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江西高校 > 正文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更新:2023-09-16 19:38:13 高考升学网

1、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

景德镇陶瓷大学不是双一流大学,率属于省政府的公办本科学校。根据景德镇陶瓷大学在各省发布的招生计划批次设置,我们可以知道,景德镇陶瓷大学是一本高校, 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为全球唯一一所名称以“陶瓷”为标志、学科以“陶瓷”为主轴、人才培养层次包括本硕博的多科性大学,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双一流大学吗,是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吗

2、景德镇陶瓷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景德镇陶瓷大学作为全球唯一一所名称以“陶瓷”为标志、学科以“陶瓷”为主轴、人才培养层次包括本硕博的多科性大学,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学校坐落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景德镇市,现有湘湖校区、新厂校区及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三宝陶艺研修苑,占地2265亩,校舍建筑面积近75万平方米,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文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系、体育与军事教学部等11个教学学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近2000人。历史沿革:学校肇始于1910年张謇、瑞澂、康达等人创办的中国陶业学堂(校址江西鄱阳)。1912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饶州陶业学校。1915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第二甲种工业学校,翌年在景德镇设立分校。1925年更名为江西省立窑业学校。1927年更名为江西省立陶业学校。1934年迁往江西九江,改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科职业学校,随后迁往江西靖安(1937年)、江西萍乡(1938年)、江西景德镇(1944年)等地办学。1948年升格为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设陶瓷工程科、陶瓷美术科,成为国内首所陶瓷高等学校。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撤销,在原校址、设备和部分专业教师的基础上,成立景德镇市陶瓷试验研究所(现为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1958年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景德镇陶瓷美术技艺学校、景德镇陶瓷工人技术学校、江西工业技术学校矽酸盐专业的基础上,成立本科建制的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艺术系、工程系、中专部三个系(部)6个专业(科),中国当代陶瓷高等教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1968年因文革撤销。1975年经国务院批准复校,设陶瓷工程、陶瓷机械和陶瓷美术系,为原轻工业部直属高校,后续增设管理学、理学、文学、历史学等学科。1998年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为主。1999年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并入学校。1984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3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背景下,五省协款建立的中国陶业学堂,在张浩等一批海归精英的带领下,饱经风霜、艰苦经营、始撷英华。在与中国陶瓷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的百余年征程中,学校九易校名、四迁校址、四度中断,历经艰辛,颠沛流离,然初心不移,血脉贯通,文脉相承,弦歌不辍,根植在陶瓷行业沃土中,经过一代又一代陶大人的努力奋斗,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即:“养成明白学理、精进技术人才,以改良陶业”的办学宗旨,“培养为陶瓷业服务的尖兵”的人才培养目标,“脑手并用、科艺结合、专攻深究”的人才培养理念,“诚朴恕毅”的校训,“勉知力行”的校风及“发扬国粹、利民裕国”的精神。学科专业:学校坚持以陶瓷为主轴,注重艺工并重、艺工商交融,突出“设计艺术和陶瓷工程”优势,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布局。学校现有“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史”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文物与博物馆”“翻译”等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其中,“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美术学”等3个学科为省级一流学科,“设计学”学科为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9个,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精心培养从陶瓷材料、设计、制造到管理的全产业链高水平专门人才,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在江西省提前本科批次招生,14个理工、文史类专业在江西省一本批次招生。师资队伍:学校遵循高校教师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汇聚了一批享誉海内外的陶瓷艺术家、雕塑家和陶瓷工程专家、学者。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46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17人,其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省级人选4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1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5人,以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突出贡献人才、省中青年文化名家、省“双千计划”人选等各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教育教学:学校以培养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工程与艺术相结合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稳步发展本科生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海外留学生教育,积极拓展继续教育,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拥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1个。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荣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5项。2018年,学校再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进一步彰显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精心打造“三全育人”陶大模式,深入推进“三创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能力显著增强。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形成了独特的思路和重要经验,可以在全国行业高校起引领和示范作用。”近年来,学生在各类课外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先后荣获各类国家级、省级奖项600余项,其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以及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特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等,学生大批艺术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学校毕业生35%以上选择在本省就业创业,30%左右选择在陶瓷行业就业创业,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陶瓷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科学研究:学校长期致力于陶瓷材料、生产工艺、装备技术创新研究,拥有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首个)、陶瓷新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8个,中国陶瓷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等一批国家级专业协会和机构常驻学校,形成了全方位服务并引领陶瓷行业发展的完整科技支撑体系。近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9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47项,大部分是围绕传统陶瓷、高技术陶瓷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攻关,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89项,其中,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江西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及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等。社会服务:学校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陶瓷行业科技进步,与全国各大产瓷区、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全面开展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战略咨询等社会服务工作,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其中,环境友好型陶瓷透水砖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国家建设海绵城市提供材料支撑;新型瓷石矿应用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化解了景德镇陶瓷原料资源枯竭难题。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首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获批成为科技部科技服务业行业试点单位、具备可移动修复资质高校(江西省首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成功落户学校(江西省首个),中国陶瓷发展研究院成为江西新型智库。学校主办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陶瓷》《陶瓷学报》及《中国陶瓷工业》,享誉国内外陶瓷业界。文化艺术:在继承传统陶瓷技艺的基础上,学校汲取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美学之精华,注重材质、工艺、造型和装饰等方面的创新,开创和发展了“现代民间青花”“陶瓷综合装饰”“现代瓷画艺术”“意象雕塑”“环境陶艺”“字瓷艺术”等艺术形态,先后为伊丽莎白、丘吉尔、杜鲁门等国外政要设计制作礼品瓷并流传至今,承担完成“7501”毛主席用瓷、人民大会堂用瓷等设计创作任务,300余件作品被国内外著名博物馆、美术馆收藏,200余件作品在全国美展等重大评比中获奖,创作了大量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民族瑰宝。近年来,中国楹联馆、中国古陶瓷学会教育中心、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陶瓷分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陶瓷艺术品鉴证委员会等纷纷落户学校,先后成功举办“CHINA·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赛、中国中部设计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峰论坛、中国楹联高峰论坛等高端学术活动,承担完成上海世博会、北京APEC会议、“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高峰论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特制瓷、纪念瓷设计创作任务。国际交流:学校充分发挥独特的学科专业优势,自觉担当起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作为全国60所最具特色的高校之一赴俄罗斯参加教育部组织的“21世纪中国大学展”,代表国家在法国卢浮宫、希腊亚洲博物馆、法国大皇宫、纽约联合国总部等重要场所举办高水平的师生陶瓷艺术作品展,将博大精深的中华陶瓷文化和陶瓷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地。近年来,学校先后与美、英、法、日、韩等国家或地区的30多所高校和国际陶艺家协会等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主办陶瓷工程、陶瓷艺术、陶瓷文化、陶瓷教育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坛)10余场次,精心打造“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高端学术品牌,讲好陶瓷故事,传播中国声音。1958年,学校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先后培养来自各大洲的近60个国家和地区3000余名留学生,成功获批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培养基地,入选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理事单位,“JCI-WVU国际陶瓷艺术家工作室”项目被美国国务院出版的《中美关系200年》列为“中美民间交往的典范和新高潮”。办学声誉:学校作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行业背景深厚、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主动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千年瓷都—景德镇基地办学优势,先后为社会培养了10万余名具有“专业基础厚、品质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在中国陶瓷界,学校被誉为“陶瓷黄埔”——不论是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还是工业陶瓷等企业或者相关部门,到处都有学校的毕业生,遍布了全国各大产瓷区的不同领域,仅在广东佛山,就有万余名毕业生扎根,造就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家、科技领军人物,创造了科达、箭牌、金意陶、简一、欧神诺、道氏等一大批陶瓷著名品牌,撑起了佛山建陶业的一片蓝天。在中国艺术界,学校荣享“陶院现象”美誉——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培养的艺术类毕业生,人才辈出,成果显著,其中,一大批已成为我国陶瓷艺术领域领军人物和重点美术院校、科研院所的学科带头人、骨干,为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繁荣发展落下了浓重的笔墨。“陶瓷黄埔”“陶院现象”实至名归,深刻影响着中国陶瓷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百年追梦,砥砺前行。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坚持“陶瓷大学服务陶瓷”,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和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全力聚焦一流学科专业建设,重塑材料之强、升华艺术之优、占据文博之先、实现机电之能,各展办学之特、养足名校之气,朝着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名校的奋斗目标迈进!(数据截至2021年9月底)

全国双一流大学有哪些学校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42 所

A类36所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B类6所

东北大学 郑州大学 湖南大学 云南大学
西北农业科技大学 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外交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 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理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上海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美术学院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 南昌大学 河南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海南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贵州大学 西藏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石河子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宁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北京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艺术学理论、现代语言学、语言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商业与管理、社会政策与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清华大学

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会计与金融、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与运筹学、现代语言学

北京交通大学

系统科学

北京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北京邮电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

生物学、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林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首都师范大学

数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外交学院

政治学(自定)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公安学(自定)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学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自定)

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学、设计学

中央戏剧学院

戏剧与影视学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

中国政法大学

法学

南开大学

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天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天津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华北电力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河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自定)

太原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内蒙古大学

生物学(自定)

辽宁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工程

东北大学

控制科学与工程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吉林大学

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延边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船舶与海洋工程

东北农业大学

畜牧学(自定)

东北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林学

复旦大学

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同济大学

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上海交通大学

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东华大学

纺织科学与工程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中药学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

上海财经大学

统计学

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学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

上海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

南京大学

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苏州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东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力学

南京理工大学

兵器科学与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南京邮电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河海大学

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江南大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林业大学

林业工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

南京农业大学

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学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

浙江大学

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学

安徽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合肥工业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自定)

厦门大学

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福州大学

化学(自定)

南昌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山东大学

数学、化学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科学、水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郑州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定)、化学(自定)

河南大学

生物学

武汉大学

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华中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华中农业大学

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华中师范大学

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法学(自定)

湖南大学

化学、机械工程

中南大学

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湖南师范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自定)

中山大学

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暨南大学

药学(自定)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医学

华南师范大学

物理学

海南大学

作物学(自定)

广西大学

土木工程(自定)

四川大学

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自定)、电气工程(自定)、土木工程(自定)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学

四川农业大学

作物学(自定)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学

西南大学

生物学

西南财经大学

应用经济学(自定)

贵州大学

植物保护(自定)

云南大学

民族学、生态学

西藏大学

生态学(自定)

西北大学

地质学

西安交通大学

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西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长安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自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农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自定)

兰州大学

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青海大学

生态学(自定)

宁夏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定)、化学(自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定)

石河子大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自定)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宁波大学

力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防科技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第二军医大学

基础医学

第四军医大学

临床医学(自定)


2023年江西大专学校排名 江西省前十的高职专科
江西省分数最低的大专有哪些,历年分数线低的大专名单
江西大专学校排名2023年最新排行榜(公办+民办)
2023年江西公办大专有哪些学校(名单+排名)
2023年江西有哪些公办大专 附江西所有的高职专科院校(公办+民办)
2023年江西所有的大专排名表 附江西专科院校前十榜单
江西最好的大专最新排名 江西2023前十专科院校排名一览
2023年江西大专院校排名榜 江西专科大学排名名单
2023年江西哪些本科大学有专科(有大专的本科学校)
2023年江西公办大专学校名单有哪些(附排名)
2023年江西有哪些大专院校(专科学校名单和排名)
江西公办大专学校排名2023最新排行(名单整理)

3、景德镇陶瓷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景德镇陶瓷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设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陶瓷艺术设计、雕塑、产品设计、动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机械工程、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英语、美术学、体育教育、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省级一流学科,江西省高校学科联盟首批牵头学科 1 设计学
2 省级一流学科 1 材料科学与工程
3 国家一流专业、国家级特设专业和江西省一流专业 1 陶瓷艺术设计
4 江西省特色和品牌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雕塑
5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特色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 1 产品设计
6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动画
7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 1 环境设计
8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 1 视觉传达设计
9 国家一流专业、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江西省财政专项支持的一流优势专业 1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0 江西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11 江西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 1 电子科学与技术
12 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 自动化
13 江西省重点学科 2 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
14 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江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工商管理
15 景德镇陶瓷大学重点建设的专业 1 会计学
16 江西省内一本批次招生专业 1 财务管理
17 江西省高校品牌专业 1 国际经济与贸易
18 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首批转型发展试点专业、江西省一本招生专业、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9 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西省品牌专业 1 信息与计算科学
20 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2 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1 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西省品牌专业 1 英语
22 江西省特色本科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1 美术学
23 江西省一流建设专业 1 体育教育
24 国家一流专业,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教育部特色专业,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专业,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 1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25 江西省一流特色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 1 能源与动力工程
26 江西省一流特色专业,江西省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 1 环境工程
27 国家一流专业,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 1 材料化学
28 江西省一流专业 1 材料物理
29 全国唯一以陶瓷粉体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开发方向的特色专业,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江西省特色专业,全国粉体工程专业中排名第二 1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4、景德镇陶瓷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4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陶瓷艺术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产品设计
2 省级(直辖市) 10 雕塑、能源与动力工程、产品设计、美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工商管理、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5、景德镇陶瓷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景德镇陶瓷大学开设专业有法学、知识产权、日语、英语、翻译、应用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美术学、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文化遗产、文物与博物馆学、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会计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物理、环境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体育教育、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动画、公共艺术、陶瓷艺术设计、中国画、雕塑、绘画、书法学、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法学系 法学 本科
知识产权 本科
外国语学院 日语 本科
英语 本科
翻译 本科
信息工程学院 应用统计学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数字媒体技术 本科
信息与计算科学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人工智能 本科
艺术文博学院 美术学 本科
考古学 本科
文物保护技术 本科
文化遗产 本科
文物与博物馆学 本科
管理与经济学院 市场营销 本科
物流管理 本科
会计学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电子商务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金融工程 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本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机械电子工程 本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科
自动化 本科
智能制造工程 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物理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本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本科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 本科
材料化学 本科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本科
体育与军事教学部 体育教育 本科
设计艺术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环境设计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产品设计 本科
动画 本科
公共艺术 本科
陶瓷美术学院 陶瓷艺术设计 本科
中国画 本科
雕塑 本科
绘画 本科
书法学 本科
工艺美术 本科

最新图文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时间:2024-06-19 12:0:51

宜春学院是一本还是二本,招

时间:2024-06-18 07:0:58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

时间:2024-06-16 04:0:01

南昌理工学院是一本还是二

时间:2024-06-15 13: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