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两会专题 > 正文

2019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要点解读和中英文翻译(五)

更新:2023-09-17 14:18:40 高考升学网

三、工作重点

  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切实增强内需拉动,推动经济平稳增长

  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战略基点。稳增长就是要更好地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和消费的基础作用。

  多管齐下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围绕补短板、调结构,持续加大综合交通、产业和民生等领域投资力度。聚焦“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重点,精心实施好列入国家计划的重大项目,开工一批投资强度大、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超前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省级继续抓好20项重大建设项目,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力争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以上。

  多措并举促进大众消费。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实施养老健康家政、信息、旅游、住房、绿色、教育文化体育等6大领域消费工程,加快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继续落实商贸流通企业奖励政策,加大商贸流通企业培育、批发市场改造和乡镇农贸集贸市场建设力度,优化城市快销物流仓储设施布局,推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改善消费环境。力争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以上。

  多方协调加强要素保障。强化国土、环保、林业、金融等部门责任,提高投资项目要素保障水平。统筹平衡煤电油气运市场供需,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着力化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强化经济运行预测监测和政策储备,健全防范和化解风险长效机制,保持稳增长措施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发展条件

  基础设施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前提。要着力加快路网、航空网、能源网、水网、互联网“五网”建设,形成有效支撑云南发展、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

  抓好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畅通国际大通道为重点,全面完成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3年行动计划。新开工建设小磨、华丽等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在建高速公路,确保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争取玉磨、祥临、弥蒙等铁路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泛亚铁路中线和云桂、丽香等10项在建工程进度,确保铁路在建里程达到1644公里。加快昆明机场配套工程和泸沽湖、沧源、澜沧、红河机场建设,不断完善航线网络。加大金沙江黄金水道开发力度。争取中老铁路境外段、中缅陆水联运取得积极进展。继续加大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前期工作力度,争取有更多项目立项或开工建设。

  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加强配套沟渠、管网修复和建设。争取滇中引水工程项目建议书获得国家批复。力争德厚水库开工、阿岗水库可研报告和车马碧水库项目建议书获得批复。抓好山区水利建设,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新开工40件骨干水源工程,实施1000公里干支渠防渗工程,全面完成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任务。

  抓好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快水能资源开发,有序开发风能、光能和生物质能,加快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前期工作,推进天然气支线管网建设,加大西电东送通道和售配电网建设力度,抓紧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宽带网络普及提速、三网融合和4G业务发展,推进云计算中心建设,积极开展省级互联网直联点建设工作,推广应用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继续抓好政务数据中心、区域信息汇集中心和宽带乡村、智慧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建设。

  (三)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是云南发展的支撑。要继续推进三大战役,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

  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继续巩固提升烟草、有色金属等传统优势产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汽车、石化等新兴产业,确保北汽瑞丽汽车基地一期、千万吨炼油等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实现服务业提质增效。深度开发旅游产品,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强化旅游行业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

  优化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产业园区功能,推动产业集群化、聚集化发展,打造区域产业发展竞争新优势。支持各类园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展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出口导向型轻工产业。全面清理整顿各类产业园区,科学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引导省级以上重点园区差别化发展。继续推进10个千亿元省级园区建设,州(市)重点推进5O个百亿元园区建设,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推进重点产业园区发展。

  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强化产业技术创新,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科技创新园建设,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档升级。扩大科技开放合作,落实好科技入滇合作项目。推进人才强省、质量兴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力争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左右,促进各类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最新图文

全国两会关于高考提

时间:2024-04-15 03:0:26

全国两会提案热点养

时间:2024-04-15 03:0:53

全国两会十大热点提

时间:2023-09-18 20:0:01

全国两会关于民生问

时间:2023-09-21 1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