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培计划”是由北京市市属高校与在京中央高校共同培养优秀学生的一项举措。根据安排,市属高校每年将输送2000名左右优秀学生,按照“3+1”、“1+2+1”式等培养机制,到20余所中央高校的110个优势专业中,进行为期2—3年的中长期访学;同时,每年遴选部分学生,输送到在京中央高校开设的、北京社会急需的专业中,开展为期1年的短期访学,或者修习辅修专业。
“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均列入市属高校在京招生计划,分配到各区,并适度向远郊区倾斜。录取期间,同一高校不同区、科类、专业之间的“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不互调。
北方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王宏波表示,考生和家长要客观分析、综合考量。在此,他就如何选报“双培计划”谈几点建议,供今年的考生和家长参考。
客观分析自己
结合实际选报
从往年客观数据看,与中央部委院校的普通学生相比,“双培”学生在高考成绩上大约会有几十分甚至上百分的差距。这也许不足以证明双方能力上的强弱,但至少在学业基础、学习习惯方面,确实差距明显。
那么什么样的考生适宜选择“双培计划”?一般情况下,对两类考生给出支持的建议:
第一是平时成绩较高、但高考发挥明显失常的考生。他们学业水平较高,因为发挥失常错过了理想院校,“双培计划”正好可以弥补这个遗憾;
第二是虽然高中阶段成绩一般、但是有很大潜力且有较好心理素质的考生。
这些学生可以在较高的平台和同龄“高手”竞技,激发、释放自己的潜力,在遇到一些挫折如考试挂科时,能够尽快地自我调整,成就更好的自我。
那么是不是其他考生就完全不适合?其实还有很多复杂的因素会驱动报考。例如中意的专业可供选择的学校有限,选无可选。还有的考生有毅力,可以通过刻苦努力弥补差距。所以,是否选报“双培计划”,最终要考生及家长综合考量。
但另几种情况一般建议避免报考:
一是不了解“双培计划”具体内涵,纯是在提前批次填一下碰碰运气,有“捡便宜”的心理;
二是“面子”心态影响,想通过“双培计划”达到在中央院校就读的表象;
三是高考成绩已经属于超水平发挥了,还去追更高报考“双培计划”。
认准专业方向
摸清专业内涵
考生及家长在经过研究后会发现不少“双培计划”专业与市属高校本来专业相比,有不同的专业方向。这些是按照北京市统一部署,均为北京市社会发展紧缺行业、新兴产业所需要的专业方向。一些专业方向的内涵和市属高校本来专业的内涵差别很大,考生及家长要避免望文生义,要通过充分咨询,并结合自身需求,选择具体专业。
以北方工业大学举例,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的工商管理(互联网物流)专业,实际上会在计算机、管理、物流等学科方向进行交叉学习,与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并不一样。又比如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双培”的2个方向是芯片制造和电子封装。芯片制造方向侧重于如何使用全套工艺设备制造集合多种电子元器件的电路模块,是国家人才紧缺的方向之一;电子封装方向侧重于安装集成电路内置芯片外用的管壳,与材料学密切相关,我国的封装业位于世界领先水平;那么本校的微电子专业则侧重于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电路测试方向,是北方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
深入咨询政策
综合往年数据
“双培计划”项目已实施数年,毕业生也已超过三届,项目整体的运转趋于完善。但一些天然的不足依然存在:例如,学生如何享受两校的奖助补政策;本校的保研名额是否单列,推荐保研的排序标准是否一致;毕业生成绩单的写实成绩相对较低;企业招录时如何看待“双培计划”等。目前,各校对此都有各自的相应政策。鉴于部分政策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故考生和家长在选择“双培计划”之前应详细咨询院校的具体政策以及过往数据,全面了解“双培计划”。
相对于普通专业志愿的填报,“双培计划”的志愿填报需要分析的数据更多也更复杂。
首先,考生及家长需要注意的是,普通专业志愿一般关注“什么院校+什么专业”2项内容,“双培计划”的志愿则需关注“什么院校+什么合作院校+什么专业+什么方向”4项。
其次,“双培计划”计划数按北京市16个行政区域划分,不可跨区调整。考生及家长只需关心所在区的计划,很多专业的计划每区只设置1个,受偶发因素影响,录取分数会有较大波动。而且,不同的行政区、同样的专业,录取分数也会有较大不同。从近几年看,同一学校的“双培计划”招生,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录取分数会明显高于门头沟、延庆、怀柔、平谷等远郊区。
最后,“双培计划”与“外培计划”“农村专项计划”一起,在北京市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普通类B段录取。采用“专业+项目+院校志愿的大平行方式”填报,没有“服从调剂”项可以填选。如果同一专业在2个项目甚至3个项目都有招生,考生切记不要看错填错。还需要提醒的是,考生及家长要认准选考科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