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9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间的决定。根据决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5月22日在北京召开。那么今年全国两会有哪些热点提案呢,一起来了解最近几年全国两会关于互联网解读,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政策内容以官方发布为准。
近两天又到了每年例行举行的“两会”时间,去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人工智能(AI),在 2018两会上仍然是互联网、科技领域代表热议的重点话题。
据悉,今年公布的新一届全国代表委员名单中,至少有9名互联网领域“大咖”。其中,包括百度李彦宏、腾讯马化腾、联想杨元庆、浪潮孙丕怒等科技公司大佬都提交了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集团董事长李彦宏已经连续四年提交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提案。在今年的两会上,李彦宏准备的四项提案中,有两项就与人工智能相关,涉及到希望政府出台政策鼓励人工智能平台与无人驾驶领域。
对中美人工智能发展而言,李彦宏认为美国人工智能拥有人才、基础理论研究、算法等领域有优势;而中国人工智能在数据方面有很大优势,尤其是中国拥有7亿多网民这些大数据优势。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今年两会期间所带来的八项提议,分别涉及到数字中国、工业互联网、金融安全、医疗健康、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马化腾认为,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可以利用AI技术以低成本方式模拟人脑进行后台管理。尽管AI通用很遥远,但AI垂直领域有很多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建议用人工智能技术武装各行各业,将人工智能的“水滴”渗透到各行各业。同时,杨元庆认为,人工智能必须要与行业结合,才能形成有效能的行业智能,从而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快速融合。还要加大培育行业智能领军企业的力度,并在重点行业应用示范。
浪潮孙丕怒:注重AI科技与人才的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怒表示,当前核心领域的人工智能、前沿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不受重视。他建议完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制度,从大学本科生开始设立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并重点规划适应人工智能新技术和新产业需求的装备技术、产品,突破关键原创技术。
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甚至改变了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互联网+”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产业模式。如果说 1804年法国民法典是19世纪风车水磨时代民法典的代表,1900年德国民法典是20世纪工业社会民法典的代表,那么,我国的民法典则应当成为21世纪 互联网时代民法典的代表。
历届两会热点解读互联网
民法典如何反映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一是强化对人格权的保护。互联网和大数据产业的发展,给个人隐私等人格权带来现实威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种“人肉搜索”泛滥,网上非法披露他人短信、微信记录等现象时有发生。这就有必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格权立法,强化人格权保护。
二是预防网络侵权行为的发生和扩散。在网络环境下,侵害人格权等权利的行为具有易发性,损害后果具有不可逆性。因此,许多国家都采用了禁令、删除、屏 蔽、断开链接等方式来保护网络侵权的受害人。我国未来的民法典除了从正面确认主体所享有的各项人格权益外,还应当着力预防通过网络侵害他人人格权的行为。
三是有效规范个人信息的利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蕴含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利用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尤其是大数据交易市场已经形成,如果不能及时确认个 人的信息权利,可能会严重威胁个人的隐私权等人格权益。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在确认和保护个人信息权的同时,应当平衡好个人信息利用与人格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四是规范网络交易行为。据统计,历届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达3.8万亿元。在网络环境下,要约、承诺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有关合同成立的传统规 则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尤其是网络交易平台、支付平台等新事物不断出现,如何在网络交易中对消费者进行倾斜保护,是合同法的新问题。因此,我国未来的民法 典应当关注网络环境对人们交易方式产生的影响,强化对网络交易消费者的保护。
五是丰富权利公示方法。互联网具有便捷性和无边界性,它不 仅使建立统一的登记和查询制度成为可能,而且使权利的公示方式较之于传统更为便捷、有效、完整,查询更为方便,还扩大了可以公示的权利范围。同时,借助于 互联网登记,如动产抵押登记等各种新型的担保也成为可能。另外,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登记,极大地降低了登记的查询成本,这也会对查询的条件和范围等产生影 响。为此,也需要民法典对相关制度进行调整。
互联网的高效便捷给中国民法典的编纂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 书和市场经济基本法的民法典,应当充分体现互联网时代的时代特征,有效引领时代发展。编纂民法典是近几年内法治建设的一件大事,立法机关正在稳步推进这项 工作。法律人和社会公众,都应该关注、参与,并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