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观后感大全 > 正文

社区街道观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观后感

更新:2023-09-16 13:36:59 高考升学网

  最新观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观后感篇1:

  中国的英名是打出来的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东方主战场》之第五集《同盟抗敌》所展现的,正是中国人民与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生死相依、同仇敌忾,打败德意日法西斯的幕后历史。

  我们说,中国之所以是东方主战场,不仅仅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中国战场幅员广阔,投入战争的牺牲巨大,还因为中国对日本法西斯的战争,顽强拼搏并持续了14年之久,其中的前十年,一直是中国军民独自与日本法西斯交战相持,而美苏英等国家是在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真正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的极端重要性。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长达十年的热血生命的前期抗战,美苏英等国家就不可能看到东方主战场的力量,进而与中国结盟。也就是说,没有实力就没盟友,更不可能有盟国。只要涉及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你没有真正的实力,奢求结盟等于幻想,前十年的苦战,之所以得不到真正伸出援手的盟国,正说明了这个朴素的真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了中国开辟的东方主战场,拖住、消耗、歼灭了日军的主力,使其不可能抽出兵力去攻打美国与苏联、英国,才使德意日法西斯在四面楚歌的压迫下日渐不支,而最终导致失败。

  笫五集,正是用一段一段的历史往事,特别是历史细节,从容不迫地讲述与展现了中国军民抗击日本对美苏英等国家的侧应与支援,并结成同盟的历史事实。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盟,是中国人民用生命与热血打岀来的同盟,而且在最艰难的孤立无助的十年战争中,浴血奋战、愈战愈勇,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同情、支持与最后的结盟。这集从苏德战争与太平洋战争爆发讲起,用一组组珍贵的,甚至是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揭示了同盟的过程与抗敌的历史必然。如:1941年8月和10月,斯大林获悉日本无力攻击苏联,于是决定:将远东地区的兵力西调,集中力量对付德国法西斯。仅在莫斯科会战期间,苏联就从西伯利亚调集了16个师的兵力投入战斗,为保卫莫斯科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苏联崔可夫元帅曾感慨道:“在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的确如此。正当英、美、苏在欧洲战场、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苏德战场陷入最黑暗日子的时候,中国军民以鲜血和生命将日军主力牢牢牵制在中国战场,并且以高超的军事智慧和英勇顽强的拼搏,夺取了围歼日军五万的“长沙大捷”,给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在战略上支援了盟军,制约和打乱了法西斯轴心国的战略配合。纪录片真实地展现了守备长沙城的第10军,从军长到士兵,都在战前立下遗嘱:“成则以功勋报祖国,死则以长沙为坟墓”的感人情景。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伤亡约2.8万,日军伤亡人数超过5万。这一次,美国是真正体味到了共同命运、共同担当的内涵,支援中国就是自救自卫,就是反击。长沙会战大捷的消息,使欧洲战场、非洲战场、太平洋战场的反法西斯的低迷士气为之大振。

  纪录片中有一个细节:美国支援中国的航空“飞虎队”在飞越“死亡航线”时,许多飞机失事、飞行员葬身冰山峻岭。有人向罗斯福总统建议:取消“驼峰行动”。罗斯福回答:没有办法,这就是战争。纪录片东方主战场观后感纪录片东方主战场观后感。要是我们放弃了中国的大西南,中国大陆上的两三百万日军就会掉头往东,冲我们而来,那样的话,太平洋战场的战况,将危及美国的本土安全。在罗斯福眼里,为什么中国战场会如此重要,竟然与太平洋战场、甚至与美国本土有着生死悠关的联系呢?原因就在于命运相系,在于美英共同制定的“先欧后亚”战略。而这个战略的可行性与决定性,就在于这个东方的主战场上的中国军队决不能战败,否则,不是太平洋危矣,而是美国、苏联、英国以及整个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都将危矣。

  第五集,正是展现出了这样的历史必然。即,作为东方主战场,中国早已是同盟国“先欧后亚”战略棋盘上举足轻重的一足。在世界范围内,为打败法西斯轴心国,英美一足,苏联一足,中国一足,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谁也不能失去谁,没有东方主战场,其它战场也很难支撑,这就是共同的命运结成的同盟。贫穷落后的中国之所以最终能够赢得世界大战的胜利,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百折不挠、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的结果,说明中国战场是苏美英抗击日本法西斯的唯一支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是打出来的英名

 最新观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观后感篇2: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所有的报纸上、电视媒体上,都在讲述着抗日战争的故事,我有幸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八级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感触颇多。

  纪录片从东方危急、共赴国难、浴血坚持、艰苦卓绝、同盟抗敌、民族血脉、大地坚韧、正义必胜八个部分,阐述了从1937年到1945年,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中国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的事迹。看完,我不由得热血沸腾,我们祖国饱受腥风血雨的煎熬,付出千万伤亡的惨痛代价,我们的先辈用自己的生命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换来了民族的解放,捍卫了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我们没有理由不发奋图强,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打开记忆的大门,历史再一次停留在那一次次硝烟战火中:1937年7月7日,日本以一个士兵走丢为借口,用炮声打响了卢沟桥的上空,中日战争由此爆发;1937年8月13日一直到10月底,日本在中国上海制造的淞泸会战,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同时也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1937年9月25日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次虐杀……祖国大地在流泪,中华人民在流血,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烧杀抢掠,我们中国人觉悟了,我们不能这样软弱下去,我们不能让别人瞧不起。党和人民呼喊起来了,文化遗产在呐喊,人民在呐喊,领土在呐喊!我们不能再让侵略者们在我们的领土为虎作猖、让侵略者放肆的说三个月就可以灭掉整个中国。我们是东方的雄狮,是东方的主战场,我们反对法西斯这样一个非正义的侵略组织。

  国家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提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国民党合作,发动敌后武装组织,从杨靖宇,赵一曼到齐白石,梅兰芳……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社会名流,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当打完最后一颗子弹时,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当被敌人围困于河边时,8位女英雄誓死不屈,挽臂沉江。艰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风在喉,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振聋发聩的吼声,伴随着黄河的滔滔水声,流传至今,这是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誓言,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宣言,是抗战精神生动、有力的诠释和展现。

  我们这个东方主战场顽强不屈的抵御着外敌,战争是血腥的,是残暴的,虽然中国人民的死伤不计其数,但是我们中国人民依旧顽强不屈的为着自己的尊严而战斗着,东方主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营地,他向我们诉说着:我们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小米加步枪向世界人民再次证明了:中国是反法西斯国家中最坚强的一个,中国是不向敌人屈服的一个,中国是东方的主战场。

  东方主战场,不仅让我熊熊的爱国之心永不熄灭,更让我感到无比的振奋: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它可以战胜敌人,它可以使敌人屈服。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样一个哲理故事,一个人要去掰断一根筷子,很容易,但是要是让这个人掰断一捆筷子那就十分困难了,因为有时候势单力薄,也容易被别人所欺凌,同样也说明了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一首歌里也唱过: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而我们中国人民就是靠着团结的力量,才不被别人所征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同样,为什么一开始中国人民总是受到他人的欺凌?是因为中国人民不在意这些东西吗?是因为中国人民对这些东西已经释然了吗?不,是中国人心太善了。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其实中日战争诠释着正是这个道理,为什么日本一开始就说三个月可以灭了中国,因为他们觉得中国人民不会反抗,可是他们错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民也会团结在一起去反抗他们,而这种力量,他们是不可挡的。通过观看《东方主战场》,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人不可以软弱,而人民不可以不团结,如果缺其一此人必输,此国必败!

  70年后的今天,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在九月三日的那一天,我们为抗战胜利而举行仪式,我们要珍惜现在和平的生活,尊重辛苦训练的军人士兵,因为是他们为我们营造了这般美好的生活,我们若安好军人们便快乐,我们若平安军人们便幸福,所以我们不但要珍惜眼前的生活更要懂得感谢那些为我们付出的人。70年后的今天,沐浴着金色的阳光,迎面吹来和煦的微风,我们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富强,战争时代已不复返,可是,我们不应忘记战争年代那不能忘却的光辉历史,我们要牢牢记住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了国旗、保卫了祖国,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献出自已的一切。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学生学习罗阳的事迹和精神

时间:2023-09-16 04:0:39

初中生观看小兵张嘎的观后

时间:2023-09-16 22:0:24

中学生电影英雄儿女观后感

时间:2023-09-19 23:0:42

大学生英雄儿女观后感600字

时间:2023-09-14 18: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