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科二本院校竞争最为激烈
平行志愿实施已有多年,家长和考生们很多都已经明白填报志愿需要看全省排名,但是却对每年招生部门公布的成绩分档表有何作用并不了解,也不会借鉴该信息。对此,相关人士表示,分数段可以让考生和家长知道每一分有多少人与自己竞争,将有助于考生知己知彼,避免盲目报考。
从今年的分数段可以看出,中间段考生依然占据大多数,他们将是志愿填报最难的一个群体。分数段显示,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拔尖的高分考生数量不多,但是本科阶段中间分数段呈“扁平状”。
今年,在我省文科590分以上的考生里,同一个分数段的考生不足300人,但是在低于567分以后,每一分都有超过500人在一起竞争。559分-486分之间的考生竞争最为激烈,一分都有700人左右。
和文科相比,理科同一分数集中的考生数比文科更多。今年理科576分以下直到530分,每一分都集中了500人以上。528分到415分之间,一分均有800人以上的考生,有的甚至逼近1000人。这意味着,二本批次的院校竞争最为激烈。而一本批次里,排名相对靠后的一本院校的竞争也更为激烈。
选择保底志愿要多多“向下”
“有的同学看到自己的排名,总感觉填排名低的学校会浪费,所以志愿不舍得往下填。如果学校招生计划较少,往往会导致志愿全部落空。”对于分数段的作用,采访中,教育界相关人士表示要善于利用分档表。
首先,分档表可以让考生知道有多少人比自己分数高,会对自己有一个理性的定位,明白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多少,填报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仅仅看到自己分数比批次线高出多少分。
其次,可以让考生明白自己同一水平线的竞争对手人数,填报志愿时不要盲目冲高。有的考生可能觉得自己分数排名比某一个高校最低分排名高出2000名,填报时可以很保险了,甚至可以将其作为保底志愿,有的考生会选择一些热门专业。但事实上,排名相差2000个位次可能仅仅只是2、3分的差距。
以理科为例,450分大约排名126287名,低2000名的分数是448分,如果一个今年排名126000名的考生,觉得自己选择了一个去年最低分排名128000名的高校参照填报就万无一失,将其作为保底学校,那么其实并不是特别保稳。因为排名似乎低了不少,但是分数可能也只相差3分。如果学校今年招生计划少,报考的学生稍微多一点,可能就会造成排名上的波动。
此外,同一所学校的热门专业,往往比学校最低录取分要高出十几分,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自己分数段的竞争情况,盲目乐观选择了热门专业,且专业不服从,那也是有可能撞车滑档的。
在新的高考制度下,普通专业实行平行自愿报考。那么,在高考填报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庞大的招生信息,筛选各级院校、专业和地区?
首先,信息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
在参加高考之前,考生应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所谓“全面”,是指自愿报告的信息收集范围要广,信息量要大;所谓“准确”是指收集的信息应该准确,最好是从省级教育考试机构和学院的官方渠道收集,以防止被欺骗。
考生在查询招生机构信息时,不仅要了解报考机构的“通用”信息,如招生计划、机构代码、专业考试科目、学校所在地等,还要了解相关机构的“个性”信息,如各自的录取规则等,新的专业设置、单科成绩要求、体检要求、校内转专业或大类分流政策等。
第二,学校和“优先”专业之间的关系。
从近年来考生录取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少有考生在志愿参加高考时能实现“最喜欢的学校”+“最喜欢的专业”的双赢。许多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往往会陷入“择校择业”的矛盾。那么,学校和专业应该关注哪方面呢?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不同批次的高校,考生应该有不同的选择。例如,考生的高考成绩可能会进入他心目中“最喜欢”的大学。建议他首先选择学校;B考生的高考成绩只能在普通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进行评估,所以他们应该首先考虑选择专业。此外,考生还应关注近年来高校的专业转移政策。一些学院和大学有相对宽松的转移政策,这对像a这样优先考虑学校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