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江苏高考 > 正文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热点话题素材分析

更新:2023-09-13 11:13:09 高考升学网

每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目都会成为语文卷的焦点话题,高考作文在整个卷面分占比非常大,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那么我们在平时做高考作文材料收集的时候需要做哪些准备呢、高考作文如何审题呢?本文高考升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比较热门的素材、以及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预测相关知识。江苏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热点话题素材分析

1、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素材预测第一部分

乐见抗疫群英成新“网红”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越是危难之时,越需要楷模与英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这场硬战让人们意识到,偶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需要的地方。

此次战“疫”中,不少科学家广受赞誉,甚至成为年轻人的偶像。首屈一指的是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从在火车餐车研究疫情到明确宣布“人传人”,再到及时发布最新研究成果,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被称为“国士”;人们日渐熟悉的“邻家奶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一边研究病毒,一边科普防疫知识;还有《战狼》女医生原型、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大年初一就带着迎战“非典”和“埃博拉”的经验赶赴武汉……

还有更多我们可能连名字都不知道的科研工作者,第一时间分离病毒毒种信息及其电镜照片,潜心研究各种可能对救治病患管用的方案,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防控疫情做贡献。

疫情暴发以来,医务工作者给了我们很多感动。张继先,经历“非典”战斗的老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被称为“疫情上报第一人”;张定宇,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向全院职工隐瞒身患“渐冻症”的事实,始终坚守在急难险重岗位;张忠德,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连续奋战10多天,瘦到脱型仍坚守岗位……

与这些“明星”同行的,还有数以万计的普通医务工作。病毒肆虐,他们从各地前赴后继赶来,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留下了一个个难忘瞬间:有的医护人员因为长时间佩戴口罩,脸上被勒出血印;有的为节省防护服,穿着尿不湿连续工作12小时……他们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有人给医生寄送物资时收件人写“白衣天使”,有人支援帮着照顾他们的家属,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医护人员的尊敬与感恩。

此外,还有很多基层干部者,也成了“网红”。他们承受了方方面面的巨大压力,但他们牢牢把自己钉在岗位上,将个人能量发挥到极限,为全国人民筑起一道“防护网”。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却检验出了众多从业者的成色,也锤炼着这个时代的偶像观。人们更加崇拜抗疫一线的奉献者,并用一个个务实的善举加以呼应。

我们乐于看到一些新变化,也希望社会各界能进一步引导年轻人向抗疫中涌现出的“新偶像”学习,树立崇尚实干兴邦、乐于奉献的新偶像观。

女性逆行,尊重比赞美更重要

来源:人民网

甘肃护士含泪被剃光头的图片,众说纷纭。且不论具体是非,这确实提醒了人们——在呈现女性逆行的时候,尊重比赞美更重要。

国有疾,民有痛,此时此刻,中国女性身为国之栋梁,扛起的何止是半边天?集中探讨“她们”的话题,不是矫情,不是玻璃心,而是必要的尊重,更是在推动树立现代文明意识应当具有的健康性别观念。

“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我将保持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女性医护人员,珍爱自己至高无上的职业尊严,所以她们逆行,她们义无反顾;同时,她们也珍视自己的性别尊严,不容轻慢,不容猎奇。

不能不说,一些媒体的呈现视角,着实值得商榷。

比如,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一位护士接受媒体采访,谈及自己处于生理期的透支状态,结果再播出时,“生理期”三字不见了。这让人费解。

生理期羞耻——这原是落后封建余孽的一部分,不是早该被扬弃么?居然在当今中国还让媒体无法宣诸于口?进而,当一些志愿者为女性医护工作者征集经期安全裤时,又遭到不少网喷的嘲讽、鄙视甚至羞辱。幸而,依然有身在一线的她们,勇敢地站出来说:我需要!依然有更多的同性或异性网友,挺身而出为她们合理而有尊严的需求,奉上温暖,募捐驰援,更把一场网络募捐,变成了一场科学理性的性别文明讨论。

是的,当我们可以坦然公开讨论一线女性生理期需求时,这个社会才是正常的、安全的、温暖的。

说,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逆行的女性,她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样需要“第一位”呵护。

然而,有记者热衷报道怀孕9个月的护士身穿防护服在一线坚持,流产才10天的护士又回到一线工作……鼓励这样的极端行为,考虑过对母婴的伤害、对当事人健康威胁有多大吗?即便是自愿,媒体要做的也应是劝阻而不是颂扬。生命的孕育,很伟大,亦充满风险。感同身受的理解与关怀,才是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风险到来,让孕妇走开,让小生命安全,而不是相反,这才是值得称道的善举。

说回直播女护士含泪被剃光头,至少有欠同理心和同情心。一头秀发,对青春期女孩子意味着什么,份量又有多重,一个成年人真的会懵然无知吗?关于白血病患者化疗中头发尽脱的无奈与痛苦,就真的被淡忘了吗?这样的时刻,除非本人愿意,满眼痛苦的她们,需要的也不是颂扬,而是尊重和回避。

这类报道本身或无恶意,甚至记者内心也可能确实被“感动”——这更说明甚至在知识分子群体中,尊重和爱护女性的意识,也远没有深入人心。

而这,还没有引起主流人群足够的警觉。从前,生子是“弄璋”,生女是“弄瓦”。而今,女大学生找工作加倍艰难,亦众所周知。新闻标题出现“女司机违章变道肇事”的更比比皆是,尽管有数据表明,不管是绝对事故数,还是相对比例,男司机都是交通事故的主力人群。至于公然嘲笑、调戏女性的电视节目,更时时上演……

是否尊重爱护女性,是一个人,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尺和底线。顶起疫情抗击大半边天的女性,需要整个社会绷紧这根标尺、坚守这条底线。

2、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素材预测第二部分

灾难启示我们:远离陋习,文明生存

来源:光明日报

“四条腿的,除了板凳不吃;水里游的,除了轮船不吃;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吃”。这句调侃生动反映了一些人无所不吃、缺乏敬畏的饮食陋习。

就像2003年SARS病毒来自野生动物一样,经调查,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很可能同样源于野味。餐桌上的饮食陋习带来的惨痛代价,再一次敲醒警钟。

找到了病毒“真身”,就看到了有效救治的曙光;挖出了引发疫情的自我因素,也就意味着要刮骨疗伤、痛改前非,从拒食野味开始坚决杜绝各种陋习。

疫情暴发以来,在各界大力倡导下,拒野味、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全民抗疫要求,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但根深蒂固的陋习往往比自然界的病毒更加顽固,在严厉的防控措施下,仍有一些冒失冒险行为不时出现:有人顶风作案,依然售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有人拒戴口罩,我行我素干扰防控劝阻;有人为宣泄情绪,朝路上行人、电梯按键乱吐口水;有人自作聪明,失信隐瞒重点疫区活动轨迹,可谓不一而足。

这些不守规、不文明、不诚信的行为,妨碍了疫情防控大局,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也折射出一些人公德意识缺失、文明素质不高、陈陋积习难改的现状。这充分说明,疫情防控阻击战不仅是一场与新冠肺炎病毒的坚决斗争,也是一场同不文明坏习惯的严肃较量。

好习惯来之不易。不管是战“疫”正酣时,还是烟消云散后,惨痛的教训都要铭记,决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痛”。要不遗余力扫除陋习恶习,持之以恒涵养文明习惯,以工程化项目化、精细化精准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方式,让好习惯不断固化下来、推广出去,成风景、见风尚。要大力倡导文明就餐,使拒食野味、健康饮食理念入心见行;推行垃圾分类,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崇尚节俭办席,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社会风尚更加浓厚;力行重信守诺,营造“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诚信文化;倡导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共建清朗网络空间。

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比平时要多得多。”我们要从历史和当下深刻检视反思,举一反三,变危机为契机,让社会更加文明,让灾难不再重演。

这样的爱心捐款,该不该收

来源:光明日报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各地心存善意的人纷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武汉和其他疫情较重地区加油。

然而,媒体报道中,一些高龄老人捐款的事迹却让人感到五味杂陈。比如,湖北武汉93岁的抗战老兵明学纯捐款时说,“只有15000块钱,钱不够,向女儿借5000块钱”;重庆87岁的老人倪素英捐出她攒了30多年的积蓄20万元……疫情之下,每一个人都是命运共同体。对老人的爱心应当肯定,毕竟,在老人的生活经验里,捐赠善款是最直接、最便捷的办法。这种不计个人得失荣辱的善举让人感佩,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但也应看到,这些高龄老人本身收入不高,为了抗击疫情捐出了毕生积蓄。对此,网友也发起了“要不要让老人捐款”的讨论,很多人担心此举会影响老人的生活。

当前,抗疫一线最匮乏的不是资金。国家有充分的资金保障,社会上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也能提供更集中的善款。老人捐款固然能够释放善意,但如果因此影响他的晚年生活,显然有悖于社会道义的彰显。何况,来自老年人相对分散的善款如何合理使用,如何监督善款的流向等问题,也给确保爱心落到实处带来了考验。

对此,一些地方已经明确给出了态度。比如,对老人捐款尽可能劝阻,将已经收到的款项退还给老人及其家属等。据报道,山东省桓台县一名87岁的孤寡老人到村委会捐款,被工作人员劝回,这种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并不会影响善意的传播,反而受到了网友的好评。

实际上,“要不要让老人捐款”,牵涉到现代慈善理念的问题。慈善是为悲伤的人或事作贡献,但只有悲情不是慈善,慈善的意义也不是放大悲情。尽力而为、尽己所能是现代慈善的基本特征。每个人能力不同,“能者多劳”才是符合慈善伦理的日常。正因如此,许多知名企业家同时从事着慈善工作。按照人们习惯的说法,“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企业家的财富来自社会,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除了积极履行纳税义务等法定责任,慈善也是其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当然,这并不是说普通人不必参与慈善。人们参与慈善的方式有很多,捐钱只是其中一种。比如,年轻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担任防控疫情的志愿者;掌握一定资源、人脉较广的中年人可以发挥组织作用,在社区防控工作中尽己所能,协助专业的社区工作做好人员登记等工作,阻止疫情蔓延。

老年人安享晚年,不仅是社会对他们的美好期许,在老龄化趋势下也是控制社会养老成本的重要途径。在群防群治的抗疫行动中,老人应及时更新观念,主动戴口罩、勤洗手,用实际行动体现科学抗疫。同时,在参与慈善的过程中,他们也要做好沟通,取得家人的信任和支持。

一个文明的社会,老人的善意应被理解也应被妥善处理。分人群、分角色地引导公众参与慈善,企业、名人以捐款或设立慈善基金会的方式参与,有专业技能的人在具体救灾、抗疫行动中发挥突出作用,而作为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老人,就不妨当好家园的守护者。

3、历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汇总

年份作文题目
2019材料作文
2018解读语言传递
2017车辆与时代变迁
2016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
2015智慧
2014什么是不朽
2013关注细微变化
2012忧与爱
2011人和平庸
2010绿色生活
2009品味时尚
2008好奇心
2007怀想天空
2006人与路
2005凤头、猪肚、豹尾
2004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4、江苏高考相关文分享

江苏历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汇总

江苏卷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 审题立意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及评分标准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怎么写,附审题立意评分标准

江苏高考作文题目应该怎么写 今年高考作文审题立意

江苏高考作文关于语言审题立意怎么写 满分作文范文点评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怎么写 江苏高考语文审题立意不跑题

江苏高考作文生命也可以用语言来解读应该怎么写审题立意解读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 应该怎么写不走题难易调查

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真题预测及作文评分标准审题立意解读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江苏高考位次表 附分数

时间:2024-06-20 09:0:15

常州工学院是本科还是专科,

时间:2024-06-20 06:0:52

徐州工程学院是本科还是专

时间:2024-06-20 06:0:20

江苏科技大学是本科还是专

时间:2024-06-20 03: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