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第二志愿与第一志愿报的是同等类型的差不多的院校,那你被录取的几率就没有那么大。如果你第二志愿填报与第一志愿填报有一定的阶梯差,那你第二志愿被录取的几率很大。
很多考生在报考的时候都想“争一保二稳三”,但又担心如果第一志愿没能录取会影响后面的志愿的录取情况,其实只要大家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充分考虑自己的分数,确保自己应该可以符合该校的分数线,并勾选服从调剂选项,第二志愿被录取的概率还是比较高的。无论是顺序志愿还是平行志愿,在把考生向其所填学校进行投档时,都是按其所填的顺序,依次检索是否符合各校条件的,如检索到符合某个志愿学校的条件,即把该生投向该学校,本次投档结束,如果本批次的所有志愿检索完都没能投档,则本次投档也结束。
一般来说志愿填报相互之间是没有影响的,即第一志愿没有录取不会对第二志愿有影响。第一志愿比较重要,要慎重选择,同样第二志愿和调剂志愿也不能轻视。
志愿填报上,要注意拉开第一、第二志愿间的差距,如果第一志愿没有录取,那么就会自动检索第二志愿。
依次检索考生的志愿院校,如果第一个院校有空位,那直接把档案投给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满了马上检索考生第二志愿,按照这样的模式依次检索志愿的空位情况,如果都满额了需要等补录了。
从“技术和分数”的角度看,如果考生选报的第一志愿学校在该省近2~3年录取分数大体稳定,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该校上年度录取分数范围的中间段才较有把握,而且专业也有一定选择余地,如果仅仅达到分数范围的下端,选报时则要慎重。如果考生选报的学校近2~3年在该省录取分数“忽高忽低”,则考生分数最好达到其录取分数范围的上端,才较有把握。从录取结束后考生的心理状态看,学校报低了,但专业更容易满足,特别是对于录取到一般本科及高职院校来讲,在就业压力较大时专业尤显重要,因此这样的录取结果只是“小遗憾”;如果志愿报高了,第一志愿学校未能如愿则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是“大遗憾”。
按照顺序志愿的投档办法,考生填报的第2志愿学校必须是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绝不能觉得自己的分数比该校上年实际录取分数高出很多就可将该校做为第2志愿学校。因为有不少学校虽然录取分数在批次内不是很高,但第1志愿生源充沛,录取的基本都是第1志愿考生。
有的省市提供了详尽的录取统计资料,可以查到,有的省市的录取统计资料只是给出了各校录取分数,并未给出分志愿顺序的录取人数,这时就要直接咨询学校了。只有将第1志愿生源不足的学校做为自己的第2志愿学校才有可能被录取,才能“保底”。
目前实行这种投档办法的省份,一般而言,第1志愿录取率可达75%左右,第2志愿录取率可达15%左右,第2志愿录取完成后总体上计划可完成90%以上,因此,考生应将第2志愿定位在自己可接受的最后的“保底”志愿,在“可能”被录取的学校中慎重选择。一旦前两个志愿未能录取,甚至分数高出批次线不少,尽管录取不应有什么问题,但最后的录取结果可能会很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