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山东高校 > 正文

山东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更新:2023-10-02 10:24:32 高考升学网

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口碑选择大学只适用于极少数的情况,根据自身对学校的了解也很少,那么就需要了解自己报考的意向大学了,本文黄老师帮分享自己对山东中医药大学了解的经验,从多方面数据分析山东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希望大家对山东中医药大学有更多的了解。

1、山东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山东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属于省政府公办本科学校,其次该校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是一本类院校,根据校友反馈口碑不错。下面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校最新介绍:山东中医药大学简介 (2021年3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首批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硕士点数量位居

山东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2、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二本有哪些师范类大学

安徽二本:淮北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淮南师范学院

重庆二本: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

福建二本:泉州师范学院

甘肃二本:天水师范学院、陇东学院

广东二本: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岭南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

广西二本:南宁师范大学、玉林师范学院

贵州二本:贵州师范学院、铜仁学院

河北二本: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廊坊师范学院、邢台学院、邯郸学院

河南二本:信阳师范学院、郑州师范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

黑龙江二本:牡丹江师范学院

湖北二本: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黄冈师范学院

湖南二本: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衡阳师范学院

吉林二本:吉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通化师范学院

江苏二本:南京晓庄学院、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

江西二本: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

辽宁二本:鞍山师范学院

山东二本:齐鲁师范学院

山西二本: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

陕西二本:咸阳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渭南师范学院

四川二本:绵阳师范学院、乐山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

天津二本: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新疆二本:伊犁师范大学

云南二本:曲靖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楚雄师范学院

浙江二本:湖州师范学院、绍兴文理学院、丽水学院

3、山东中医药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52 16267
2022 北京 (物 和 生) 本科 571 13109
2021 北京 (物 和 生) 本科 530 19208
2021 北京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36 18248
2020 北京 (物 和 生) 本科 531 21477
2020 北京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49 18067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533 16346
2022 天津 (不限) 本科A 565 21481
2022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85 17255
2022 天津 (物 和 生) 本科A 604 13286
2021 天津 (不限) 本科A 559 20765
2021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79 16747
2021 天津 (物 和 生) 本科A 595 13589
2020 天津 (史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73 20071
2020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81 18365
2020 天津 (物 和 生) 本科A 583 17939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501 17788
2019 天津 文科 本科A 522 3765
2021 河北 历史 本科 567 8211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507 82620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513 74844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507 110176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572 52110
2019 河北 理科 本二 511 79828
2020 河北 文科 本科 564 11618
2019 河北 文科 本二 557 15731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A 469 53900
2021 山西 理科 本二A 463 59121
2020 山西 理科 本二A 531 36110
2019 山西 理科 本二A 486 44874
2022 山西 文科 本二A 485 14334
2021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8 7137
2020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5 7144
2019 山西 文科 本二A 538 6528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06 35808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389 37171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27 33509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二A 449 32726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61 7377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487 7683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535 5343
2019 内蒙古 文科 本二A 508 8794
2022 辽宁 历史 本科 525 9076
2021 辽宁 历史 本科 558 8265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505 42913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503 42625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473 53842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499 42701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530 32352
2020 辽宁 文科 本科 568 7064
2019 辽宁 文科 本科 575 5156
2022 吉林 理科 本二A 457 27414
2021 吉林 理科 本二A 456 23733
2020 吉林 理科 本二A 500 21370
2019 吉林 理科 本二A 503 23571
2022 吉林 文科 本二A 495 5253
2021 吉林 文科 本二A 496 5468
2020 吉林 文科 本二A 499 7292
2019 吉林 文科 本二A 525 5001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30 37366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388 47555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73 33741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二A 481 35886
2022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58 8513
2021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76 7527
2020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483 8311
2019 黑龙江 文科 本二A 507 6811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9 20593
2022 江苏 历史(历史+(化学或生物)) 本科 545 13167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38 20096
2021 江苏 历史(历史+(化学或生物)) 本科 554 13207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18 88825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21 85631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42 63370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52 53014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93 93632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99 87569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17 68988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30 55954
2020 江苏 理科 本二 349 78544
2019 江苏 理科 本二 349 65227
2020 江苏 文科 本二 344 19034
2019 江苏 文科 本二 339 17594
2022 浙江 1段 583 67733
2021 浙江 1段 579 65151
2020 浙江 1段 594 52854
2020 浙江 2段 587 61100
2019 浙江 1段 604 43823
2019 浙江 2段 575 74448
2022 安徽 理科 本二 491 96497
2021 安徽 理科 本二 485 92575
2020 安徽 理科 本二 477 117700
2019 安徽 理科 本二 501 72427
2022 安徽 文科 本二 520 23172
2021 安徽 文科 本二 558 23368
2020 安徽 文科 本二 544 18294
2019 安徽 文科 本二 565 11807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选考化学) 本科 512 15281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30 10657
2022 福建 历史(历史+(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545 7571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选考化学) 本科 521 13157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39 9125
2021 福建 历史(历史+(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548 7432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499 52597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506 48753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10 46481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529 36316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489 58735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518 44171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20 43186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544 31563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508 40324
2019 福建 理科 本二 479 41669
2020 福建 文科 本科 538 9034
2019 福建 文科 本二 543 8581
2022 江西 理科 本二 502 59142
2021 江西 理科 本二 504 60962
2020 江西 理科 本二 532 45855
2019 江西 理科 本二 517 43679
2022 江西 文科 本二 529 14664
2021 江西 文科 本二 562 12579
2020 江西 文科 本二 545 11384
2019 江西 文科 本二 562 8321
2022 山东 1段 483 190330
2022 山东 1段 488 177239
2022 山东 1段 496 159610
2022 山东 1段 498 154504
2022 山东 2段 518 111277
2022 山东 2段 527 95283
2021 山东 1段 487 178657
2021 山东 1段 488 176184
2021 山东 1段 499 152919
2021 山东 1段 504 141331
2021 山东 2段 556 53801
2020 山东 1段 492 185566
2020 山东 1段 504 162590
2020 山东 1段 507 155436
2020 山东 1段 518 135703
2020 山东 2段 572 52773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476 144911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491 124252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04 106946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31 32603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47 21492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517 106694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523 97348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511 126766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523 109592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31 128942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556 94834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523 81012
2022 河南 文科 本二 532 20478
2021 河南 文科 本二 560 21943
2020 河南 文科 本二 560 19958
2019 河南 文科 本二 537 21573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06 19999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化学) 本科 525 14146
2022 湖北 历史(历史+(化或生)) 本科 532 12271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46 17758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化学) 本科 560 13042
2021 湖北 历史(历史+(化或生)) 本科 560 13042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73 82121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475 80757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87 72250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13 53910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81 77154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85 75165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10 62389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25 54375
2020 湖北 理科 本二 517 57150
2019 湖北 理科 本二 494 59499
2020 湖北 文科 本二 529 13111
2019 湖北 文科 本二 539 12785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化学) 本科 545 12483
2021 湖南 历史(历史+(化学或生物)) 本科 550 10813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01 70544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18 55267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43 36171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31 53966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38 48346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59 33087
2020 湖南 理科 本二 521 62634
2019 湖南 理科 本二 500 57838
2020 湖南 文科 本二 568 12217
2019 湖南 文科 本二 560 12783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22 25882
2022 广东 历史(历史+(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47 13695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不限) 本科 544 21571
2021 广东 历史(历史+(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64 12713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29 99394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30 98121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36 88774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52 68679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39 82268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39 82772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48 71953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学)) 本科 552 67131
2020 广东 理科 本科 526 78673
2019 广东 理科 本科 490 82065
2020 广东 文科 本科 536 20012
2019 广东 文科 本科 544 21556
2022 广西 理科 本二 473 47788
2021 广西 理科 本二 466 55593
2020 广西 理科 本二 449 66110
2019 广西 理科 本二 494 44426
2022 广西 文科 本二 519 14032
2021 广西 文科 本二 530 10149
2020 广西 文科 本二 497 10395
2019 广西 文科 本二 520 9196
2022 海南 (不限) 本科 567 16509
2022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70 15882
2022 海南 (物 和 生) 本科 608 9215
2021 海南 (不限) 本科 577 13597
2021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83 12560
2021 海南 (物 和 生) 本科 616 7638
2020 海南 (物 和 生) 本科 566 15025
2020 海南 (史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67 14846
2020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89 11055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586 11515
2019 海南 文科 本科A 654 2802
2021 重庆 历史 本科 552 10390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507 39076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535 43263
2020 重庆 理科 本二 479 52331
2019 重庆 理科 本二 527 39007
2020 重庆 文科 本二 530 12550
2019 重庆 文科 本二 551 8128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484 117218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520 83978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533 77563
2019 四川 理科 本二 506 119922
2022 四川 文科 本二 543 16505
2021 四川 文科 本二 542 17803
2020 四川 文科 本二 528 17274
2019 四川 文科 本二 532 22032
2022 贵州 理科 本二 454 48004
2021 贵州 理科 本二 453 51182
2020 贵州 理科 本二 472 50004
2019 贵州 理科 本二 460 50472
2022 贵州 文科 本二 540 12198
2021 贵州 文科 本二 554 10348
2020 贵州 文科 本二 546 9688
2019 贵州 文科 本二 539 10352
2022 云南 理科 本二 521 37151
2021 云南 理科 本二 522 37247
2020 云南 理科 本二 534 35220
2019 云南 理科 本二 503 48465
2022 云南 文科 本二 584 9438
2021 云南 文科 本二 570 10514
2020 云南 文科 本二 557 10026
2019 云南 文科 本二 568 7965
2022 陕西 理科 本二 449 61015
2021 陕西 理科 本二 439 62368
2020 陕西 理科 本二 454 60148
2019 陕西 理科 本二 471 60905
2022 陕西 文科 本二 482 15331
2021 陕西 文科 本二 496 14691
2020 陕西 文科 本二 517 13622
2019 陕西 文科 本二 519 14095
2022 甘肃 理科 本二 458 27025
2021 甘肃 理科 本二 451 30222
2020 甘肃 理科 本二 484 24593
2019 甘肃 理科 本二 491 26837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369 11702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334 16430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423 6655
2019 青海 理科 本二 423 8057
2022 青海 文科 本一 432 3325
2021 青海 文科 本一 408 4422
2020 青海 文科 本一 485 1662
2019 青海 文科 本二 487 1866

4、山东中医药大学属性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院校基本属性
创建时间 1958年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医药
率属于 省政府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双一流
本科/专科 本科
省/市 山东
硕士点 一级学科硕士点:9
二级学科硕士点:46
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5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3
二级学科博士点:15
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
院校地址 http://www.sdutcm.edu.cn/
招生电话 ["0531-81650251"]
招生网址 http://zhaosheng.sdutcm.edu.cn/

5、山东中医药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简介 (2021年3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1981年成为山东省重点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院校、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和高水平大学。学校在省属高校中拥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首批成为国家“973”项目首席承担单位,硕士点数量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怀仁、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办学特色,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经过六十余年几代人辛勤耕耘和不懈奋斗,培养出十余万中医药和健康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学校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学校2007年由济南市历下区主体迁入扁鹊故里--长清,现在学校三校区(含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办学,总占地2039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研究生近4200人。学校图书馆馆藏图书205万册、电子图书77余万册、古籍善本近3万册,为山东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学校设置17个教学机构、5个科研机构、4个教辅机构,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3所直属附属医院、2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3所教学医院,其他类实践教学基地100余处。现有10家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8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学校坚持厚重基础、注重特色,努力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现有35个本科专业,涉及医、理、文、工、管、法、教育等学科门类,其中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2门课程被认定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二级学科,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硕士二级学科,有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中医、中药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内科学3个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学入选山东省“高峰学科”,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在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中医学位列第6,中西医结合位列第5,临床医学持续保持在ESI全球前1%。先后涌现出一批“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三好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荣誉称号的优秀学生。学校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在第二届全国《黄帝内经》知识大赛总决赛中获得总冠军,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荣获首届全国大学生中西医临床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学校坚持师德为先、人才引领,打造实力雄厚人才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3900余人,博士生导师236人,其中兼职导师87人,硕士生导师1011人,其中兼职导师518名。荣获国家“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者3人,“全国名中医”3人,“岐黄学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0人,山东省优秀教师8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0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6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3人,山东省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9人,“山东名老中医”11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112人。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建校以来,连续两届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58项。学校坚持科技驱动、协同创新,推动科研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现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3个国家级区域中医诊疗中心,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全国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3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平台(山东)中药单元平台。有2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6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培育),4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7个山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厅局级以上科研课题321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11项 。作为牵头单位,2018、2019年连续两年首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建校以来,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一等奖奖励的科研成果共计30项。学校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主动融入国家地方重大战略。与济南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开展中医药“科创济南”“智造济南”“文化济南”“生态济南”“康养济南”等五大工程共15个项目。开工建设山东中医药大学生物安全动物实验楼,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与济南市人民政府、澳门科技大学、广东南粤(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打造中药质量研究、中药新药及其系列产品研发领域国际合作中心。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青岛中医药科学院,重点打造中医药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重要的科技研发基地和先进的医疗服务基地。与青岛市共建1200张床位的附属青岛医院。与临清市、惠民县、莒南县等地方政府,与省药监局、省药学科学院、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等部门单位,与南京中医药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等院校,与鲁南制药、福瑞达等企业签署了系列有影响力的战略合作协议,努力将教育教学优势、科研创新优势、中医药文化优势转化为健康产业发展优势。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打造特色鲜明文化品牌。充分发挥“齐鲁文化、扁鹊故里、针灸发源地”“三张名片”优势,坚持把中医文化和齐鲁文化作为以文化人的重要资源,塑造独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品格。通过举办中国(长清)扁鹊中医药文化节、扁鹊文化与中医经典传承发展国际论坛,协办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举办第七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首届济南扁鹊论坛,叫响了“扁鹊故里”文化品牌。通过承办全国性“泰山论灸”学术会议,广泛推广灸疗适宜技术,巩固山东作为世界针灸发源地的文化优势。成立全国首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并成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内首家中医药智库,成立儒医文化研究会。《中华医藏》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系统的中医药古籍文献丛书。注重中医药文化传播,广泛开展“万名中小学生进校园”活动,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获批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对外交流,不断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与世界上近200所高等教育、医疗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中医药相关的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医疗保健、学术交流等合作,其中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奥地利、芬兰、匈牙利、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40余家单位合作活跃密切。立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专项——中国-波兰中医药中心,获批商务部“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外治国际合作基地”。在中外合作办学方面,与美国俄勒冈州太平洋大学合作的国际眼科与视光医学院项目获教育部批准,是国内眼视光领域第一家合作办学机构、国内中医药院校第一家合作办学机构,由济南市建设并成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第一家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牵头编写的《世界卫生组织拔罐实践技术规范(草案)》,推动拔罐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规范使用、科学推广。学校将坚持以思想为指导,坚持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现代化强省征程中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谱写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新篇章。(数据截止至2021年3月底)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2023山东高考提前批本专科录取时间及结果查询方式
山东济宁专科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山东威海专科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2023年山东泰安市高考志愿本科专科批什么时候填报及截至填报时间
山东东营专科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山东烟台专科师范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山东日照专科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2023年山东滨州市高考志愿本科专科批什么时候填报及截至填报时间
山东威海专科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山东枣庄专科公办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山东淄博专科理工类大学名单及最新排名2023

6、山东中医药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山东中医药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中医学、中药学、制药工程、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眼视光学、应用心理学、康复治疗学、法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护理学、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西医临床医学、眼视光医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山东省“高峰学科” 1 中医学
2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 中药学、中医学
3 国家级特色专业 4 制药工程、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医学
4 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 2 中西医结合、中药学
5 ESI全球前1% 1 临床医学
6 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2 中西医结合、中医学
7 国家重点学科 3 中医内科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基础理论
8 山东省一流学科 2 中药学、中医学
9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3 眼视光学、应用心理学、康复治疗学、法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护理学、针灸推拿学、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制药工程、中西医临床医学
10 山东省特色专业 8 眼视光医学、眼视光学、应用心理学、康复治疗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护理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西医临床医学

7、山东中医药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4 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制药工程
2 省级(直辖市) 10 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应用心理学、眼视光学

8、山东中医药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山东中医药大学开设专业有运动人体科学、运动康复学、康复物理治疗、康复治疗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中医康复学、英语(中医英译、英语教育和跨境电商)、药物制剂、药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学、制药工程、护理学、市场营销、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5+3”一体化、针灸推拿学方向)、针灸推拿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健康服务与管理、应用心理学、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中医养生学、眼视光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眼视光医学、中医骨伤科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康复医学院 运动人体科学 本科
运动康复学 本科
康复物理治疗 本科
康复治疗学 本科
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本科
中医康复学 本科
外国语学院 英语(中医英译、英语教育和跨境电商) 本科
药学院 药物制剂 本科
药学 本科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本科
中药资源与开发 本科
中药学 本科
制药工程 本科
护理学院 护理学 本科
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 本科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科
法学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本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科
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原理工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智能医学工程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生物医学工程 本科
中医学院 中医学 本科
中西医临床医学 本科
第二临床医学院(医学院) 临床医学 本科
针灸推拿学院 中医学(“5+3”一体化、针灸推拿学方向) 本科
针灸推拿学 本科
健康学院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本科
健康服务与管理 本科
应用心理学 本科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本科
中医养生学 本科
眼科与视光医学院(眼科研究所) 眼视光学 本科
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 本科
眼视光医学 本科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骨伤科学 本科

最新图文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是几

时间:2024-06-19 18:0:36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是一

时间:2024-06-19 14:0:41

东营职业学院是几本大学,什

时间:2024-06-19 14:0:43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一

时间:2024-06-19 0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