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衔接配套、互联互通,是全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保障。要以交通为重点,加快建设内畅、外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航道和机场等建设,着力打造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围绕提高各功能区域互联互通水平、缓解城市拥堵等重点,强化交通方式无缝对接,实现功能组团间内部畅通,推动交通与城市空间、产业布局和人口分布的有机融合,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着力推进城市轨道、快速道等路网建设,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同时,统筹能源、水利、环保、信息等基础设施布局。
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决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要加强建设,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特别要发挥好重庆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庆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牢牢把握“五个决不能”底线,保障生态安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把重庆建成碧水青山、绿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谐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市。
生态环境问题,实质是发展方式问题。要在节能减排降耗上下功夫,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要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着力推进“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环保行动,切实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保护好长江母亲河,着力构建体现重庆山水纵横地理特征、有利于发挥整体生态功能的市域生态空间格局。要特别守住耕地、林地和森林三条红线,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要建立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认真贯彻中央要求,推进我市环保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优化环境治理体系,增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
(四)坚持开放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必须把重庆发展放在全球和全国经济大格局中去谋划,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赢得发展优势。推进开放发展,必须坚持在融入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中谋划自身发展,提升利用国际国内市场、资源的效率和效益,加快培育形成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全面实施,为重庆开放发展提供了新机遇。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推动交通、经贸、产业、人文等与沿线国家、地区全方位互动融合,在实现国家战略意图的基础上加快我市发展。要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和成渝城市群建设,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优化开放功能,加快渝新欧大通道、长江黄金水道、渝昆泛亚铁路大通道建设,大力发展国际多式联运;加强开放口岸和保税区建设,全面提升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的辐射带动能力,积极申办建设新的综合保税区。两江新区具有开放要件集中布局的优势,要发挥好对全市开放发展的引领作用。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服务贸易发展,推进贸易方式转型升级,加大“引进来”和“走出去”力度,着力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前不久,我国与新加坡签署了“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这个项目契合“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对我市既是重大机遇、也是全新挑战。要紧紧围绕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加大政策和体制创新力度,推进金融服务、航空、交通物流、信息通信技术等领域合作,打造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的示范性重点项目。要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将这一项目建设成为中新互利合作新的示范项目。
(五)坚持共享发展,让城乡居民生活更美好。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更美好,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委一直强调,没有城乡居民生活的持续改善,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毫无意义。改革发展要以富民为宗旨,富民要靠改革发展、靠勤劳致富。推进共享发展,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后,市委提出“五个坚持”原则,符合中
领导干部任职考察材
时间:2023-09-20 03:0:53领导干部的考察材料(
时间:2023-09-20 00:0:41干部考察材料不足之处怎么写
时间:2023-09-13 06:0:11干部考察材料主要特点怎么写
时间:2023-09-14 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