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江苏高考 > 正文

东南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更新:2023-09-20 22:36:12 高考升学网

1、东南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东南大学既是211大学也是985大学,该校是一所公办本科大学。根据东南大学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东南大学是一本高校,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

东南大学是985还是211大学

2、全国各省211和985大学名单

985和211哪个更好

985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而211指的则是国内100所比较重要的大学。985院校当中全都是一本院校,而且都是重点当中的重点,实力非常雄厚,而211大学里面有很多学校,并不是一本。因此985院校不管是本身的实力,还是从国家投入的建设和扶持上来看,都比211院校要更好一些,比普通学校,则要好的多。

对于985院校,大家都是比较看重的,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教育环境,985院校都是一流的。211院校则要稍微逊色一些,不过相比之下,差距其实并不是很大,比较就像古话说的一样,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虽然说上一所好的大学确实是关键,但是最主要的还是靠自身的努力!

985大学的数量是要少于211大学的,但是含金量却要比211大学高,985院校代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前途,但是211大学也是重要的力量。如果分数够的话,985学院是最佳选择,如果分数稍微差一点,211院校也是非常不错的。

全国985和211大学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大学,全国985大学有39所,211大学有115所,所有的985大学也均为211大学,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说明:目前985和211大学不再评选,已经统筹为双一流大学建设。

第一档:清华北大

第一档不用多言,有且只有两所高校,那就是清华北大。

最新的QS2021-2022世界大学排名中,中国的“双子星”技惊四座,携手挺进世界20强高校名单,其中北大高居世界第18位,清华高居世界第17位。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不久的将来,世界十大名校中必有清华北大的一席之地!

第二档:华东五校+两所顶级985大学

第二档共7所高校,包括“华东五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以及两所顶级985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上交浙大复旦自不用提,每年最权威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排行榜,这3所高校基本上包揽了3-5名!其实力以及受考生家长的认可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第三档:4所一流985+“中坚九校”

第四档共13所高校,为4所一流985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

加上近些年来大名鼎鼎的“中坚九校”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

第四档:10所强势985大学+“两财一贸”+北京邮电大学

第四档为专业突出、收分居高不下的211北京邮电大学,再加上10所强势985大学,如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重庆大学,以及“两财一贸”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第五档:7所985大学+4所超牛211高校

第五档为剩下的7所985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以及4所超牛的211高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第六档:发达地区强势211高校

第六档为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发达地区的强势211大学。具体包括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海军军医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

第七档:专业热门211高校

第七档则为师范类、医学类、财经类、理工类等专业性质突出211大学,如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

第八档:相对“不吃香”的211大学

第八档为地理位置较差,或者专业冷门,相对“不吃香”的211高校。如常年在211大学中收分垫底的石河子大学、地处吉林延吉市的延边大学、地处西部的内蒙古大学、青海大学、西藏大学、宁夏大学等高校。

1、全国985大学名单

1998年5月4日,时任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于是98年5月提出,故称为985工程。

排名 名称 所在地
1 清华大学 北京
2 北京大学 北京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4 复旦大学 上海
5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7 南京大学 江苏
8 同济大学 上海
9 浙江大学 浙江
10 南开大学 天津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2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3 武汉大学 湖北
14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15 天津大学 天津
16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17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18 东南大学 江苏
19 中山大学 广东
20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1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22 厦门大学 福建
23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24 中南大学 湖南
25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26 四川大学 四川
27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28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29 吉林大学 吉林
30 湖南大学 湖南
31 重庆大学 重庆
32 山东大学 山东
33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34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35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36 东北大学 辽宁
37 兰州大学 甘肃
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暂无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2、全国211大学名单

“211工程大学”,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排名 名称 所在地
1 清华大学 北京
2 北京大学 北京
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4 复旦大学 上海
5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6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7 南京大学 江苏
8 同济大学 上海
9 浙江大学 浙江
10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
11 南开大学 天津
1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
13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
14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15 武汉大学 湖北
1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7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
18 天津大学 天津
19 华中科技大学 湖北
20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
21 东南大学 江苏
22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
23 中山大学 广东
24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
25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27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
28 厦门大学 福建
29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
30 西北工业大学 陕西
31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
32 中南大学 湖南
33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34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
35 四川大学 四川
36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
3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38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
39 吉林大学 吉林
4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苏
41 湖南大学 湖南
42 重庆大学 重庆
43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
44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
45 山东大学 山东
46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
47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
48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
49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
50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51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52 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
53 哈尔滨工程大学 黑龙江
54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
55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56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
57 暨南大学 广东
58 苏州大学 江苏
59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60 东北大学 辽宁
61 兰州大学 甘肃
62 中国药科大学 江苏
63 东华大学 上海
64 河海大学 江苏
65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
66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
67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
68 江南大学 江苏
69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70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71 上海大学 上海
72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
7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北
7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
75 西北大学 陕西
76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77 长安大学 陕西
78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79 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
80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
81 广西大学 广西
8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
83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84 南京农业大学 江苏
85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86 福州大学 福建
87 大连海事大学 辽宁
8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89 西南大学 重庆
90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91 云南大学 云南
92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
93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94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9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96 安徽大学 安徽
97 东北林业大学 黑龙江
98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
99 辽宁大学 辽宁
100 南昌大学 江西
101 延边大学 吉林
102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
103 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
104 海南大学 海南
105 贵州大学 贵州
106 郑州大学 河南
107 新疆大学 新疆
108 宁夏大学 宁夏
109 石河子大学 新疆
110 青海大学 青海
暂无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暂无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
暂无 第二军医大学 上海
暂无 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
暂无 西藏大学 西藏

全国985大学排名一览表

据了解全国共有39所985学校,其中985学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等;以下是全国985大学名单情况:

序列号

学校名称

办学层次

全国排名

1

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

2

清华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2

3

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3

4

浙江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4

5

武汉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5

6

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7

复旦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8

9

华中科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9

10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0

11

天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2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3

西安交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2

14

吉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3

15

山东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4

16

国防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4

17

中山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5

18

南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6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7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8

21

四川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9

22

同济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

23

厦门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1

24

北京理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2

25

东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

26

华南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4

27

大连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8

华东师范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9

中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0

西北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1

中国农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8

32

东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9

33

湖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4

电子科技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5

兰州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2

36

重庆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4

37

中国海洋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8

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1

39

中央民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85

全国211大学排名一览表

据了解全国共有116所211大学,其中211大学有:南京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等;以下是全国211大学名单情况:

名次

学校名称

办学层次

全国排名

1

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

2

清华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2

3

上海交通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3

4

浙江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4

5

武汉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5

6

南京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7

复旦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6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8

9

华中科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9

10

中国人民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0

11

天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2

北京师范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0

13

西安交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2

14

吉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3

15

山东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4

16

国防科技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

14

17

中山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5

18

南开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6

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7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8

21

四川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19

22

同济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0

23

厦门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1

24

北京理工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2

25

东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3

26

华南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4

27

大连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8

华东师范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5

29

中南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0

西北工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6

31

中国农业大学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28

32

东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29

33

湖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4

电子科技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0

35

兰州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2

36

北京科技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3

37

重庆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4

38

武汉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5

39

南京理工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5

40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35

41

西南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7

42

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37

43

中国海洋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38

44

暨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39

45

河海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40

46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0

47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1

48

南京农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2

49

华东理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3

50

苏州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4

51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5

5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46

5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6

5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8

55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49

56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0

5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1

58

西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2

59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2

60

郑州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3

61

东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3

62

北京邮电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57

63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7

6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58

65

上海财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59

66

云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0

67

上海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1

68

西南财经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2

69

东华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3

70

中国政法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63

71

海军军医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64

72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65

7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世界高水平大学

67

7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世界高水平大学

69

75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69

76

南昌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0

77

中国传媒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70

78

太原理工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1

79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72

80

空军军医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72

81

江南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3

82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75

83

中国矿业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77

8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79

85

福州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1

86

北京林业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82

8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一流大学

83

88

安徽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84

89

中央民族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85

90

长安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0

91

辽宁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1

92

贵州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3

93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96

94

北京体育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98

95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99

96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世界高水平大学

99

97

东北农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0

98

东北林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3

99

四川农业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5

100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105

101

新疆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08

10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3

10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4

104

天津医科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5

105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中国一流大学

116

106

大连海事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19

107

广西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2

108

华北电力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3

109

内蒙古大学

中国高水平大学

129

110

海南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43

111

石河子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67

112

宁夏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70

113

延边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170

114

中央音乐学院

世界高水平大学

175

115

西藏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200

116

青海大学

区域一流大学

216

全国985大学全部名单

985工程,是指党和国家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自从1995年至今经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建设的985工程高校共有39所,也就是说目前我国一共有39所985大学。

全国各省985大学具体名单如下:

1、北京(8所985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2、上海(4所985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

3、湖南(3所985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4、陕西(3所985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江苏(2所985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6、天津(2所985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7、四川(2所985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8、辽宁(2所985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9、广东(2所985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10、山东(2所985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11、湖北(2所985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12、浙江(1所985大学):浙江大学

13、吉林(1所985大学):吉林大学

14、福建(1所985大学):厦门大学

15、重庆(1所985大学):重庆大学

16、甘肃(1所985大学):兰州大学

17、安徽(1所985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黑龙江(1所985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985高校每年都是家长和学生们所关注的高校,因为985高校是我国优秀的学校,只要孩子们能够考入985高校,那就意味着学生们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因为985高校的就业范围比普通高校的就业范围比较广阔,而且很多企业在选择时都会优先优先选择985高校的学生。

全国985大学档次划分

第一档次: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第二档次: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第三档次: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

第四档次: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

第五档次: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湖南大学

第六档次: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

3、东南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639 3881
2022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645 3241
2022 北京 综合(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 655 2297
2021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635 3664
2021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637 3460
2021 北京 综合(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 652 2054
2020 北京 综合(不限) 本科 638 3852
2020 北京 综合(物) 本科 639 3729
2020 北京 综合(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 656 2108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647 2512
2019 北京 文科 本科 621 1014
2022 天津 综合(不限) 本科A 668 2492
2022 天津 综合(物) 本科A 671 2169
2022 天津 综合(物 或 史 或 地) 本科A 678 1498
2021 天津 综合(不限) 本科A 666 2582
2021 天津 综合(物) 本科A 670 2220
2021 天津 综合(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A 683 1179
2020 天津 综合(物) 本科A 667 2635
2020 天津 综合(不限) 本科A 669 2427
2020 天津 综合(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A 684 1066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643 2169
2019 天津 文科 本科A 597 558
2022 河北 历史 本科 621 700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625 698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621 4073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636 3358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666 3076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643 3612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633 677
2019 河北 文科 本一 639 696
2022 山西 理科 本一A 605 2173
2021 山西 理科 本一A 620 2203
2020 山西 理科 本一A 641 1908
2019 山西 理科 本一A 614 2058
2022 山西 文科 本一A 585 409
2021 山西 文科 本一A 614 458
2020 山西 文科 本一A 600 512
2019 山西 文科 本一A 598 457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95 1600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38 6978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607 1548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70 4288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609 2228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67 5997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613 2359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一B 587 4974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82 244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612 253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609 708
2019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627 236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620 453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634 476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643 1849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654 1804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657 1516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650 1375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639 484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631 488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603 1718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604 2028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642 1469
2019 吉林 理科 本一A 633 1856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95 1814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03 2331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45 1761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633 2100
2022 上海 综合(物) 本科 569 3780
2022 上海 综合(物 或 史 或 地) 本科 572 3362
2021 上海 综合(物) 本科 562 3653
2021 上海 综合(物 或 史 或 地) 本科 567 2935
2020 上海 综合(物) 本科 559 3607
2020 上海 综合(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 567 2560
2019 上海 综合(物) 本科 560 3636
2019 上海 综合(不限) 本科 569 2495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2 867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8 950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617 6556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31 3004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603 7126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1 2782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404 2606
2019 江苏 理科 本一 398 2535
2020 江苏 文科 本一 396 760
2019 江苏 文科 本一 386 803
2022 浙江 综合 1段 651 7595
2021 浙江 综合 1段 648 7940
2020 浙江 综合 1段 653 7469
2019 浙江 综合 1段 659 6372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621 5312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639 2339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647 2641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657 2816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623 4624
2022 安徽 文科 本一 603 546
2021 安徽 文科 本一 644 555
2020 安徽 文科 本一 617 598
2019 安徽 文科 本一 624 622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10 734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07 857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36 2137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636 2582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645 2224
2019 福建 理科 本一 617 2505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88 7475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618 2187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598 8977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633 2562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638 2851
2019 江西 理科 本一 623 3211
2022 江西 文科 本一 600 628
2021 江西 文科 本一 629 726
2022 山东 综合 1段 628 4787
2021 山东 综合 1段 632 4623
2020 山东 综合 1段 651 4424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640 3468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616 931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610 10741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633 4040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621 13845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651 4219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631 19649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666 4347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633 4651
2022 河南 文科 本一 605 883
2021 河南 文科 本一 640 896
2020 河南 文科 本一 630 989
2019 河南 文科 本一 614 893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1 1259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28 999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84 13295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3 7336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14 485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17 1021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5 7842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38 4715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16 10288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25 7662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638 4596
2019 湖北 理科 本一 624 4848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588 2379
2020 湖北 文科 本一 606 969
2019 湖北 文科 本一 609 960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92 1497
2022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02 856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11 903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13 808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95 9829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7 6344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1 3474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07 9570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21 5644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622 5418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32 3487
2020 湖南 理科 本一 645 3416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622 3536
2020 湖南 文科 本一 631 778
2019 湖南 文科 本一 626 701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99 1679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613 1579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36 4814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640 5129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644 4671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602 7331
2022 广西 理科 本一 625 1707
2021 广西 理科 本一 619 2151
2020 广西 理科 本一 632 2459
2019 广西 理科 本一 647 1694
2022 广西 文科 本一 622 513
2021 广西 文科 本一 621 523
2020 广西 文科 本一 601 512
2019 广西 文科 本一 608 536
2022 海南 综合(物) 本科 732 671
2022 海南 综合(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 745 477
2021 海南 综合(物) 本科 715 986
2021 海南 综合(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 762 278
2020 海南 综合(物) 本科 726 707
2020 海南 综合(史 或 地 或 物) 本科 762 264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747 696
2022 重庆 历史 本科 608 635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631 642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623 2526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654 2423
2020 重庆 理科 本一 645 2215
2019 重庆 理科 本一 631 3602
2020 重庆 文科 本一 625 586
2019 重庆 文科 本一 618 638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631 6761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647 3426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603 18995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646 4226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656 3691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668 3687
2022 四川 文科 本一 609 1056
2021 四川 文科 本一 612 972
2020 四川 文科 本一 609 750
2019 四川 文科 本一 621 729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606 1790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594 3049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636 1647
2019 贵州 理科 本一 621 1826
2022 贵州 文科 本一 635 442
2021 贵州 文科 本一 646 430
2020 贵州 文科 本一 637 426
2019 贵州 文科 本一 634 495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606 7211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646 1753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564 18165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637 1900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623 6632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653 2410
2019 云南 理科 本一 654 1863
2022 云南 文科 本一 648 573
2021 云南 文科 本一 638 780
2022 陕西 理科 本一 591 5639
2022 陕西 理科 本一 614 2920
2021 陕西 理科 本一 460 49318
2020 陕西 理科 本一 640 2321
2019 陕西 理科 本一 641 2477
2022 陕西 文科 本一 599 473
2021 陕西 文科 本一 623 481
2020 陕西 文科 本一 641 433
2019 陕西 文科 本一 632 488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583 1461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594 1729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616 1291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613 1363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530 741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552 570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560 628
2019 青海 理科 本一 565 681
2022 宁夏 理科 本一 565 523
2021 宁夏 理科 本一 573 600
2020 宁夏 理科 本一 590 773
2019 宁夏 理科 本一 591 732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 574 755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449 963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 595 809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473 645
2020 新疆 理科 本一 617 882
2019 新疆 理科 本一 615 937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470 2265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522 130

4、东南大学在近三年专业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专业序号 专业名称 年份 录取省份 科目/选科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日语专业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 -
1 (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法学、艺术史论)文科试验班类专业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608 950
2 英语专业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608 950
3 (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先进机械能源材料类)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21 2782
4 (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智能建造、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绘工程)(智慧基础设施与智能交通类)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21 2782
5 (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第三、四学年在无锡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21 2782
6 (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21 2782
7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物理学、工程力学)理科试验班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21 2782
8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经济学类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21 2782
9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工业工程)工商管理类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21 2782
10 (学制七年本硕连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21 2782
11 (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电气测控类)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22 2607
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计算机类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23 2461
13 (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25 2183
14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类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26 2069
15 (信息工程等四年制理工科各专业)(吴健雄班)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27 1970
16 (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类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603 7126
17 预防医学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603 7126
18 (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604 6791
19 (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法学、艺术史论)(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即高校专项计划),仅限户籍、学籍等符合报名条件在当地就读且经公示无异议的考生报考)文科试验班类专业 2020 江苏 文科 - -
20 (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即高校专项计划),仅限户籍、学籍等符合报名条件,在当地就读且经公示无异议的考生报考)日语专业 2020 江苏 文科 - -
21 (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法学、艺术史论)文科试验班类专业 2020 江苏 文科 396 760
22 (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第三、四学年在无锡培养)(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即高校专项计划),仅限户籍、学籍等符合报名条件,在当地就读且经公示无异议的考生报考)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 -
23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力学)(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即高校专项计划),仅限户籍、学籍等符合报名条件,在当地就读且经公示无异议的考生报考)理科试验班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 -
24 (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工程(自动化电气测控类))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404 2606
25 (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测绘工程、智能建造(土木交通类))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404 2606
26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力学)理科试验班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404 2606
27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金融工程)经济学类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404 2606
28 (学制七年本硕连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404 2606
29 (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能源材料类)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405 2278
3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计算机类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405 2278
31 (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405 2278
32 (信息工程等四年制工科各专业)(吴健雄班)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407 1740
33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类专业 2020 江苏 理科 410 1176
34 日语专业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 -
35 (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哲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艺术史论)文科试验班类专业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602 867
36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工业工程)工商管理类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 -
37 (自动化、机器人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工程)(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实验班)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31 3004
38 (智能建造、智慧交通、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交通运输、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交通材料实验班)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31 3004
39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31 3004
40 (密码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理科试验班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31 3004
41 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类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31 3004
42 (英语+信息工程)(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英语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31 3004
43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建筑类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32 2824
44 (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第三、四学年在无锡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32 2824
4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软件工程)计算机类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33 2651
46 (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海洋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类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35 2300
47 (信息工程等四年制理工科类各专业)(吴健雄班)工科试验班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637 1985
48 (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类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617 6556
49 (5+3—体化)临床医学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617 6556
50 预防医学专业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618 6240

5、东南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东南大学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学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之一。2017年,东南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名单。东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学校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重要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学校文理等科迁出,以原国立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先后并入复旦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校的有关系科,在国立中央大学本部原址建立了南京工学院。1988年5月,学校复更名为东南大学。2000年4月,原东南大学、南京铁道医学院、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南京地质学校并入,组建新的东南大学。在近120年的办学历程中,东南大学始终心怀天下、心系祖国,为科学进步、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逐步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和“以科学名世、以人才报国”的办学理念,铸就了“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东南大学现有34个院系、84个本科专业,有3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48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有全日制在校生35355人,其中本科生16371人,研究生18984人;在校留学生2255人,其中学历留学生1500人。学校建有四牌楼、九龙湖、丁家桥等校区,占地面积5888亩,其中九龙湖校区3752.35亩,总建筑面积约78.97万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面积6.69万平方米,藏有各类纸本图书资料452万册,可访问数据库检索平台144个(二级数据库220个)。学校还设有无锡分校和苏州校区。东南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学校1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5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两者均列全国第八位;1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学列15位,进入ESI世界前万分之一,计算机科学列11位,进入ESI世界前千分之一。学校共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2个国家级文科智库、2个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东南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14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764人,正、副高级职称教师2123人;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171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290人。有两院院士12人,欧洲科学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3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大全球学术影响力的杰出人才约500人。东南大学正深化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高端师资倍增计划”,加快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东南大学教育教学声誉卓著。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个多世纪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6万各类优秀人才,涌现了一大批建功立业的精英翘楚,在东南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两院院士达200多位。学校是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共有3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3个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有36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8年以来,51人次入选新一届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其中主任委员3人次、副主任委员10人次。学校建有1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1个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东南大学连续四届(每四年一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其中2018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并列全国高校第三位。东南大学在坚持立德树人,继承优良传统、与时俱进超越,重塑人才培养目标,努力造就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担当引领未来和造福人类的领军人才。东南大学是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与辐射的重要基地。学校坚持产学研结合,2020年科研经费到款29.7亿元,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682件,PCT专利申请99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723件,位列全国高校第九位,有效发明专利8974件,位列全国高校第四位。SCI、EI论文收录均列全国高校前列。2011-2019年,学校共牵头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31项,其中2011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201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近年来,学校参与了“探月计划”、“三峡工程”、“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北京副中心、港珠澳大桥、高铁技术、南极科考、南海造岛、无线充电等国家重大工程。近五年共牵头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当前,东南大学正着力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格局,以更好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东南大学是我国国际交流与合作最为活跃的高校之一。截至2020年末,学校已初步建成世界一流(高水平)大学国际合作网络,共与来自18个国家或地区的40所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校级合作关系,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里兰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利兹大学,瑞士苏黎世高工,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2017年,东南大学发起成立了“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是中国与英国合作建立的第一个以工程教育与研究为特色的大学联盟,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卡迪夫大学、利兹大学、利物浦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诺丁汉大学和华威大学等9所英国著名高校加入联盟。学校还与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蒙纳士大学苏州联合研究生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中外联合研究生院;与法国雷恩一大合作建立了东南大学—雷恩一大研究生学院。东南大学正以“全球高端、实质合作、引领发展”为方向,加快形成全方位、有重点、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格局。奋进,阔步新征程。今日的东南大学,将坚持以思想为指导,秉承和践行“止于至善”校训,树立一流意识、围绕一流目标、贯彻一流标准,坚持瞄准前沿、服务战略、师生为本、人才为先,推进多学科融合、理工文医综合、产学研结合、国际化联合,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国际合作等方面的重大突破,争取早日建成具有鲜明、东大气质、人民满意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卓越贡献。(2021年3月底更新)

江苏高考排名在110700的物理类考生能报什么大学(原创)
江苏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分数线(附2020-2022最低分排名怎么样)
江苏高考排名在30650的物理类考生能报什么大学(原创)
江苏高考历史578分排名多少
江苏高考物理583分排名多少
江苏高考物理579分排名多少
江苏高考物理584分排名多少
江苏高考历史582分排名多少
江苏高考历史577分排名多少
江苏高考历史583分排名多少
江苏高考物理581分排名多少
江苏高考物理577分排名多少

6、东南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东南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艺术学理论、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新材料、应用化学、新材料及其应用、医学技术、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医学影像学、英语、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艺术学、热能工程、统计学、数学类、日语、法学、工程管理、测控技术与仪器、材料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学、岩土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遗传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精密仪器及机械、导航制导与控制、信息传感及系统技术、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机械工程、哲学、物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设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网络空间安全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 5 艺术学理论、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
2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3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
3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 1 电子科学与技术
4 江苏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学科 1 临床医学
5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 6 管理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6 江苏省优势学科 4 新材料、应用化学、新材料及其应用、医学技术
7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6 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8 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位列全国第8 11 风景园林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艺术学理论、生物医学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9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4 电气工程、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英语
10 全国首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信息工程
11 国家级特色专业 1 医学影像学
12 江苏省品牌专业、在全国率先高标准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 信息工程
13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品牌专业 1 数学与应用数学
14 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1 信息与计算科学
15 国家重点学科 2 艺术学、热能工程
16 江苏重点专业类建设 3 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17 入选国家强基计划 1 数学类
18 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 1 日语
19 江苏省特色专业,并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 1 法学
20 首批通过了全国土木工程及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的评估,连续4次通过了国家的专业评估 2 工程管理、土木工程
21 江苏省品牌专业 1 生物医学工程
22 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是教育部首批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专业之一。 1 测控技术与仪器
23 江苏省重点学科 11 材料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统计学、数学、岩土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遗传学、遗传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24 1994年入选江苏省首批重点学科 1 精密仪器及机械
25 入选国防科工局国防特色学科 2 导航制导与控制、信息传感及系统技术
26 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优势学科 1 仪器科学与技术
27 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评估入选“A-”学科 1 仪器科学与技术
28 江苏省“十二五”一级重点学科验收评估在江苏省153个参评学科中评为优秀(全省共9个学科验收评估为“优秀”) 1 仪器科学与技术
29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B+(全国前20%) 1 应用经济学
30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B(全国前30%) 1 工商管理
31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1 机械工程
32 省级重点学科 1 哲学
33 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 1 物理学
34 ESI国际排名的前1% 1 物理学
35 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 2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36 一级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 2 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37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学科 1 电子科学与技术
38 首批江苏省品牌专业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9 ESI学科排名世界前1% 1 材料科学
40 国家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 1 材料科学与工程
41 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2 江苏省优势学科、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和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 1 电气工程
43 江苏省二级重点学科 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电器
44 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全国第一 1 艺术学理论
45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A+级学科 1 艺术学理论
46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B级学科 1 设计学
47 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 1 艺术学理论
48 江苏省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1 劳动与社会保障
49 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1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50 “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1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51 入选首批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1 网络空间安全

7、东南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4 材料科学与工程、医学影像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医学工程
2 省级(直辖市) 4 数学与应用数学、法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工程管理
3 省重点、培育专业 8 材料科学与工程、英语、法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8、东南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东南大学开设专业有信息工程(后两年在无锡培养)、电子科学与技术(后两年在无锡培养)、物联网工程(后两年在无锡培养)、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政治学与行政学、哲学、社会学、汉语言文学、旅游管理、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智能建造、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工业工程、产品设计、艺术史论、美术学、动画、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智能医学工程、生物信息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金融工程、电子商务、经济学、会计学、英语、日语、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化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测绘工程、交通运输、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智能感知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法学、预防医学、劳动与社会保障、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

东南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无锡分校 信息工程(后两年在无锡培养) 本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后两年在无锡培养) 本科
物联网工程(后两年在无锡培养) 本科
吴健雄学院 工科试验班(吴健雄班) 本科
人文学院 政治学与行政学 本科
哲学 本科
社会学 本科
汉语言文学 本科
旅游管理 本科
建筑学院 建筑学 本科
风景园林 本科
城乡规划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 本科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能源与环境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本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核工程与核技术 本科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本科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本科
工程管理 本科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本科
智能建造 本科
工程力学 本科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本科
工业工程 本科
艺术学院 产品设计 本科
艺术史论 本科
美术学 本科
动画 本科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 本科
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
智能医学工程 本科
生物信息学 本科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自动化学院 机器人工程 本科
自动化 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经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金融学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物流管理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电子商务 本科
经济学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外国语学院 英语 本科
日语 本科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制药工程 本科
化学 本科
数学学院 统计学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交通学院 测绘工程 本科
交通运输 本科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本科
交通工程 本科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本科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本科
医学院 医学影像学 本科
医学检验技术 本科
临床医学 本科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 本科
物理学院 物理学 本科
应用物理学 本科
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 智能感知工程 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法学院 法学 本科
公共卫生学院 预防医学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 本科
生物工程 本科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 本科
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 本科

最新图文

江苏高考位次表 附分数

时间:2024-06-20 09:0:15

常州工学院是本科还是专科,

时间:2024-06-20 06:0:52

徐州工程学院是本科还是专

时间:2024-06-20 06:0:20

江苏科技大学是本科还是专

时间:2024-06-20 0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