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江苏高考 > 正文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话题预测作文审题立意怎么写

更新:2024-06-06 08:45:14 高考升学网

202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要在高考结束后才会公布,其实,每年高考作文题目的设计都会紧密围绕时代背景、社会热点、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个维度,旨在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话题预测作文审题立意怎么写

2024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话题预测

挑战权威,坚持自我是现代社会个体成长与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请以“挑战权威,坚持自我”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权威的认知、对自我坚持的理解和思考。你可以从历史人物、科学探索、文化创新等多个角度来切入,谈谈在不同的领域中,如何挑战权威并坚持自我。

要求:

1.题目自拟;

2.文章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

3.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4.字数在800-1000字之间。

2024年江苏高考作文预测范文参考

权威,是人们常常敬畏和遵从的对象。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挑战权威、坚持自我却成为个体成长与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历史与现实中,无数名人通过挑战权威和坚持自我,成就了非凡的事业。

我们可以从名人故事中汲取智慧。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提出了相对论,颠覆了牛顿力学体系,挑战了当时的权威。爱因斯坦坚信自己的研究成果,尽管遭受质疑和嘲笑,但他并未放弃。相反,他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最终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认可。爱因斯坦的故事告诉我们,挑战权威需要勇气和信念。

挑战权威,坚持自我并不意味着排斥一切权威。相反,它要求我们在尊重和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正如著名作家鲁迅所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敢于开拓新的领域,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挑战权威,坚持自我需要付出代价。可能会遭受质疑、误解甚至打压。然而,正是这些挫折和困难,锻炼了我们的意志,促使我们不断成长。正如美国前总统林肯所说:“你可以欺骗所有人一段时间,你可以欺骗一些人一辈子,但你不能欺骗所有人一辈子。”真理和正义终究会战胜谬误和邪恶。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敢挑战权威,坚持自我,最终会赢得应有的尊重。

那么,如何挑战权威、坚持自我呢?首先,我们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目跟从他人,对事物保持清醒的认识。其次,我们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面对权威,也要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为自己的信念发声。再次,我们要敢于实践。将想法付诸行动,用事实证明自己的正确。最后,我们要保持谦虚。尊重他人的意见,善于倾听,不断完善自我。

总之,挑战权威,坚持自我是现代社会个体成长与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挑战权威,坚持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范文赏析:

本文以“挑战权威,坚持自我:成长的力量”为主题,论述了在现代社会中,个体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挑战权威,坚持自我,实现成长。文章开头,作者通过名人故事引出主题,强调了挑战权威、坚持自我需要勇气和信念。接着,作者论述了挑战权威、坚持自我的意义,指出这并非排斥一切权威,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然后,作者指出了挑战权威、坚持自我可能付出的代价,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最后,作者总结了全文,呼吁读者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勇于挑战权威,坚持自我,实现成长。

本文结构清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作者运用了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使得文章说服力较强。语言流畅,表达准确。文章注重辩证思维,既强调了挑战权威、坚持自我的重要性,又指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可能遇到的困难。此外,文章还注重启发性,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挑战权威、坚持自我。总之,这是一篇具有较高水平的议论文,值得广大考生借鉴学习。

2024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怎么写

实际的写作思路是:当考生拿到一道作文题后,他首先要弄清楚的是题目要求他写什么。就当下的新材料作文题而言,题目都蕴含着一个中心话题,因此,考生拿到作文题目后,首先要完成的任务就是把材料中的这个中心话题提炼出来。换句话说,审题的实质就是把给定的作文材料中中心话题挖出来。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在弄清楚了材料所蕴含的中心话题后,考生是围绕这个中心话题提炼中心论点呢?还是从自己积累的素材中寻找能够论证这个中心话题的材料呢?无数真实的写作实践告诉我们,答案是后者。原因何在呢?就在于观点必须建立在真实典型的材料上。在这个方面,每个写作者必须明白,无材料即无观点。正因为如此,所以,古人说:“不使事难以立意”。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考试作文正确的审题立意的过程应该是:审题——材料——立意——构思。表面看,这个过程同当前许多人所奉行的那个错误的过程只是把材料的位置往前提了一下,似乎区别不大。但实质上却是天壤之别!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那个错误的思路会把考生引向空想、乱想的地步,并进而导致考生在立意上出现偏题,乃至离题的现象。而与此相反,这个正确的审题立意的思路其之所以正确,乃是因为它把考生立意的基础牢牢建立在了考生已经积累的素材的基础上,因此,其立意的过程就不是空想乱想,而是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思考、提炼。显然,这是一个科学合理的逻辑思维的过程。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江苏高考位次表 附分数

时间:2024-06-20 09:0:15

常州工学院是本科还是专科,

时间:2024-06-20 06:0:52

徐州工程学院是本科还是专

时间:2024-06-20 06:0:20

江苏科技大学是本科还是专

时间:2024-06-20 0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