习进度的同时,应该注重提高效率,以课堂效率为主,课后为辅。适当的运动和休息,反而会让大脑更清醒,记忆力更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这个道理。
考生不要因为听说考试题目难度增加,而去钻研难度大的题,还是要夯实基础,理解透彻,尽量做到活学活用才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1)试题灵活多变,低效率刷题没效果
虽然高考试题命题始终坚持稳中有变的原则,似乎稳定是主流,其实变化无处不在。高考命题坚持能力立意的原则,也就是题目必须要考查学生真正的学科能力,考查学生能否把基础知识灵活运用。而这里所说的能力,指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入理解,吃透本质,懂得规律,这自然是个很高的要求。
未来通过刷题来取得高分的途径只会越来越难。
(2)试题源于课本,但却远远高于课本
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这是高考题的命题原则。遗憾的是学生普遍没有重视,认为课本实在太简单,和高考真题完全没法比。如果研究历年高考真题,会发现有一些题目直接源自对课本题目的“改造”,这个改造的过程,体现的是提高综合性,设问方式更加灵活。
为此,是否有必要在平时学习中研究课本?有必要,而模仿高考命题方式,对课本题目进行改造,是最为高效的方式。对于一个学生,能自己命题,必然是高水平的表现,就像对于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式自然是自己能写出文言内容。
(3)高考题不仅“难”,而且还“麻烦”
这里所说的难,指的是难度很大,主要是压轴题的难度,那些题目中等水平学生建议放弃;另一种难度,就是新颖,一时难以应对。
所谓的麻烦,指的是那些考生觉得不难,审题容易,可是要真正解答起来才发现,计算量非常大,步骤非常繁琐,几乎很难最终算出来;类似的情况在物理、化学上也会有。高考题为何计算量很大?这其实是命题的用意之一,就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遗憾的是 ,很多学生平时不重视解题过程,以为那样可以节省时间,导致基本运算能力很弱,考场上低级失误频发。
这说明,高考不仅仅考能力,还考查习惯与心理,只有在平时学习中认真解答每道题,写出完整的过程,对基本运算重视起来,才能确保看似简单的题目真正简单。
高考题难其实对所有考生都是一样的,你难他也难,但是,仍然会有3类考生最为“获利”,下面就来看看高考题难对哪些学生有利?
(1)某科成绩超好的考生
还是以数学举例,无论难度如何,数学成绩都是在140以上,那么,这些学生往往不会因为难度而影响成绩,因此,这也会请以拉开和其他同学的差距。
(2)其他学科成绩好的学生
比如:如果是高考数学题难,因为语文是拉分最少的一门科目,那么,如果是其他学科成绩较好,就能能够整体拉开差距就会脱颖而出,排名嗖嗖的往前跑,自然就属于比较获利的考生。
(3)平时数学成绩一般的考生
对于数学成绩一般的考生会深刻的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不管题难,还是简单,好像考的分数都差不太多。
举个例子,如果高考题目很容易,中等及偏上的考生,各个都120+,但是数学一般的估计就70-80就不错的;但如果高考题目很难,那么中等及偏上的考生,大多都会下降的很猛,可能就只能考个80来分,而对于平时成绩一般的考生,再难的数学,他可能也是考个70来分,而且运气好的话,多蒙对几道选择,还有可能考的更好。
也就是说,题目难的话,对于平时数学成绩一般的考生的“获利”,就在于数学成绩不会拉的太多,同时还有可能超越平时比自己数学好的考生。
(4)考场上心态好的学生
总有那么些人,不会因为难度影响自己的考试状态,这种考生的好心态,就会影响到他接下来考试的好成绩,因为心态好的人,往往运气也好一点,做题目也会顺利一点。而如果因为试题难度影响心情,进而影响下一课的考试状态,那么,这样的考生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综上,高中备考指南小编的备考建议:会一种知识、通一类技法、做一章题目。多补充一些冷门题目,有备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