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北京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更新:2023-09-13 11:27:37 高考升学网

【写在前面的话】

神州大地,春潮涌动;今日中国,处处新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提出“四个全面”的重大战略布局,凝聚起万众一心、催人奋进的磅礴力量,开启了治国理政和的新篇章,让华夏神州处处呈现新气象。

人民群众对于深化改革的期盼,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强烈;教育系统推进改革的步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铿锵。从着力破解义务教育“择校热”到开启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从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推进管办评分离,从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力度前所未有,效果日渐凸显。

为进一步凝聚人民群众的改革共识,吹响深化改革、依法治教的集结号,充分展示改革的经验成就,以改革经验推动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报刊社将联合旗下所属媒体??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高等教育、神州学人、中国民族教育、中国教师报以及中国教育新闻网、神州学人网、蒲公英评论网络互动平台等“两报四刊三网”,在启动“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神州行”大型新闻特别行动,对各地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教的典型经验进行立体化宣传报道,总结改革经验,把脉改革趋势,展现各地、各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

这次神州行大型新闻特别行动,将采取报纸、杂志、网站及新媒体联动,以主题特刊、网页专题、视频报道、微信报道等融媒体报道的形式呈现,中国教育报刊社将组织记者、编辑从教育部“两校一市”综合改革试验区出发,走访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个省份选取1个重大典型,用事实说话,让改革者、校长、老师、学生、家长说话,生动报道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期所盼,生动展现各地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教的成就和变化。

今天,本报在一版、五版推出本次新闻特别行动第一站北京的报道。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本报记者蔡继乐施剑松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杨丽萍终于决定让儿子上家门口这所新改名的学校。

这所新学校是北京市海淀区将两所薄弱校合并后,交由北京十一学校承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新学校从3月运行至今才一年多,就获得了家长的认可。“孩子感冒发烧了都不肯请假。”杨丽萍说,“家长们觉得十一学校真的把原汁原味的教学模式带进这所新办的学校。”

让北京十一学校这样的名校承办薄弱校,是近年北京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众多举措之一。

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义务教育名校林立,但也存在大量办学条件、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人民群众的要求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变化,给北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新挑战。

从百姓的需求出发,北京市确立了“以新常态下的教育民生观引领首都教育综合改革”的全新改革理念。

“改革的成果要让老百姓感受得到。”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语重心长地说。

为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北京加大市级统筹力度,各区县因地制宜扩大和重组优质教育资源,推出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教育新地图”。

翻开这本新地图,一个个新词汇扑面而来:学区制、教育集团、集群、协作区、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纵向贯通学段,等等。

如今,越来越多的北京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曾几何时,京城“择校热”高烧不退。“条子生”、“共建生”、“占坑班”,与“择校热”相伴而生的各种教育乱象,让百姓痛恨不已。

“条子生”、“共建生”,说到底是权力介入招生。敢不敢向权力开刀,根治“择校热”这个顽疾,成为检验北京践行教育民生观的“试金石”。

4月18日,一条新闻占据了京城各大媒体的头条:北京铁腕取消“共建”,堵住特权入学通道。

为什么向权力开刀?力推这项改革的苟仲文说:“面对择校顽疾,我们等不起、拖不得,必须果断解决、当断则断。不断就没有出路,慢了会贻误改革时机,付出的代价将更大,会引发群众对教育改革的失望和不满。”

一个月后,北京又出台15条“禁令”,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配合招生“禁令”的推行,北京市加大了义务教育入学方式改革,首次统一使用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首次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同时提高了电脑派位入学的比例。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3.7%,初中就近入学比例达到76.82%。

中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护的问题,是首都百姓反映强烈的又一教育难题。在经过充分调研后,从“一切为了学生”出发,北京市从开始推出全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投入5亿元用于中小学生课外体育、文艺、科普社团活动。

根据这项计划,各中小学在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放学后的3点半至5点这段时间,都会安排课外活动,而费用由财政部门按照城区学生生均400元、远郊区县学生生均500元给予补贴。

一年多来,这项课外活动教育公共服务,真正达成了为家长解忧、让学生受益的目的,成为一项实实在在的教育民生工程。

一直以来,北京中小学生家长不惜花重金,给孩子报课外补习班。对此,不少家长既痛恨、又无奈。

家长们为何热衷于为孩子报课外补习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高考试题偏难。

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些年教育部门一直都在做,但成效并不理想。根子在哪里?教育专家说,根子就在考试评价上,特别是中考,对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会产生实际的影响。

于是,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将改革重点锁定在中考上。今年3月公布的《关于做好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工作的意见》中,非常关键的一条就是“降低难度”。

以往那些难度高的题主要是为高中选拔尖子生服务的。“如果学校上下都在为少数尖子生努力,那大多数学生岂不成了陪练。”北京市教委一位负责人说。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让改革成果惠及首都人民,让百姓切身感受检验改革成色,这既是北京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最新图文

成考录取分数线是多

时间:2024-06-12 17:0:18

吉林省普通话考试报

时间:2024-06-12 17:0:33

高考成绩一样怎么排名

时间:2024-06-07 17:0:09

高校专项报名流程及

时间:2024-06-07 1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