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青海高考 > 正文

青海高考524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文科)

更新:2023-09-30 04:28:37 高考升学网

青海高考考生们迎来高考成绩放榜,查询分数后,有人异常兴奋,有人却失望流泪;有人分数远超估分,有人却发挥失常,不管怎么样,接下来都要做好志愿填报的工作,本文黄老师为大家解析关于青海高考524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的数据和选择院校的思路,让每位同学都能拿到自己的冲稳保院校名单。

青海高考524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文科)

一、青海高考524分能上什么公办大学文科

青海高考524分文科可以上的公办大学具体名单有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湖南大学、重庆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2023年青海高考524分冲稳保院校名单表可以在下面系统查询:

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 一般考生填报志愿,大多是根据高考成绩排名和历年录取情况来衡量自己的志愿填报情况,而高考助手网智能大数据系统为这个过程赋予了科学化和数字化。让考生不再仅凭分数填报志愿,而是能够以分数为基础,尽量使志愿填报更符合自身性格和兴趣,使志愿填报更科学。该系统是很多高三班主任自己在使用的系统,也是被他们推荐给学生使用的系统,小巧速度快、数据准确、概率值合适,基本上80%的高三学生会使用这个系统。线上模拟填报地址入口:http://test.gaokaohelp.com/

二、青海高考524分文科能上的公办大学名单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招生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9 431
2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34 267
3 四川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26 343
4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7 453
5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34 267
6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6 463
7 湖南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4 490
8 重庆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9 431
9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1 536
10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7 453
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0 552
12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5 480

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什么时候

高考本科和专科的志愿填报时间有所不同,本科志愿的填报时间在考后20天左右,也就是本科志愿的填报时间大约在六月底,专科志愿的填报时间在七月份左右,志愿填报的时间从开始到结束大约持续三四天左右。

合理估分,理性定位

分数永远是志愿填报的关键因素。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省模考、校排名等,尤其高考后要通过高考估分,知晓自己所处的报考批次和大体上在全省的位次,制定自己的升学路径。

高考分数的本质是全省排名,即考生位次,位次是平行志愿规则下投档的核心依据。高考分数决定考生在全省排名,决定在哪个批次填报志愿,也就是可以进入哪个层次的大学就读,同样决定考生在某个批次中挑选大学和选专业的优先权。

查看计划,筛选大学

在估分和合理定位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确定的专业类别,提前查阅上年度招生计划,如考生处于一本线上,就可以筛选出上年度在省市招录有自己喜欢专业的一本高校,然后初步排除那些显然不想去和显然去不了的大学,形成自己志愿填报的大学备选库。

2023年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高考志愿本科专科批什么时候填报及截至填报时间
青海本科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2023年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高考志愿本科专科批什么时候填报及截至填报时间
青海西宁本科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2023年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高考志愿本科专科批什么时候填报及截至填报时间
2023年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高考志愿本科专科批什么时候填报及截至填报时间
青海本科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2023年青海海东市高考志愿本科专科批什么时候填报及截至填报时间
青海西宁本科民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青海本科大学排名一览表2023年最新
2023年青海高考压线刚到本科线怎么填志愿
2023年青海高考志愿本科批和专科批可以一起填报吗

三、近2年青海高考524分文科录取的公办大学名单汇总表

序号 大学名称 性质 年份 科目/批次 省份 最低数 位次
1 中国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9 431
2 中央财经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34 267
3 四川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26 343
4 北京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7 453
5 上海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34 267
6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6 463
7 湖南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4 490
8 重庆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9 431
9 中国传媒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1 536
10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7 453
1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0 552
12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2022 文科/本一 青海 515 480
13 华南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30 473
14 四川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23 564
15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26 518
16 中南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38 387
17 重庆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39 372
18 华东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8 627
19 吉林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31 459
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6 662
21 上海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39 372
22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27 503
23 西南财经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22 582
24 苏州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29 480
25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9 618
26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30 473
27 华东理工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2 732
28 深圳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09 784
29 暨南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5 683
30 兰州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7 643
31 首都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20 609
32 河海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09 784
33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6 662
34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0 769
35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26 518
36 湖南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7 643
37 郑州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5 683
3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20 609
39 西南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26 518
40 云南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3 711
41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21 593
42 中国矿业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0 769
43 天津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9 618
44 宁波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4 701
45 四川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0 769
46 重庆师范大学 公办 2021 文科/本一 青海 512 732
4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2 925
48 上海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37 522
49 中央民族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35 549
5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6 851
51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8 813
52 中国海洋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36 537
53 深圳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36 537
54 暨南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30 610
55 兰州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35 549
56 武汉理工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4 715
57 首都师范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38 506
58 河海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6 673
59 西南交通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8 638
60 西北政法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4 715
61 东北师范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37 522
62 西北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33 580
63 湖南师范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9 625
64 郑州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4 715
65 中国药科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2 734
6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6 851
67 西南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7 658
6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9 800
69 云南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8 813
7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5 870
71 长安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0 776
72 大连海事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8 813
73 辽宁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0 965
74 北京体育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2 925
75 海南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6 673
76 南京财经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9 800
77 天津师范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3 726
78 宁波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30 610
79 江西财经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2 925
80 四川师范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5 870
81 山东师范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4 715
82 江西师范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0 965
83 河北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2 925
84 青岛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3 726
85 重庆师范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20 776
86 天津外国语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7 833
87 西安科技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0 965
88 集美大学 公办 2020 文科/本一 青海 511 946

高考志愿填报五大误区

对高考生而言,高考志愿如何填,上哪所大学、读什么专业,是我们人生决策当中的紧要处,是重要的一步,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子们一生的道路。同时,高考志愿不但关系到考生能否被理想院校和专业录取,而且关系到普通高校对人才的合理选拔和培养的问题。

高考志愿事关重要,但在我们的调查和实际工作中却发现经常存在这样五大方面的误区:

1、盲目追热门专业。

关于这一点,央视新闻曾经做过一期针对高考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7%的学生选择了当年热门的,比如说经济呀、金融等专业;有40%的学生选择的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热门专业看似光鲜,但是各位朋友要知道,当年选择的热门专业,在你就业的时候,可能因为市场因素的变化,它就变成了冷门的专业。

早在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当中就指出:法学、生物、计算机等报考的热门专业,连年就业爆冷;地矿、交通等工科专业的就业率与薪资却持续走高。所以说,热门专业它不等于永远的热门,热门的专业也并不等于就业前景就一定理想。

我们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需要的是指引方向的指南针,而不应该是告诉我们冷热的温度计。

2、一心上名校。

也可以理解为重学校,轻专业。对于这部分人,他们认为,只要学校选的好,学什么专业不重要。2014年大学高考网曾经做过一期调查,数据显示,具有这种想法的考生占到65.5%,只有34.5%的考生选择了我首先要选理想的专业。

北京青年报曾经报道过这样一位学生——周浩,以青海省理科第五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生物学院。然而不到两年时间,周浩经过一番周折,毅然决然地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校学习数控专业。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当初志愿填报的时候,老师和家长都觉得这样的高分不上名校可惜了,于是周浩听从了父母老师的建议,选择上名校,但换来的确是自己学习中的痛苦。当他转学数控专业后,记者采访他时,周浩表示自己不后悔,而且很庆幸自己现在的选择。1、盲目追热专业。

3、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

多数的高中生朋友由于平时忙于学业,或者是获取消息的渠道比较少,很少思考职业的未来,对于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知之甚少。因此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往往缺乏一定的主见,就把希望寄托于自己最信任的老师、家长的身上,盲目的听从他们的意见,忽略了自身的兴趣、发展方向,还有能力的考量。

但是,老师、学长,还有家长,他所掌握的信息,对于志愿填报来说,也不一定完整和准确,最关键的是不见得适合于你。所以,盲目的听从这些人的建议,很有可能导致学生上了大学之后,发现所学的专业并不是适合自己的。

4、分数一分不浪费。

就是分尽其用,这样做的结果比较容易发生高分落榜现象。

我们在这里建议考生和家长,我们最大程度的发挥分数作用,但一定要预留出合理的分数空间。

5、不看招生目录、章程等官方文件。

考生和家长不看招生目录、招生章程等官方招录文件,一团黑的胡乱填报志愿的现象,在信息发达的现在,还很普遍。

我们在升学指导测验公众平台,每年高考季都会举办专家答疑活动,但我们同时发现了很多关于政策类的提问,如提前批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平行志愿、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能不能同时报考、本科和专科可不可以同时报考、眼睛近视能不能报考军校等一系列问题。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总会告诉考生,去仔细阅读一下本省的招考政策吧。

高招政策,最主要的是通过省考试院官方网站了解,同时还可以到想要报考的高校网站上查看。其实,这些内容都写的非常清楚,是每一个经历高考志愿填报的学生和家长需要了解的。

最新图文

青海高考位次表 附分数

时间:2024-06-20 09:0:41

青海高考复读生的最新政策,

时间:2024-06-19 15:0:33

青海高考位次所对应的学校

时间:2024-06-19 11:0:02

青海高考录取后放弃

时间:2024-06-18 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