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012人,其中教授160人,副教授37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86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7.9%。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111”人才工程人选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4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7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4人。
学校坚持区域性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定位,大力培育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学科和专业,形成了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学科和专业体系,其中专门史是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历史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教育、生物科学、蒙古语言文学、物理学、护理等9个专业是自治区级品牌专业,蒙古语修辞学、口腔修复学、电磁学等18门课程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拥有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
学校突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不断深化学分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构建“尚品德、厚基础、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研究生考取率稳步攀升,就业工作多次受到自治区教育厅的表彰。
学校科研氛围浓厚。十二五期间,学校教师主持完成科研项目567项,其中承担国家级项目30项,省部级项目410项,有30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级、自治区级和市级奖励,获得实用新型专利7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等366部。学校现有“红山文化研究院”、“契丹辽文化研究院”、“西拉沐沦流域文化研究院”、农业科学研究院、“蒙古学研究中心”、“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环境与发展研究所”等研究机构44个。拥有“红山文化暨契丹辽文化研究基地”、“内蒙古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创新科研实验教育基地”、“蒙东城市群建设研究中心”、“内蒙古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内蒙古特殊教育中心”6个自治区级社科研究基地和“高压相功能材料实验室”、“光电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内蒙古人类遗传病研究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2个“草原英才”工程产业创新创业团队。红山文化和契丹辽文化研究在国际、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
学校大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蒙古国等国家的有关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现有美国、巴基斯坦、纳米比亚、赞比亚、蒙古国等国家的留学生在我校深造。
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秉承“经世致用、立己达人”的校训和“厚德博学、务实创新、开放包容、勤勉奋进”的大学精神,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建设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重要的人才高地和科技文化创新基地,朝着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应用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迅跑!
内蒙古大学转专业政策规定
时间:2024-07-10 10:0:56内蒙古大学本科招生网登录
时间:2024-07-10 09:0:15内蒙古高考往年征集志愿的
时间:2024-07-02 15:0:39内蒙古高考录取结果
时间:2024-07-02 1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