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肇庆学院教务处电话号码

更新:2023-09-13 11:25:00 高考升学网

一、肇庆学院教务联系电话

肇庆学院教务处电话号码

肇庆学院教务联系电话

处领导

姓名职务分管工作电话办公室
李 妍副处长

(主持全面工作)

统筹全处工作,分管招生办、综合科、实践科、学籍管理科、教材科2776981行政楼217室
梁晓颖副处长分管教务科、教学研究科、考试中心2776982行政楼215室
张 伟副处长分管课室管理中心、课室信息化建设、产业学院建设2716961行政楼220室
谢达新副主任负责招生办日常工作2716043行政楼125室

综合科

工作职责

1.处理教务处办公室日常事务。

2.做好印章管理、办公室资产管理工作。

3.做好文件、信函收发与存档管理工作。

4.做好各类会议的事务工作。

5.做好对外联络和接待工作。

6.办理大学英语统考报名、计算机统考报名等事务。

7.完成学校及教务处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

人员组成

梁志强(科长)、彭晓雯

联系电话

2776500

教务科

工作职责

1.协同各教学单位做好教学计划的实施工作。

2.负责全校课程的日常教学管理,包括全校公共课程的排课,办理停、调、补课审批手续等教学管理工作。

3.负责全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公共基础课的期末考试、重修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

4.协同各教学单位搞好师德和学风建设,纠正各种不良的教风、学风和考风。

5.注意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情况。

6.负责全校辅修课程、辅修专业、辅修学位的管理,以及创新学分的认定。

7.协同学校有关部门拟定校历。

8.完成学校及教务处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

人员组成

龚文豪(副科长)、潘志军、陈 洋、张 睿

联系电话

2716199、2716961

教学研究科

工作职责

1.学习、了解和研究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动态及政策,及时了解和传达省教育厅各项工作安排,结合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教学研究的实际情况,为学校、教务处领导决策提供相关信息。

2.组织开展本科专业结构调整、改革工作,组织申报新增本科专业,开展新增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申报工作。

3.组织开展课程建设工作,进行学校精品课程、特色课程建设与管理。

4.负责校级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的立项、检查、验收等管理工作,组织申报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5.负责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立项、管理,组织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申报。

6.组织各类教学奖的推荐、评审及奖励,负责校级教学成果奖培育、评审与奖励工作,组织申报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

7.负责组织学校课堂教学质量十佳、青年十佳、教学名师等先进教师的评选工作。

8.组织实施优秀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等竞赛评比活动。

9.组织各部门开展教学研究、教育思想讨论等教研活动,负责筹备教学工作会议、教学论文遴选、整理等。

10.完成教育厅及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人员组成

陈志强(科长)、张 俊、刘沣霈、何梓刚

联系电话

2776515

电子邮件

jiaoyanke215@163.com

学籍管理科

工作职责

1.建立学生学籍档案,做好学籍档案的整理、跟踪和存档工作。

2.负责办理学籍异动,如休学、退学、复学、转专业、转学等,并及时统计、更新学生人数。

3.负责学生成绩系统的安装、维护和使用,并指导二级学院教学秘书进行开课、成绩录入等工作。

4.负责新生学籍注册、在校生学年注册和毕业生学历注册以及有关数据的上报。

5.负责毕业生电子相片采集,做好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的打印、发放以及补办毕业证明书。

6.负责学生证的发放和补办手续。

7.负责打印成绩单。

8.负责填写、统计各类学生报表。

9.负责结业生重修考试以及换发毕业证书工作,并及时做好毕业数据的更新和上报。

10.负责各种证书的订购和保管工作。

人员组成

唐丽丽(副科长)、叶 庆、梁少娥、冯洁莲

联系电话

2716047

实践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科

工作职责

1.实践教学与实验室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与管理。

2.实验教学的建设与管理。

3.专业实习教学工作协调与管理,实习工作检查与总结;实习经费预算及开支管理;专业外出考察与见习的审批与管理;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

4.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协调与管理、质量检查与总结。

5.各类学科竞赛的组织与管理。

6.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7.教学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实验室建设项目经费的计划与管理;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计划及经费管理。

8.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建设与管理;实验室共享开放的建设与管理。

9.教学实验室的环境防护和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实验教学保健津贴的核实、审批与发放;实验教学基本信息统计管理及对口上报。

人员组成

张洪萍(科长)、常 瑾、陈理明

联系电话

2716321

电子邮件

sjjx@zqu.edu.cn

教材科

工作职责

1.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制订或修订教材建设和教材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规定等,定期向领导提出加强或改进教材工作的建议。

2.及时掌握教材编写出版的信息,建立教材资料信息库,为教师选择教材提供有效信息。

3.协助各教学单位做好专业教材的选用工作,熟悉全校各专业所用教材的种类和用量,对各教学单位教材订购计划和订购数量进行审核、汇总。

4.做好教材入库、出库、领用的登记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库存教材清理,保证教材账物相符。加强综合治理,确保书库安全整洁。

5.做好与供书单位的教材款结算和学生书费核算等工作。

6.做好毕业生教材费用结算工作和学生休学、退学、转专业和专升本学生等教材费用结算工作。

7.定期征求任课教师和学生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调查教材的使用情况。

8.协助做好教材和教学资料的招标工作。

9.不断规范和严格实施教材管理规章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向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10.完成处领导布置的其他工作。

人员组成

王扩中(科长)、黄卓华、陈凌云

联系电话

2716046

电子邮件

wkz6046@163.com

课室管理中心

工作职责

1.负责全校第二课外活动的教室安排,如班会、试教、竞赛、学生机构例会、社团活动等等教室使用;

2.协调日常教学运行及各类考试教室安排;

3.开展课程安排、教室需求的分析与研究,促进教室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4.负责制定全校教室改造、维修及建设的规划,并协助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5.服务好日常教学的一些常规工作,包括:教室清洁卫生检查,安全防范、为上课教师提供服务,多媒体及信息化设备设施的管理、检查及报修等;

6.研究制定教室使用与管理的规章制度;

7.完成学校及教务处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

人员组成

陈远彬(主任)、张前勇、肖文标、梁志荣、林百光、傅朝晖、

陈 滔、聂荣奇、陈 彧、焦 飞、梁 曦、卢 展、刘肇成、

梁尉明、严锦霞、陈小奇、宁艳春、刘少芳、戴云飞、叶韵健、

唐琳、梁 凯、郭雾霞、陈碧怡

联系电话

2716212

电子邮件

2218399829@qq.com

考试中心

工作职责

1.负责大学英语统考、计算机统考等全国和全省统考的组织管理工作。

2.负责全校课程的期末考试、重修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

人员组成

梁晓颖(主任)、朱忠桂、何闯

联系电话

2716199、2716434

招生办

工作职责

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学校全日制国家计划生招生工作,拟订年度招生计划;做好招生宣传和录取工作。具体职责如下:

1.负责学校全日制普高招生和港澳台招生的组织与实施,加强与省内外招生主管部门的联系与配合,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招生的政策。

2.负责学校招生规划和年度招生计划的编制与上报。

3.负责制定招生章程,设计编辑招生简章和招生宣传资料工作。

4.负责组织本科插班生报名、专业课命题、评卷、录取工作,做好试卷的安全、保密工作。

5.负责组织、协调招生咨询宣传工作,有计划、有力度地深入做好招生咨询工作,保证生源质量。负责考生和家长的日常咨询、接待工作。

6.建设和维护招生办网、信息公开网的招生录取信息。

7.负责远程网上录取的技术和硬件准备工作。负责招生录取人员的选派和培训,保证网上录取任务的完成。

8.负责招生日常文件的起草、收发;做好招生录取工作的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和材料整理工作,做好招生工作总结。

9.做好迎新生入学的协调工作,招生遗留问题的解释及不报到学生的注销工作。

10.加强招生研究和招生改革工作,不断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11.完成处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人员组成

李妍(主持全面工作)、谢达新(副主任)、吴 娜、梁晓仪、冯灏哲

联系电话

2716043、2716010(传真)

电子邮件

zqxyzsb@zqu.edu.cn

二、肇庆学院简介

肇庆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城市肇庆(距广州90公里)。学校坐落于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中,与星湖山水相互呼应,尽显优美秀丽,堪称读书治学之佳境。学校创建于1970年。2000年3月,西江大学、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本科肇庆学院。2021年10月,学校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五十多年来,肇庆学院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谱写了一篇中国地方大学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华章,培养了22万多名各类优秀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厚植地方历史文化底蕴,不忘扎根地方办学初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悠悠西江见证了岭南的沧桑和巨变,沉淀下独具特色的岭南文化,成就了西江流域两千年的辉煌。正是有西江流域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岭南文化的孕育下,肇庆学院弦歌不辍、执着追求,走出了一条曲折而通达的发展之路。学校励精图治、追求卓越,形成了“厚德、明智、博学、力行”的校训,传承了“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肇庆学院人精神。学校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等称号。

学校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方向,全面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认真实施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大力打造党建品牌,推进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建立了“国家—省—市—校”四级党建工作示范体系,学校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现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省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9个、肇庆市“西江党旗红”基层党建品牌1个。学校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构建了思政育人的“大格局”,按照“学科专业学院制、生活社区书院制”的思路建成了五大书院。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形成了双向互动、创新驱动、文化浸润、实践育人的思政教育“砚园方案”,致力于引导青年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现有教职工1786人,其中专任教师1278,高级职称560人,具有博士学位460人,双聘院士1人。以“双聘”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肇庆市高层次人才等为代表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批享誉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受聘担任学校的名誉院长、客座教授,学校形成了高水平师资队伍,为满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需求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和师资保障。学校重视“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选送300多名教师到企业、行业接受培训、挂职和实践锻炼,提高了教师的应用能力。

学校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优质内涵发展。学校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设有20个教学机构,面向全国26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2.6万人,联合培养硕士600多人。学校现有教育、电子信息、艺术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大力推进省市共建学科建设和“冲补强”提升计划,设有省特色重点学科2个、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省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重点扶持学科1个,“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3个,市重点学科3个,机械工程学科为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学校按照“做优新师范、做强新工科、提升新文科、发展新农科”的建设思路,设立近7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13个,省级以上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通过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化学专业通过第二级师范类专业认证。

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夯实学校事业发展基础。学校有主校区和星湖校区两个校园,总占地面积1230亩。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2亿元,纸质藏书183.8万册,电子图书318.2万种,电子期刊近2.9万册,中外文献数据库35个。学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有信息化门户平台、OA办公系统、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推进教学科研条件现代化。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造教师教育“肇庆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品牌。学校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授、博士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上课;学校大力提倡并鼓励本科生考研,取得显著成绩。学校设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并获批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立项。2019年2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特邀我校参加,介绍在振兴广东教师教育、推进“新师范”建设的经验和亮点。2020年9月,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我校作为地方教师教育类高校,勇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主力军的文章。2020年11月,我校乡村教师教育经验做法被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称之为“肇庆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现有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50多个产学研合作基地,60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先后采访报道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学校先后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工作集体典型经验奖等荣誉和奖项,学校就业指导课获评广东省高校就业创业金课,“地方本科院校‘531’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评第九届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铜奖1项,省赛银奖1项、铜奖6项以及“高教主赛道优秀组织奖”。

三、肇庆学院相关文章推荐

肇庆学院教务处官网:https://jwc.zqu.edu.cn/肇庆学院多少分可以上(最低分和最低位次)肇庆学院新生转专业申请条件(怎么转专业) 肇庆学院总共有几个校区(各专业新生在哪个校区)
肇庆学院新生宿舍条件几人间(分配查询) 肇庆学院录取通知书2023发放时间什么时候(查询入口) 肇庆学院王牌专业排名(优势重点专业整理)肇庆学院排名2023最新排名榜(全国+省内)
2022肇庆学院今年录取分数线多少分(附历年录取分数线统计) 2023年肇庆学院高考录取结果什么时候出来,通知书发放时间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高考成绩一样怎么排名

时间:2024-06-07 17:0:09

高校专项报名流程及

时间:2024-06-07 17:0:08

大学学医需要几年毕业 医学

时间:2024-06-07 17:0:12

独立学院转设公办大

时间:2024-06-07 17: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