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9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间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那么今年全国两会有哪些热点提案呢,一起来了解最近几年全国两会关于延迟退休方案最新消息,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政策内容以官方发布为准。
全国两会提案关于延迟退休方案最新消息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所所长金维刚27日在北京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明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有五年左右的过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实施。
金维刚是在当天举行的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届峰会上作上述表示的。在论坛演讲中,他表示,“十三五”时期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推进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去年改革方案出台后,还没有正式实施,今年将会正式实施。
他表示,应对人口老龄化,要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要实现制度的全覆盖和法定人群的全覆盖。实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预计可以把5000万人纳入到这个体系里,包括3800多万在职和1500多万退休人员。
对于延迟退休政策,金维刚表示,由于目前退休年龄偏低,要适度的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实现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的办法。这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各类群体差异比较大,应该坚持以人为本,考虑到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尽量稳妥。
“现在存在着很多复杂的情况,如果简单用一个政策‘一刀切’的办法,让所有人都按照这种方式执行,可能会遇到一些矛盾和问题,这方面还是需要一定的弹性”,金维刚表示,延迟退休涉及到很多因素,不能仅仅考虑基金的收支,还要考虑其他因素,要统筹兼顾。国际上有弹性退休的机制,可以借鉴这方面的经验。
为何公众对延迟退休持“保留意见”?
2月27日消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当天在北京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将在明年正式出台。出台后会有五年左右的过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实施。
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显而易见。一方面,与其他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现行“平均不到55岁”的退休年龄,明显偏低。特别是,在科研、金融管理、高等教育等领域,60岁正是事业的黄金期,退休年龄偏小是人才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延迟退休也能缓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入不敷出等社会问题。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中国15岁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连续三年下降,仅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就减少了345万。”“目前我国职工养老保险抚养比是3.04:1,2050年将下降到1.3:1”。显然,实施延迟退休能够缓解上述社会问题。
平心而论,大多数人对延迟退休的态度是理性的、理解的。然而,理解归理解,但延迟退休真的即将落地,依然有很强烈的反对声音。为何公众对延迟退休持“保留意见”?一是“奶酪”被动后的习惯性反弹。但更重要的是,对“延退”生活的忧虑---正如80后吐槽的:“当我们60多岁垂垂老矣的时候,夫妻一边去上班,一边还要赡养四个父母亲、几个祖父母,还要操心一两个孩子、三四个孙子……”。
可见,延迟退休落地,更需配套机制先行。比如,完善休假制度,让公众不再“累觉不爱”;改善劳动保障机制,让每一个劳动者都“劳有所保”,而不是“60+”,还必须奋斗在生产一线;秉持程序正义、公正为先,确保“延退”一个都不能少,等等。
首先,要完善休假制度,解放公众的休息权。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假期总天数,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差距。比如法国工作一年就能享受35天的年休假,而我国只有5天。而且出于节约人力成本等因素的考量,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带薪休假落实率远低于50%。如此情形下,在延迟退休,只能让劳动者更“累觉不爱”。可见,延迟退休落地,首先要完善休假制度。相关部门一方面,通过严格的监管制度,让企业的带薪休假执行起来。另一方面,要研究进一步加大假期天数,解放公众的休息权,提升劳动者的幸福指数。
其次,要改善劳动保障机制,确保让延退者“不吃亏”,让“干不动了”的人,也能老有所安。延迟退休,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命题,更是一个严峻的管理考验。360行,劳动强度千差万别。对白领来说,60岁正是事业的黄金期,工作起来并不觉得吃力。但对体力劳动者而言,60以后,各项身体都在下降,甚至不能适应一线的劳动强度。因此,延迟退休落地,更需劳动保障先行。只有配套严苛的劳保措施,让“干不动了”的人也能有尊严的工作,延退才能赢得认同。
再者,延迟退休落地,更需公正为先。毋须讳言,目前在部分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内退、提前离岗仍大有人在。比如,一些机关干部不到60岁就“退二线”。部分国企员工可以享受提前离岗的礼遇。由于大量雇佣临时工,很多国企员工只需“指点江山”,而不必事事亲躬。如此语境下,实施延退显然对普通劳动者不公平。从这个角度看,相关部门更需秉持公正为先的原则,拉平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民企之间的待遇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