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观后感大全 > 正文

大学生党员收看筑梦中国观后感

更新:2023-09-16 01:43:46 高考升学网

 【范文一】

  “感染力强,入脑入心,如一首回顾中国历史,感知中国现在,寄梦中国未来的雄壮交响曲。”在项目部组织全员观看学习《筑梦中国》后普遍的感受,同样这一部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也让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与“党”“国”意识的觉醒。

  项目部组织集中学习2集,我深陷该剧带来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颤无法自拔,迫不及待将剩下五集一次性看完,“南京,静海寺,明成祖朱棣为褒奖郑和下西洋之功所建,名字取义四海平静,天下太平。然而四百多年后,这座昭彰郑和海上赫赫功绩的所在却见证了海上而来的屈辱。”当那扇门打开,我似跟随编剧一起站到了泱泱中华发展史的时间纵轴之上,在短短七集的剧情里看尽前史,当下和未来,情绪也随之欢欣、沉重、悲恸、顿悟、深思最后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根主轴变得有力起来。

  大清王朝的坍塌,是一个漫长的、骨架被一根根抽去的过程,引领世界数百年的王朝衰退,继而上演一场中华民族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的百年史,八国联军侵华,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上了八个国家的旗帜,痛苦不堪《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400多个不平等条约与背后列强的蚕食鲸吞、瓜分豆剖是屈辱的印记,爬满落后挨打,触目惊心的痕迹。“吾中国四万万人,无贵无贱,当今日在覆屋之下,漏舟之中,如笼中之鸟,牢中之囚,听人驱使,听人宰割,此四千年中二十四朝未有之奇变。”如康有为众的有志之士痛彻心扉,立意改革图变,却只是在那病入膏肓的时代注入一剂强效药后再增几分伤怆然与悲壮,并未改变屈辱的现实。

  近代史这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历经风雷激荡的慢慢征途,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篇,历史不能忘记,《筑梦中国》以回顾历史的方式将那个峥嵘岁月重新展现,给人们以要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启示。

  长夜难明赤县天,风雨如磐暗故园,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究竟在哪里?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现代化发展进入全新时期,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努力中,中国社会逐渐发生变化。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的经济、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此时,阐述的伟大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这个凝聚和寄托着几代人宿愿的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是泱泱大国十几亿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此时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坚信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紧密团结在以为党中央周围,坚持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为祖国开创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

  第三集《正道沧桑》中有这样一段;中国民经济恢复和国家建设热潮期间,十多万民工,一千四百六十万土石方,十四座隧道,两百多座大小桥梁,四百多个涵洞,仅用十字镐、钢钎、锄头和铁锹这些简陋的工具,将曾被搁置了40多年的成渝铁路用两年时间就实现贯通。作为一个建筑人,黑白画面中当年铁路修建热火朝天的画面与大生产时代富有韵味的口号我使热血沸腾的,不仅因为看到自己熟悉的工作景致,更因为我们都是社会基石底层的建设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习之路开路搭桥,为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搏击出力,为我是中国人,为共筑中国梦的征途的参与者深感自豪。

  【范文二】

  观看了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后,我对中国的近代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中国近代史是一段记录中华民族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各种探索,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赢得独立解放到富强的非凡历史。

  《筑梦中国》认真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一部关于中国梦的巨作,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整个中过近代史最鲜明的主题,既深深反映了前辈们不懈追求独立、进步、富强的夙愿,又深刻体现了现当代中国人的理想。《筑梦中国》有七个部分,分别为“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

  观赏的过程也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学习过程。纪录片围绕着和中国梦教育这个主题,以清晰的脉络,恢宏大气的叙事说理,形神兼备的以事论理,其中的画面、言辞让我记忆犹新。中国梦的筑梦之路,承载着中华民族饱受屈辱苦难到独立富强的荣辱,是中华民族探路寻路、追梦筑梦的伟大历程,是开拓前程似锦的道路。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王朝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侵略与压迫,也就从那时起,中华儿女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但是在探索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奋斗,中国仍旧没找到那条救国救民的道路。种种尝试的失败,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为找到前进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需要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改变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才能挽救中国的。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有了新的里程碑。在新中国经济建设道路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随后以邓小平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开创了。再回首,从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历经一百七十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这些历史细节令人难忘、发人深思、给人力量,鼓舞着中华民族为国家崛起而努力奋斗。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国家的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身为筑梦者责无旁贷,努力奋斗、追逐梦想。纵观历史在筑梦中国的过程中,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困难痛苦,但是勇于探索,艰苦奋斗,坚定信念,就会有明确的前进方向并最终取得胜利。我们要紧密团结,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而且梦想会给我们去坚持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要去追求实现梦想,去拼搏完善人生,我们有多大的努力,就有多大实现梦想的机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相信中国能圆梦。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学生学习罗阳的事迹和精神

时间:2023-09-16 04:0:39

初中生观看小兵张嘎的观后

时间:2023-09-16 22:0:24

中学生电影英雄儿女观后感

时间:2023-09-19 23:0:42

大学生英雄儿女观后感600字

时间:2023-09-14 18: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