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广东高校 > 正文

广东医科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更新:2023-10-02 12:30:19 高考升学网

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口碑选择大学只适用于极少数的情况,根据自身对学校的了解也很少,那么就需要了解自己报考的意向大学了,本文黄老师帮分享自己对广东医科大学了解的经验,从多方面数据分析广东医科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希望大家对广东医科大学有更多的了解。

1、广东医科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广东医科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属于省政府公办本科学校,其次该校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是一本类院校,根据校友反馈口碑不错。下面是广东医科大学学校最新介绍: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列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8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

广东医科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2、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高考志愿填报的的技巧

1、填报志愿的过程中,如果能正确把握填报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录取的几率。因此,考生要处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间的梯度要正确处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

在各志愿填报时,一定要注意拉开梯度,慎重填报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为了提高生源的质量,通过政策规定和志愿分数级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择优录取部分高分考生。

2、考后估分报志愿的考生担心估分不准,或者因为考得不好影响心态,有些考生发挥不理想,不能面对现实,情绪低落。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要记住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冷静、理智地进行分析,不能让一时的情绪变化左右填报志愿的倾向。

3、不要盲从。填报志愿时同学间会相互讨论、相互商量,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也难免相互模仿、相互感染。各人的实力不一样,爱好兴趣不一样,不能相互模仿,相互模仿造成的扎堆现象对高考录取是很不利的。

3、广东医科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92 15787
2022 天津 (化 或 生) 本科A 599 14317
2022 天津 (物 和 生) 本科A 611 11848
2022 天津 (化 和 生) 本科A 616 10834
2021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95 13589
2021 天津 (化 和 生) 本科A 614 10145
2020 天津 (化 或 生) 本科A 599 14497
2020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603 13671
2020 天津 (化 和 生) 本科A 615 11207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533 13582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537 15831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536 18362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543 46278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552 42004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593 36210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580 26824
2019 河北 理科 本二 508 82538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538 21073
2019 河北 文科 本二 547 19599
2022 山西 理科 本一B 521 24195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A 489 43247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A 516 44785
2019 山西 理科 本二A 480 48980
2021 山西 文科 本二A 518 10873
2020 山西 文科 本二A 509 13355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475 18546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04 33584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29 33029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49 32726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59 10985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503 9059
2019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88 11661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525 9021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538 12165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522 35965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514 38232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499 42701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389 91960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531 13241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530 13649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516 13284
2021 吉林 理科 本二A 441 27212
2020 吉林 理科 本二A 471 28221
2019 吉林 理科 本二A 468 32702
2021 吉林 文科 本二A 472 7816
2020 吉林 文科 本二A 482 9410
2019 吉林 文科 本二A 447 14489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00 16084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39 9479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27 35006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70 10566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82 30957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72 11025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77 37202
2021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54 10137
2020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68 10249
2019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66 12356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39 66465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74 32307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30 55954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57 32252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365 43905
2019 江苏 理科 本一 359 44011
2022 浙江 1段 597 51537
2021 浙江 1段 594 47894
2020 浙江 1段 601 46134
2019 浙江 1段 598 49441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26 59015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77 24323
2021 安徽 理科 本二 497 81825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597 23641
2020 安徽 理科 本二 524 75244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566 24333
2019 安徽 理科 本二 502 71445
2021 安徽 文科 本二 559 22814
2020 安徽 文科 本二 541 20103
2019 安徽 文科 本二 549 19785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24 12066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22 12893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566 19766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572 19426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538 28324
2019 福建 理科 本二 479 41669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496 18515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59 18195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577 16323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521 47564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587 16081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544 37617
2019 江西 理科 本一 572 15565
2019 江西 理科 本二 528 36755
2022 山东 1段 563 44032
2021 山东 1段 564 44731
2020 山东 1段 582 42222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70 35791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45 22816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527 91117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596 28854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528 102673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622 25751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57 93476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584 25153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512 94355
2021 河南 文科 本二 556 24136
2020 河南 文科 本二 555 22667
2019 河南 文科 本二 535 22657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36 11258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57 13978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52 28537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63 22633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64 22155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72 18293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83 23866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86 2245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92 19742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593 18571
2020 湖北 理科 本二 521 54896
2019 湖北 理科 本一 575 18503
2019 湖北 理科 本二 505 53201
2020 湖北 文科 本二 526 13875
2019 湖北 文科 本二 537 13301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0 17053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9 18755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54 29153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65 22773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64 29886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67 28099
2020 湖南 理科 本二 528 57082
2019 湖南 理科 本二 501 57046
2020 湖南 文科 本二 544 22538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化学) 本科 502 39731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08 34873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28 22491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17 37905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化学) 本科 524 32939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33 27514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05 134612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8 130237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10 127057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12 123668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18 115168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22 108329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31 95769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32 94712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32 94004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61 57843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00 134525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05 126738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6 125553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08 123242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22 104636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25 99755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28 95679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32 91102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46 73856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48 72178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477 134977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500 107078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515 90433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446 136064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472 102728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493 78594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504 39935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523 36904
2022 广西 理科 本一 529 21301
2021 广西 理科 本一 564 11574
2021 广西 理科 本二 495 39907
2020 广西 理科 本一 576 12022
2020 广西 理科 本二 508 36325
2019 广西 理科 本一 578 12701
2019 广西 理科 本二 509 37699
2022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43 5045
2022 海南 (物 和 生) 本科 646 4773
2022 海南 (化 和 生) 本科 648 4591
2021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35 5502
2021 海南 (物 和 生) 本科 635 5502
2021 海南 (化 和 生) 本科 639 5096
2020 海南 (化 或 生) 本科 629 5833
2020 海南 (物 和 生) 本科 634 5356
2020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635 5245
2020 海南 (化 和 生) 本科 655 3618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631 6518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513 10756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544 12288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536 25885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559 31947
2020 重庆 理科 本一 583 11448
2020 重庆 理科 本二 504 40099
2019 重庆 理科 本一 588 13519
2019 重庆 理科 本二 527 39007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600 18307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604 18502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529 75051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625 13479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544 67429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636 13894
2019 四川 理科 本二 555 70084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535 13398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553 9383
2021 贵州 理科 本二 464 44226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580 8966
2020 贵州 理科 本二 478 46698
2019 贵州 理科 本一 563 9866
2019 贵州 理科 本二 462 49041
2020 贵州 文科 本二 534 12587
2019 贵州 文科 本二 529 12933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592 10293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598 7904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541 27833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620 7168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541 32078
2019 云南 理科 本一 615 7427
2019 云南 理科 本二 527 37062
2022 陕西 理科 本一 555 12737
2021 陕西 理科 本一 558 11996
2020 陕西 理科 本一 557 14564
2019 陕西 理科 本一 567 15449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491 15622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501 12955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527 8937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527 8937
2021 甘肃 理科 本二 443 33497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540 9196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540 9196
2020 甘肃 理科 本二 459 35390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547 9471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547 9471
2019 甘肃 理科 本二 475 34331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 492 5336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391 2125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 523 4468
2021 新疆 理科 本二 430 14335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399 1930
2020 新疆 理科 本一 531 5339
2020 新疆 理科 本二 441 15613
2019 新疆 理科 本一 536 5887
2019 新疆 理科 本二 439 18515
2021 新疆 文科 本二 447 4937
2020 新疆 文科 本二 444 6201

4、广东医科大学属性

广东医科大学 广东医科大学院校基本属性
创建时间 1958年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医药
率属于 省政府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双一流
本科/专科 本科
省/市 广东
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7
专业硕士学位点:6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1
院校地址 http://www.gdmu.edu.cn/
招生电话 ["0769-22896175","0769-22896369(港澳台生源)"]
招生网址 https://zs.gdmu.edu.cn/

5、广东医科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广东医科大学的前身是中山医学院湛江分院,创建于1958年,1964年升格为五年制医学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湛江医学院,1992年易名为广东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广东医科大学。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1978年有2项科研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励,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列为广东省属重点建设大学,1991年获广东省办学水平评估一等奖,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优秀”,2008年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12年获批设立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3年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5月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6年1月学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0年7月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9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6年。2021年8月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还进入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世界大学排名中心(简称CWUR)和美国权威的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两个著名权威榜单。学校总面积近2300亩,由湛江校区、东莞校区两部分组成,湛江校区位于富有亚热带风情的沿海开放城市湛江市;东莞校区创建于2002年,位于东莞市美丽的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万余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院、基础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4个学院(部)。学校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4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省级重点学科7个(省级攀峰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设岗学科5个。设有普通本科专业35个,覆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6省和港澳台地区招生。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广东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2个,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4个,广东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改革项目9项。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7门。近两届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有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5个临床专科)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9个临床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4个。学校现有教职工1868人,其中专任教师1329人,博士生导师67人,硕士生导师921人(含附属医院),双聘院士2人,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2人和讲座教授2人,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学校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8人,广东省教学名师7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4人,省“特支计划”人才2人,“扬帆计划”32人,南粤杰出教师、南粤教坛新秀、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0人次,广东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和名中医5人,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7人。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7个,专门建立了1万多平方米、设备齐全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现有7所直属附属医院,14所非直属临床医学院,2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合作教学机构遍布我省各地,形成了良好的校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有科研平台服务管理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新型研发机构6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2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是“广东省医学分子诊断协同创新发展中心”、“湛江市医药产业联盟”、“广东省生命文化学会”等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牵头单位或会长单位。“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168项,其中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3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EI 收录论文 1309篇,出版学术著作61部,获国家专利授权128件,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项。学校网络是广东教育科研网湛江地区汇接中心,全面覆盖湛江、东莞两校区和直属附属医院,校内数字信息点超过3万个,建设有网络教学平台和各类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还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总量198万多册,电子图书151万多册,音视频材料9000多小时,订有纸质期刊800多种,电子期刊4万余册,购买及可利用中外文数据库30余个。《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葡萄牙、芬兰、波兰、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了各类交流合作。先后加入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中芬应用型科学大学联合会,师生参与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活跃度逐年提高,先后获得欧盟“伊拉谟斯+”高校能力建设及教师交流项目。学校于2010年起招收港澳台学生,2019年起招收本硕博层次外国留学生。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坚守“面向基层兴医强医,培育英才守护健康”的责任担当,形成了面向基层培养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鲜明的特色,获得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专家的高度认可,得到张德江、胡春华等领导的高度评价,《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和《中国教育报》等媒体的充分肯定,称赞学校是“基层医生的‘摇篮’”。办学63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和地方共培养输送了23万余名医学人才。学校生源充足,是广东省考生报考的热门省属本科院校之一。通过质量工程的建设,毕业生基础知识牢固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近3年本科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8.08%,在省内位居前列。2016年至今连续六年获得全国“最佳实践大学”殊荣。学校近五年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国家级170项、省级409项。学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恪守“立志立德、求真求精”的校训,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广东医精神,弘扬“严谨、朴实、仁爱、奉献的校风”,实施特色发展核心战略,坚持“以党的领导为根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以人才强校为要务,以社会服务为己任”的办学理念,立足广东,融入湾区,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同类先进、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崇高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深厚人民情怀,富有良好科学精神、创新素质、国际视野,具备坚实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厚实人文素养,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国家和广东省的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截至2021年11月27日)

2023广东高考提前批本专科录取时间及结果查询方式
广东深圳专科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广东专科政法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2023年广东清远市高考志愿本科专科批什么时候填报及截至填报时间
2023年广东珠海市高考志愿本科专科批什么时候填报及截至填报时间
广东江门专科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广东湛江专科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广东汕尾专科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广东专科师范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广东深圳专科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广东韶关专科理工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广东江门专科师范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6、广东医科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广东医科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检验技术、预防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临床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口腔医学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 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2 ESI全球排名前1% 1 临床医学
3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 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
4 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5 预防医学、药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
5 广东省高校名牌专业 2 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
6 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4 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
7 广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7 临床药学、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
8 广东省高校重点专业 4 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临床医学

7、广东医科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1 护理学
2 省级(直辖市)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生物医学工程、临床药学
3 省重点、培育专业 3 口腔医学、药学、临床医学

8、广东医科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广东医科大学开设专业有中药学、药学、应用化学、药物分析、临床药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眼视光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医药贸易与财会)、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公共事业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英语、信息资源管理、生物医学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助产学、口腔医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预防医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统计学(生物统计方向)、卫生检验与检疫、生物技术、法医学

广东医科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药学院 中药学 本科
药学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药物分析 本科
临床药学 本科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临床医学 本科
医学技术学院 医学检验技术 本科
医学实验技术 本科
眼视光学 本科
人文与管理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医药贸易与财会)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健康服务与管理 本科
应用心理学 本科
社会工作 本科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本科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信息资源管理 本科
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护理学院 护理学 本科
助产学 本科
第二临床医学院 口腔医学 本科
临床医学 本科
康复治疗学 本科
口腔医学技术 本科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本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
统计学(生物统计方向) 本科
卫生检验与检疫 本科
基础医学院 生物技术 本科
法医学 本科

最新图文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本还

时间:2024-06-20 06:0:59

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

时间:2024-06-20 05:0:32

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

时间:2024-06-19 15:0:26

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时间:2024-06-17 0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