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江西高考 > 正文

江西高考596分能上什么大学(理科)

更新:2023-09-26 06:32:05 高考升学网

江西高考考生们迎来高考成绩放榜,查询分数后,有人异常兴奋,有人却失望流泪;有人分数远超估分,有人却发挥失常,不管怎么样,接下来都要做好志愿填报的工作,本文黄老师为大家解析关于江西高考596分能上什么大学的数据和选择院校的思路,让每位同学都能拿到自己的冲稳保院校名单。

江西高考596分能上什么大学(理科)

一、江西高考596分能上什么大学理科

江西高考596分理科可以上大学具体名单有上海交通大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浙江大学(农学)、华中科技大学(医学类)、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天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福州大学等,2023年江西高考596分冲稳保院校名单表可以在下面系统查询:

高考Ai志愿助手:网站功能数据最全的网站,系统功能比较齐全,内含20余个功能模块,从分数录取到院校专业介绍,涵盖全部填报筛选大学的功能组,为考生及家长节约筛选时间,通过高考志愿智能推荐、志愿咨询、前辈观点等板块,高考考生可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高考目标院校。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zy.gkjzy.com/

二、江西高考596分理科可能上的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2 6664
2 浙江大学(农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1 6820
3 浙江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3 4248
4 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9 5076
5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3 6394
6 武汉大学(医学类)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6 5667
7 南开大学(物质科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6 3793
8 华中科技大学(医学类)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0 7096
9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7 3684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设计)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0 6927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2 4522
12 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7 5538
13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1 6782
14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4 4199
15 西安交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2 9153
16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0 7009
17 西安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3 4395
18 天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6 3802
19 东南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8 7475
20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8466
21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9 3335
22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5 3958
2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2 4456
24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2 4521
25 中山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10 3151
26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6 3770
27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6 3826
28 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8 7446
29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5 4009
30 四川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5 3931
31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8 5311
32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8 7559
33 山东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8 5302
3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4 6154
35 中南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2 9264
36 中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0 4836
37 湖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9 5024
38 重庆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8392
39 重庆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7 5449
4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1 4756
4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5 5839
42 吉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7 5551
43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1 9621
44 大连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8248
45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4 6023
4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8875
47 上海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6 8186
48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2 6560
49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0 7097
50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4 8735
51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9009
52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2 6463
53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1 9496
54 苏州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8830
55 东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9 7240
56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6 8123
57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8 7402
58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8900
59 华东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8426
60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1 6852
61 北京交通大学(本博贯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3 4391
62 天津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8 7417
63 深圳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8458
64 暨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4 8752
65 兰州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8870
66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8389
67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2 6662
68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9011
69 福州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9033

高考刚过二本线应该怎么报考大学

刚过二本线的考生在报考志愿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考虑自己想上二本还是三本,其实在小编来看,如果不能够保证二本学校被录取的情况下,大家可以选择一个比较好的三本大学,毕竟这也是一个能够保证自己能够上大学的机会,一些三本大学实际上和二本大学相差不大的,虽然二本大学在就业上的等方面会比三本大学更加吃香一些,但是如果你的成绩在选择二本大学上是比较困难的话,选择三本也不免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

对于这类高考刚过二本线的学生,我们要是想要上二本院校的话,那么我们只能考虑一些偏远地区的二本大学中的冷门专业,这样自己能够被录取的几率也是能够提升的,如果你不喜欢报考的专业也是没关系的,我们可以在被录取之后在大学期间进行转专业,所以大家只要能够保证被录取,其它的专业方面在学校还是能够调剂的。

江西吉安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江西南昌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江西萍乡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江西景德镇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江西鹰潭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江西九江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江西赣州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江西抚州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江西新余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江西宜春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江西上饶市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江西高考状元最高分多少分 2023年高考分数排名

三、近2年江西高考596分理科录取的大学名单汇总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上海交通大学(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2 6664
2 浙江大学(农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1 6820
3 浙江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3 4248
4 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9 5076
5 北京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3 6394
6 武汉大学(医学类)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6 5667
7 南开大学(物质科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6 3793
8 华中科技大学(医学类)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0 7096
9 上海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7 3684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设计)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0 6927
1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2 4522
12 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7 5538
13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1 6782
14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4 4199
15 西安交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2 9153
16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0 7009
17 西安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3 4395
18 天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6 3802
19 东南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8 7475
20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8466
21 北京邮电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9 3335
22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5 3958
2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2 4456
24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2 4521
25 中山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10 3151
26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6 3770
27 西北工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6 3826
28 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8 7446
29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5 4009
30 四川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5 3931
31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8 5311
32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8 7559
33 山东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8 5302
3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4 6154
35 中南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2 9264
36 中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0 4836
37 湖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9 5024
38 重庆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8392
39 重庆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7 5449
4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1 4756
4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5 5839
42 吉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7 5551
43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1 9621
44 大连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8248
45 大连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4 6023
4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8875
47 上海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6 8186
48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2 6560
49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0 7097
50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4 8735
51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9009
52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2 6463
53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1 9496
54 苏州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8830
55 东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9 7240
56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6 8123
57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8 7402
58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8900
59 华东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8426
60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1 6852
61 北京交通大学(本博贯通)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603 4391
62 天津医科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8 7417
63 深圳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8458
64 暨南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4 8752
65 兰州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8870
66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8389
67 北京工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92 6662
68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9011
69 福州大学 公办 2022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9033
70 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9 11814
7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护理类专业)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2 14354
72 浙江大学(农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6 9704
73 武汉大学(护理类专业其它)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13710
74 华中科技大学(只招有志愿考生其它)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5 7463
75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13285
76 北京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5 7386
77 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8 6569
78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7 12432
79 东南大学(医学类专业)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8 8977
80 北京邮电大学(宏福校区)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6 9652
81 中山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5 7441
82 西北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2 10886
83 中央财经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5 7304
84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9 11605
85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8 6678
86 重庆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6 9540
87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3 7715
88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9 8716
8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9 6480
90 吉林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5 9796
91 吉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11 5970
92 华中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9 8835
93 大连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2 8045
94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2 10953
9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8 6661
96 上海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6 12752
97 上海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3 7717
98 中国农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2 14013
99 中国农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9 6316
100 北京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7 6778
101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5 7416
102 西南财经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2 14025
103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4 7542
104 南京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5 7353
105 西南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0 8593
106 苏州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5 7287
107 南京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8 9118
108 东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10 6293
109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4 10382
11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2 10804
111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4 7537
112 中国海洋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1 14554
113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6 7185
114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2 8043
115 北京交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7 6782
116 天津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9 8912
117 深圳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3 7908
118 暨南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7 12372
119 暨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0 8537
120 兰州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1 8407
121 华南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7 9498
122 武汉理工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6 12793
123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601 8418
124 北京工业大学(中外合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9 11681
125 首都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13026
126 河海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6 9674
127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7 9403
128 东华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9 8801
129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0 11465
130 北京化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5 9812
131 江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5 10072
132 西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1 11205
133 湖南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3 10660
134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3 10429
135 郑州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9 11809
136 北京林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9 11634
137 合肥工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1 11194
138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1 14767
139 中国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2 10877
140 中国药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6 12761
141 安徽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0 11303
14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7 12367
14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9 11910
144 西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3 10609
14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13967
146 云南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7 12574
147 福州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6 9751
14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0 11582
149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4 13443
15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8 11990
151 长安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13274
152 中国矿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6 12705
153 南京邮电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1 11079
154 南京审计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91 11068
155 大连海事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13805
15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13060
157 华中农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5 13245
158 南京农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13926
15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8 11993
160 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2 14020
161 河北工业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9 11780
16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7 12476
16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4 13363
164 上海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1 14667
165 重庆邮电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3 13924
166 南方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4 13621
167 北京建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4 13382
168 河北医科大学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4 13584
169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公办 2021 理科/本一 江西 582 14182

高考志愿填报:选报[新增专业]四大秘诀

何谓新增专业

对新增专业可以从两种情况来判断:

一种是“国家新增专业”,也就是以前高校从未开设,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设的专业。如,2011年国家新增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如“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物联网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等。

另外一种是指,某高校新增专业。也就是说,某专业以前就有高校开设,只是对于某个学校来说从来没有开设过,现在新增加了,称之为“高校新增专业”.例如,北京理工大学自2013年开始招生的本科新增专业“西班牙语”这就可以称为北理工的新增专业,而以前西班牙语专业在北语、北大等一些院校都已开设的多年。

报考新增专业的顾虑

国家新增专业和高校新增专业是不同的,各有特性,但也有共性。从反馈来看,考生家长对报考新增专业一般存在一些顾虑。

一是没有往年报考数据做参考。

考生家长在面对第一年招生的新增专业时都会遇到没有往年数据做参考的问题。没有参考数据报考时往往会觉得心里就没底。

二是对所报学科专业缺乏了解。

尤其是国家新增专业,考生家长甚至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个专业名称,更别提弄清它学的是什么,对未来发展和就业没有准确的预期,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

这些顾虑都很有道理,所以,在报考新增专业时一定要考虑、慎重选择。

选报新增专业小秘诀

1.以个人兴趣和定位为出发点

选择新增专业一定要从个人定位和兴趣出发。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彼是了解对方,知己就是了解自己。尤其是在新专业没有往年报考数据做参考的情况下,考生失去了“知彼”的先机,那就更得把握好“知己”这一原则。

很多人光听专业名称感觉炫目、诱人就选择报考,往往容易出现偏差。考生家长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考察一下所报专业的主要课程、培养目标、人才需求状况、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工资待遇、发展趋向等众多问题。这一点对于选择国家新增专业的考生尤为重要。如果经过考察,某一专业真的是你兴趣所在,所学的科目又是你的特长,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也和你的气质性格比较符合,那么不妨把它列入可选专业的范畴。

2.选报时参考整体专业平均值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的高校新增专业录取分数很高,有的则录取分数比较低,这是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是不管怎样,新增专业的录取分数都应该在开设院校提档分数线之上,这是不会变的。所以,考生家长一定要参考所报院校整体专业录取分数段的平均值,你的分数最好能在平均段偏上的位置,这样才能提高录取几率。

如果学校开设的专业比较多,那么可以看看该校是否开设过和新增专业相近的专业或学科类,查看这些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情况,取中间段分数作为参考。

3.选择有相关强势专业的院校

当同一个新增专业不同院校都有开设的时候,到底应该怎么选呢?一般来说,如果新增专业与学校的办学特色相对应,那么其专业实力是会具有一定的优势的。排除一些跟风开设的专业外,很多新增专业都是从原有优势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和发展条件。

还有不少国家新增专业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一个专业可能涉及多个领域。如物联网专业,就涉及到电子专业、计算机专业、测控专业、通信专业、软件等多方面专业知识。当你对某个专业一无所知时,其实可以看一看它的交叉领域都涉及了哪些范围,在专业相同,院校需要多选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那些本身在某一领域就有学科特色和优势的院校。

还以物联网为例,和物联网联系比较紧密的有计算机和通讯专业,报考时就可以找计算机专业或者通讯专业实力强的学校。

4.选择相近专业“曲线救国”

确实像很多考生家长顾虑的那样,新增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没法准确把握。但这也要分别来看,对于“高校新增专业”来说,虽然新增某专业的高校无数据可查,但是,其他同层次开设了该专业高校的录取、报考、就业等数据完全可以借来参考。只要慎重选择学校就可以了。

而国“家新增专业”可能没有任何数据作为参考,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既然国家开设了这个专业,说明未来国家需要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发展空间还是有的。但是需要时间,可能学生都毕业了这个行业依然没有成熟的市场。

另一方面,如果你看好某个新增专业或有志于这个领域,又举棋不定的时候,完全可以选择先从其他相关、相近专业的基础学科或交叉学科着手,搞一下“曲线救国”.

目前,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基本上都是宽口径、厚基础,本科阶段更偏向于打基础、通识教育(尤其是理工科)。因此选择一个基础方向学精、学专,未来可以从事更高端领域的工作及研究,既不影响就业,转专业也会比较容易。因为好的基础才是专业发展的支持。

平行志愿投档潜在风险与认识误区

平行志愿投档模式

投档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先分科类将考生投档分按照事先确定的排序规则排出一个位次(第1名、第2名、第3名……第n名),然后依据位次顺序对考生逐一检索,考生A、B、C、D等若干个平行志愿中满足投档条件的,按最靠前的志愿院校投档。

平行志愿投档潜在风险与认识误区

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缓解了考生填报志愿的压力,但并不是说这种模式没有风险。平行志愿仍有一些风险,需要引起考生和家长的重视。

第一,正常落榜的风险依然存在。第二,专业志愿不愿意调剂。第三,定位不准排序不慎重风险。第四,梯度不合适的风险。

从往年填报指导来看,众多考生和家长主要有以下错误认识。

误区一:志愿没有先后

实际上,考生个人志愿平行之中不是平等关系,暗藏着先后顺序。当考生满足多所学校投档条件时,要按A、B、C、D(E、F)的顺序对考生志愿进行检索,一旦检索到有符合条件的高校,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误区二:可以一档多投

事实上,平行志愿是一档一投,考生每批次填报的几个平行志愿,最多只能投档一次,投档一所院校。在某一批次的录取过程中,考生投档后如果因专业不当或其他原因被院校退档,则不会再投档,而是需要参加征求志愿。

误区三:没有退档风险

实际上,各批次招生院校在录取时是按各自招生规模分别设置一定的投档比例,且投档比例大多大于其计划招生数,当考生的实际成绩与志愿填报的高校的实际要求专业成绩有差距时,投档后会被退档。

误区四:同批次先后录取

在实际录取中,所有批次投档检索是同时投出去的,各校录取也是同时进行的。当考生被某一高校退档后,只能进入征求志愿或下一批次投档环节。

优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是专为高考学生解决“高考成绩分析、大学专业代码查询、模拟志愿填报、大学排名等”问题的优秀分析系统,同时可以为高考提供专业参考。

最新图文

江西高考位次表 附分数

时间:2024-06-20 09:0:53

江西高考复读生的最新政策,

时间:2024-06-19 15:0:13

江西高考位次所对应的学校

时间:2024-06-19 10:0:16

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是本

时间:2024-06-19 1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