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中国梦 > 正文

2019年两会提案议案热度排行【焦点】

更新:2023-08-10 00:19:56 高考升学网

两会提案议案热度排行【焦点】

  【提案一】人大代表:建议取消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

  全国人大代表、三全集团董事长陈泽民认为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已经失去其作用,修修补补的改革意义不大,因此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建议尽快予以取消。

  建议指出,职称是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学术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能力的制度。作为评定职称的基本条件,长期以来必须通过统一的职称外语及计算机考试——这是很多人晋升职称需要迈过的"硬门槛"。但是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的必要性和效果却饱受民众质疑。

  在陈泽民看来,职称既然是专业学术水平和职业素质能力的反映,当然并不需要通过英语水平来体现,晋升职称需要考试英语的前提就不存在了。

  与此同时,计算机已经成为大众普及的工具,就好像人写字用的笔墨纸砚一样,是最基本的工具,也无需通过考试来评测。

  陈泽民在建议中写道:“对外交流、交往、学习先进技术等需要英语,但并不是所有的专业岗位都要用到英语,实际上是大部分专业用不到英语,让他们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英语是极大的浪费。如普通中小学教师、大部分高校教师、作家、会计、工程技术人员和具有、民族传统的中医药、工艺美术、考古等专业技术工作都极少用到英语。即使专业应用过程中需要用到英语的,也并不必然要通过考试来推动,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自学或培训机构来进行学习。”

  另外,陈泽民还指出,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语言的智能翻译也慢慢成为现实,将使英语考试的必要性进一步降低。

  不少专业出色的在职人员,因为通不过必要性受到质疑的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进而无法晋升职称,陈泽民认为是非常不公平的。

  陈泽民说,近年来,人社部和各省在实践中也对职称外语考试进行了部分改革,比如缩小了考试范围、放宽成绩要求及延长考试成绩有效期等。但是没有触及到彻底需要放弃职称外语考试的根本。

  “鉴于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已经失去了其作用,修修补补的改革意义不大,建议尽快予以取消。”陈泽民在建议最后写道。

  【提案二】全国人大代表:高考全国应“一张卷”“一条线”

  又到“开放日”,教育成热点。昨日下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河南代表团举行开放联组会议,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发言的代表中将近半数提到了两个字“教育”——有人支招河南高等教育,有人再提高考公平,有人说中小学教育。会议的高潮发生在全国人大代表、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的发言,老李一口气说出了农民的八个梦想、八个希望,“很多农民都减肥了,俺们缺的是文化阵地!”引来满堂喝彩。

  教育

  每年一度的“开放日”上,教育都是河南代表团必说的话题,但像今年这样近半数的发言代表集中说教育,还是第一次。

  关键词:大学行政化施一公:老师的主要精力是教学与科研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施一公说,大学教师应在去行政化的框架下,把更多时间放在教学及科研上。“大学里主要的教授、科研人员,能否把自己的精力用在科研教学上,而不是把精力用在冗长的行政工作之中。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老师应把主要精力用在这方面以及科研上。”

  作为清华大学副校长,他对河南高校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河南也有相当一批大学,但是研究型大学办得不够好。像河南这样一个中原大省,如果没有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令人担心。希望河南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规划更精彩。

  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自主权下放”问题,他认为这是指:一是办学权力,一是学位授予权力。中国应该在教育方面扩大自主权的下放。

  他还提醒想要创业的学生:提大众创业,不是人人创业,不是每个毕业生都适合创业。“高校应考虑怎样引导学生创业。”

  关键词李光宇:全国应“一张卷”、“一条线”

  高考公平

  “建议全国一套试卷,全国统一高考、统一划定分数线。”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宇华教育集团董事长李光宇表示,针对全国录取分数线和比例不公平的问题,全国应该同分同权,体现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资源的权利。

  他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重点大学的教育问题,经过这么些年,各重点高校不断倾斜帮助,河南从2010年一本录取率3.5%到8.2%,提高了2.5倍,但是跟天津、北京的24.82%、24.42%相比,河南还不到他们的三分之一。“不是我们不领情不懂得感恩,而是我们人口基数太大,还是应该给予更大关照。”李光宇说。

  关键词:中小学黄艳:“四个像样”的学校教育不过是“放羊娃”故事升级版

  “招生考试多年固化,中小学教育沦为‘考试教育’,许多高中做实验不进实验室……”全国人大代表、安阳市第一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黄艳指出目前中小学教育的诸多弊端。

  她说,有些学校所谓的励志教育就是鼓励学生:考上一个像样大学、找一个像样的工作、拿一份像样的薪水、成一个像样的家庭,这只不过是“放羊娃”故事的升级版。这样下去,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倡的创新精神与工匠精神就缺乏成长根基。

  关键词:行业教育游吟歌:应建设与行业联系紧密的专业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游吟歌建议,应进一步向河南倾斜高等教育实力,更好服务河南区域发展。同时,应建设与行业联系紧密的专业。

  民生

  人口大省,民生话题,每年的开放日当中,话民生,是河南团的特色,今年也不例外。代表们就郑州航空港、创业创新等关键词发表看法。

  薛景霞:建议将提升郑州机场国际枢纽功能写入“十三五”

  作为民营企业的一名代表,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工商联主席、康利达集团董事长薛景霞提出数条建议。首先,希望尽快批复申建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郑州国际商都,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核心腹地和经贸、人文、金融交流合作中心,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和开放。

  她还建议在郑州设立金融支持新型城镇化改革试验区,进一步推进金融领域开放创新,打造内陆型金融创新与改革示范区。

  另外,把咱郑州打造成内陆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城市中不中?她提出:建议在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提升郑州机场国际枢纽功能,将郑州机场打造成国际枢纽机场。

  霍金花:科技人员为啥不敢“创”离岗创业政策还差最后一公里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民盟河南省副主委、省科协主席霍金花表示,我国科技人员世界第一,这是创新创业的主要财富,要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潜能。但是由于相关政策不够完善,创新动力得不到释放,中国科协近期做了双创第三方评估,对科技人员进行创业意愿的调查,结果显示,真正开始创业的只有2.5%,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只有1.2%,离岗创业政策的最后一公里还有问题。建议尽快破解体制障碍,让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有效连接。

  声音李连成:农民的八个梦想、八个希望

  全国人大代表、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一开口,语调铿锵,吸引了众人关注,他说:农民有八个梦想、八个希望。

  八个梦想是:1.温饱。2.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学校。3.全家健康,看病不难。4.就地就业。5.文化阵地。6.好的环境,不想村里脏乱差。7.脱贫致富。8.中国坚决不让寸土。

  同时他还提出了国家能否拿出政策,在大型农具农药上给予免费支持等八个希望。

  【提案三】人大代表建议高中教育免费纳入义务教育体系

  今年的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邢台市副市长史书娥提交了一份《关于将高中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建议》。

  史书娥在建议中提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有《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有《高等教育法》,而处于两者之间的高中阶段教育,由于缺少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撑,造成学校投入没有保障、债务负担沉重、发展后劲不足等现象。这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

  2000年,我国全面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但尚未达到发展对劳动者文化素养的要求。据了解,目前德国、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均已全面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我国深圳、珠海、浙江、福州、山东、唐山等地,近年也进行了十二年义务教育的试点。

  “邢台市的清河县和广宗县,于成功实现了普通高中的免费教育,显著提高了当地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史书娥说。

  史书娥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的提高,国力的不断增强(GDP世界第二),将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范围之内,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已具备了现实条件。

  她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建议: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实施条例,将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延长为十二年义务教育,推行高中阶段(含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全免费教育,彻底解决高中阶段教育缺少国家政策和资金保障的问题。

  具体来说,首先加大财政投入,开展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的基本原则,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的普通高中财政生均拨款标准和稳定增长机制,在财政经费投入上予以保障。

  “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从而达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标。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化解学校债务,促进学校健康快速发展。”史书娥说。

  此外,史书娥还建议加强考核、强化监督。将落实十二年义务教育政策的成绩作为地方政府重要考核指标,建立奖惩制度、定期通报制度,以确保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到位。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2020年党员两学一做四讲四

时间:2023-08-13 10:0:20

关于党员个人四讲四有对照

时间:2023-08-10 03:0:42

2020年两学一做党员个人自

时间:2023-08-18 05:0:29

2020年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民

时间:2023-08-14 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