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山东高考 > 正文

东营职业学院开学时间入学指南及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查询

更新:2023-09-16 10:23:22 高考升学网

东营职业学院成立于2001年7月,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山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目前占地1902亩,建筑面积40.1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9亿元,藏书134万册。现有教职工804人,其中专任教师591人。建立了810人的行业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设置8个二级学院开设52个招生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8200余人。成人学历在籍学生4800余人。


  学校强化国家骨干校意识,全面加强内涵建设,着力加强教师能力建设,着力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着力加强教学成果建设,着力加强管理机制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治校水平。针对黄蓝经济区建设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确立了“培养‘德厚技高、乐业好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秉承“教育让每一个人拥有自信”的教育理念和“尊道贵德、敬业立人”的校训,确立了打造黄河三角洲地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基地、科技研发和技术服务中心、继续教育和文化传播中心的办学定位。近四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各种荣誉称号134项,获得国家、省、市奖励1078项,已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事业单位绩效考核A级单位。


  (一)全面建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全校上下发扬“定了干,不怕难,敢争先”的精神,全力以赴推进骨干校建设,全面完成建设任务,顺利通过省部两级验收,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在41项主要指标中,有34项完成率超过100%,完成率超过150%的指标达到18项。骨干校建设取得了十大建设成效,呈现出四大特色亮点,凝练了六条体会经验。三年骨干校建设,大幅增强了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校的办学特色越来越鲜明,建设成效已经显现出来。6月我校有六支代表队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部获奖,取得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以赛促学取得显著成效。暑期承担国家培训项目4个、省级培训项目2个,培训高校骨干教师220人,示范引领作用凸显。8月我校被评为山东省2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被教育部评选为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山东省共有7所,我校位居首位)。


  (二)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充满活力的多元办学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面上推动、线上融合、点上突破,形成有效运作机制。与区县政府、省级开发区开展战略合作,相关专业加入行业协会,政府搭台、产教对话,专业与产业行业企业对接,共同研究人才需求、产业发展、专业建设、校企共建、课程体系、教材开发,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在岗位需求、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师顶岗、学生实习、订单培养、职工培训等方面全方位合作,强化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建立了“四方合力、三级推进、双主体育人”的办学体制,搭建了东营市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学校校企合作理事会、二级学院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三级平台;成立了东营市职业教育集团;发起和参与成立了东营职业教育院校联盟、东营图书馆联盟、山东省国家骨干校联盟;成立了万达学院、万通学院、蓝海学院、中锐汽车学院等6个合作学院;与区域内578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设企业“冠名班”“订单班”47个。建成了31891平方米集实践教学、科技研发、技术培训、技能鉴定、生产加工于一体的“东营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与东营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万达集团等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60个、“厂中校”6个,满足了学生实习与顶岗需要。


  (三)加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驱动学校专业改革,建立面向市场、优胜劣汰的专业设置机制。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增强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发挥校企合作平台作用,深入行业协会、企业,扎实开展专业调研,掌握黄蓝两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企业动态、岗位能力需求等信息,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重点建设了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6个专业及专业群,化工生产技术专业群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的品牌特色专业群。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形成了“厚德强技、实境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支撑平台+岗位导向”的课程体系,实施了能力本位、项目化课程改造。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44门,开发工学结合教材92部。成立德育、体育、创业教育、艺术教育四个教学部,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四)以就业创业为导向,创新大学生创业孵化工作新路子。努力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向改革,着力构建“组织有网络,教学有团队,课程有体系,孵化有基地,创业有典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利用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平台,成立创业学院,设立创业实验班和大学生创业集市,创办“中国大学生创业孵化网”。培育学生创业团队206个,培养创业积极分子1850人,50多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基地,获省级以上创业大赛一等奖5项。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功能,被确定为“山东省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采取政府主导、校企合作模式,市政府挂靠我校成立东营创新创业大学,创业示范引领作用凸显。依托大学生创业项目,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企事业单位解决各类技术难题50余项。1名学生被评为“山东大学生十大创业之星”。学校荣获“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和东营创新创业大学已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乐园”,东营职业学院的“创业名片”为社会所公认。


  (五)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强校战略的实施。按照“德厚、识博、技精熟”的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重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近四年来,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锻炼基地和教师研修工作站,890人次参加了企业研修锻炼,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91%。将以工程院士为首的高层次专家、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企业技术能手纳入我校兼职教师资源库,建成了810人的兼职教师资源库。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教师培训工作,选派3000多人次教师参加境内外各类专业培训。培养、聘用专兼职专业带头人57人、骨干教师298人,新增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各1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和学前教育2个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仅暑假期间参加国家及省级各类培训就达1223人次,教师的双师素质进一步得到提高。


  (六)搭建产学研结合平台,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坚持“重实际、重应用”的科研服务理念,科技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骨干校建设期间,更新科研服务理念,加大应用性研究力度,依托石油石化、生态农业等优势产业,建立了石油化工应用研究所、东营市生态农业研究院等18个研究机构,争取到50个省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向学校全面开放。共承担与捷克、罗马尼亚等国家的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4项,立项市级以上纵向课题114项,完成横向课题72项,获国家专利249项,21项专利转化、转让,实现技术服务到款额2269万元,科技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为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七)拓展服务领域,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拓展成人教育与社会培训领域,实现继续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创新培训模式,骨干校建设期间,培训企业员工24.56万人日,培训区域内中高职学生5909人次,完成包括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在内的各类社会培训14.63万人次。培养成人学历教育学员6704人。创新“学历+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搭建市、县、乡三级教学平台,灵活设置农村实用技术课程,开展了“培养一名实用人才、掌握一项实用技术、找到一个致富门路”的“三个一”活动,新型职业农民学校共招收农民学历教育在读学生2007人,三年培训农民6616人次,培养培训了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了培养一批能人、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良好效应,成为助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一大亮点,得到了山东省委组织部、东营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


  (八)外部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拓展,学校开放开门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开辟渠道,开展学生境外交流活动,理顺校内学生派出管理模式,通过交换生计划、短期游学、合作办学等方式,加大学生派出力度。与澳大利亚、美国、韩国、新加坡、台湾地区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所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签署了合作办学和交流协议,接待20余次国(境)外来访团组交流学习。接收来自韩国、台湾的交流学生76人次,组织32名学生赴韩国釜山科技大学进行交换学习。组织各专业对口支援8所西部院校,派出骨干教师52人次到受援学校培训教师、培养学生,帮助受援学校建设精品课项目3项;骨干校建设期内,对西部六省区的学生,实行了全部免除学费政策。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大大提高了我校的国际视野和办学水平。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曲阜师范大学转专业政策规

时间:2024-07-12 11:0:51

曲阜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登

时间:2024-07-12 09:0:09

青岛科技大学转专业政策规

时间:2024-07-11 10:0:30

济南大学转专业政策规定及

时间:2024-07-11 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