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震带主要分布于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山东地震带分布
20世纪初,地震学家就已经注意到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两者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不同性质的构造带内地震活动性质不同,同一构造带内地震活动具有统一的整体性和规律性,因此地震带一向被作为研究地震活动的基本单元。
1923年,地质学家翁文灏首先对中国的地震带进行了划分。他认为“地震现象,在时间上的分布虽无至定,而在地理上分布则较有规律,寻此规律厥有二途,一曰历史经验,二曰地质构造。”他把山东划分出3个地震带。山东潍河断裂带,大致沿潍河方向,相当于今沂沭断裂带。山东西南断裂带,位于兖州南北一线,东侧山地与西侧平原的交界地带。山东登莱海岸陷落带,指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呈近北东方向,即今燕(山)渤(海)地震活动带的东段。50年代初,地质学家周光也把山东划分出3个地震带,他强调山东地震分布主要呈3个方向:山东东部的呈北北东向,即潍河河谷、沂河河谷的方向;泰山北部的呈北东东向,即泰山式断层带的走向;山东西部的呈北北西向,即山东湖群的排列方向。他认为这3个地震带围绕着泰山,颇有规律地排列,当与李四光指出的鲁西系旋转构造有关。
1969年渤海大震后,山东的地震工作者经过新的实践活动,到1977年提出了5条地震带:聊城――兰考地震带;郯城――渤海地震带;即墨――威海地震带;临朐――惠民地震带;临沂――济宁地震带。
福建税务局电子税务局登录
时间:2024-02-23 08:0:12肇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时间:2023-09-14 21:0:15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
时间:2023-09-19 21:0:03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网上
时间:2023-09-18 14: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