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观后感大全 > 正文

党史话剧谁主沉浮观后感

更新:2023-08-13 21:53:56 高考升学网

党史话剧《谁主沉浮》观后感1

  人的一生会发生许多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种基色,或悲伤的白、或沉郁的蓝、或明快的黄……

  人的一生会发生许多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种基色,或悲伤的白、或沉郁的蓝、或明快的黄……那信仰是什么颜色?在许多年轻人眼里,信仰或许是透明的,并没有颜色。然而95年前,一群青年为了一个信仰,冒着生命危险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他们在烟雨江南指点江山,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为黑暗中的中国带来光明和希望。于他们中的许多人而言,信仰是人生的底色,是火红的,这火红的信仰烛照了生命,也让他们为之付出了一切。

  5月29日,在省艺术中心上演的政论体话剧《谁主沉浮》是我国戏剧舞台上第一部正面描写中共一大的作品,它由浙江省话剧团打造,曾获文华新剧目奖、话剧金狮奖等荣誉。

  该剧通过记者雷子这个现代青年人的视角,穿越时空,再现了党的一大会议进程,塑造了一批朝着信仰鼓动风帆的年轻人,同时也带领观众寻找到了一个关于信仰的答案。

  新颖的形式,自由的表达

  2011年7月22日,中共一大会址后门的上海新天地酒吧人声嘈杂,记者雷子正与从美国回来的同学把酒言欢。翌日,为了采写一篇纪念建党的报道,雷子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采访。怎料时空倒转,雷子竟成了会议上倒茶水的伙计,于是亲历亲证了代表们的不同人生命运: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不惧德国法西斯淫威,至死坚守共产主义信仰;李汉俊、邓恩铭、何叔衡、陈潭秋为了共产主义理想慷慨赴死;李达、刘仁静、包惠僧脱离共产党;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为了一己之私,背叛革命……

  要展现如此多的人物丰富而曲折的人生,需要巧妙的时空安排。该剧除了主线时空跳跃,具体到每位代表时,也采用了可跳进跳出、自由变换的碎片时空,即选取代表们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个节点,与一大召开的情形遥相呼应,勾勒一生。如此,既扩充了作品的容量,又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建构了一种叙事与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方式,不仅具有再现功能,也具有哲思意义。

  此外,捡场人使用提示牌揭示时空,使用镜框让人物肖像化、立体化,贯穿始终的国际歌,以及使用钢琴和古筝营造氛围等,这些舞台语汇,既是话剧的组成部分,又与人物、情节、主题水乳交融,提升了舞台观赏效果。这些新潮的尝试,消除了政论体话剧常给人留下的正襟危坐、高谈阔论的偏见,既妙趣横生,又思想深邃。

  激扬的历史,细腻的瞬间

  在许多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两种误区,或以史掩人,或人脱离史。《谁主沉浮》回归历史原点,不爱扬、不歪曲,让历史的波澜壮阔与代表们各自的脉脉情感,组成一首慷慨的悲歌,抑扬顿挫,历史与个体相得益彰、互相推进。既没有让历史沦为苍白,也没有让个人脱离历史。

  参加一大时,王瑞俊还只是一个23岁的小伙子,本着“尽善尽美唯解放”的期望,他把名字改为王尽美。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他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仅四年后,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便病逝青岛。剧作对王尽美的刻画,并没有像其他代表那样表现他们临终前的一幕,而是选择了他死后的1949年,中央派人来他家征集其遗物,准备放进博物馆。此刻,白发苍苍的老母亲踉跄着打破老墙,拿出一个小包袱,里面除了儿子的书信,还有他生前留下的唯一照片。平日里,母亲即使再思念儿子,也不敢拿出来看,而此刻,这位坚强的革命母亲,眼泪止不住流满脸颊。

  历史的巨轮与家庭的悲欢,孩子的年少纯真与母亲的苍苍白发……这些巧妙的细节处理,开掘了个体人物的情感与灵魂,而这些鲜活的个体组合成党的形象,党的形象则直接牵系着历史波澜。

  寻找一个答案,传承一种信仰

  会议休息时,代表们畅想革命成功后的未来:“100年以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那时共产主义会实现吗?”美好的共勉是短暂的,起初因为一个信仰,代表们从全国各地齐聚一处,但时光流转,已然改变了许多人。一方面,面对李大钊、方志敏等一批批革命先辈为了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雷子反复追问:“什么是信仰?为什么要坚持信仰?”另一方面,面对有的代表背叛党背叛革命,雷子疑惑着“信仰是可以放弃和改变的吗?”

  这些开放式的设问,把台下的观众也拉入了时代拷问中,一起去感受那段沧桑光辉的历史,探索和践行共产主义的真谛。

  结尾处,雷子疑惑地看向毛主席:“我们什么都不相信啊?”毛主席说:“……那是因为,你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当作看不见、摸不到的东西。”多么简洁却又令人震惊的一句话!诚然,时代巨变的当下,许多人的精神家园一片荒芜、没有信仰,他们不思过去、不望未来,把此刻拥有的所有用来填补物欲的空洞,孰不知空洞永远填不平。然而,越是快节奏、越是稍纵即逝,我们越要寻找永恒的精神支柱??信仰,因为唯有信仰,才能让我们在激荡的历史潮流中永葆火红的生命本色,才能在生命的汪洋中,扬起前行的风帆。

  党史话剧《谁主沉浮》观后感2

  话剧《谁主沉浮》是浙江庆祝建党90周年的献礼剧目,2011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剧目、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10-2011)年度资助剧目。该剧由浙江话剧团打造,是我国舞台戏剧作品中第一部正面描写“一大”的作品。场景取自上海一大旧址,剧中人是当年参加一大的15名代表。剧情以片断和跳跃的形式,展现了一大开会的进程及会议的主要议程。

  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话剧作品,《谁主沉浮》以自由想象创造了崭新的话剧样式和开放的话剧舞台,天马行空、充满活力、富有激情;以鸿篇巨制再现了党的“一大”和建党先驱的不同命运,直面严酷、严谨求实、从容豁达、理智清明。它在舞台上打造了一个复原历史记忆又浸满主体情感的瑰丽空间,形成了“诗与史的辩证共生”。

  【小知识】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贝勒路树德里3号召开。大会的中心议题是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一大”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领导工人运动,对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任务、方针、政策和方法都提出了规定或要求。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嘉兴南湖】

  嘉兴南湖不仅以秀丽的风光享有盛名,而且还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成为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秘密召开。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根据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代表们以游湖为名,让船主把船停泊在离烟雨楼东南方向僻静的水域,“一大”南湖会议正式开始。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学生学习罗阳的事迹和精神

时间:2023-08-12 11:0:20

初中生观看小兵张嘎的观后

时间:2023-08-13 05:0:05

中学生电影英雄儿女观后感

时间:2023-08-16 07:0:23

大学生英雄儿女观后感600字

时间:2023-08-11 02: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