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山东高校 > 正文

青岛科技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更新:2023-10-03 12:33:03 高考升学网

考生和家长选择大学的标准是什么,根据口碑选择大学只适用于极少数的情况,根据自身对学校的了解也很少,那么就需要了解自己报考的意向大学了,本文黄老师帮分享自己对青岛科技大学了解的经验,从多方面数据分析青岛科技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希望大家对青岛科技大学有更多的了解。

1、青岛科技大学怎么样好不好

青岛科技大学怎么样好不好呢,首先它是一所率属于省政府公办本科学校,其次该校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是一本类院校,根据校友反馈口碑不错。下面是青岛科技大学学校最新介绍: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

青岛科技大学怎么样好不好(什么档次、王牌专业、院校分数线)

2、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一些知识点及注意事项

医药类院校报考指南

对医学总是保有一份特殊的敬意,无论这世界怎样天翻地覆,这个以人为本的行业始终有光明的前途医药类院校者,以医药为术业专攻也,是专科性大学中地位举足轻重的一支。经济、法律、农林、理工等其他专科类院校的报考热度年年花盛花疏自有时,但医药类院校似乎永远很难为生源发愁,为什么?只因它悉心栽培的是人类健康的守护天使!有人把健康比喻成“1”,而财富、名誉、事业等则是跟在1之后的无数个“0”,少了几个0不要紧,丢了最前面的1可就一无所有了。所以,我们对医学总是保有一份特殊的敬意,无论这世界怎样天翻地覆,这个以人为本的行业始终有光明的前途。

我国医药类院校按学科性质和研究偏重,有两种分类方式:

第一种,按照培养医师性质的不同分为主攻西方医学(西医)的院校和主攻东方医学(中医、藏医、蒙医等)的院校两类。

第二种,按照学科的涵盖面分为医科类大学、医药类大学、药科类大学三类,医科类大学更重医科范畴,培养医师、护理人员等,主要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后主要在医院部门工作;医药类大学则医科与药科并重;专业的药科类大学尤其偏于药学领域,以培养药学人才为主,主要开设药物制剂、药物工程、生物制药等相关专业,毕业后主要在制药行业、医药公司等工作。

两种分类彼此交叉,涉及到具体高校,在本科阶段又有医科大学(药科大学、中医药大学)和医学院(药学院)两个层次之分。它们的区别众所周知,前者规模和名气更大,招生门槛相对更高。

正是因为这份职业的崇高,每一年,都有无数优秀的学子投身到医学院校当中,这些高校就是他们梦想腾飞的起点。目前,国内的医学院校大概呈现两种状态,一些老牌的重点医科大学已经并入类大学,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学科门类。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原华西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部(原上海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原同济医科大学)等。而另一种,则是独立的医学院校,如天津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两种医学类院校各有各的特点,却又为各自所在地区的医疗事业贡献着最前沿的科技力量。

合并的医学院校:

某些医药类院校并入大学后,就成为学校一个密不可分的总体。然而,这其中有的院校还保持着在每年高考之际,单独招生、录取。这就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都是可以采取单独招生的方式,而其他医学院在并入类大学之后,采取的是统一招生的方式。

如果说知名医学院校与院校的组合是强强联手,那么现在还单独设立的医药类院校虽是“单打独斗”,却也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此类院校数量庞大,各省(区市)均有一至两所,为了给学子勾勒出此类院校的特色。

3、青岛科技大学在全国近三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统计表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选科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2 北京 (物) 本科 500 25789
2022 北京 (不限) 本科 504 25015
2021 北京 (物) 本科 486 26406
2021 北京 (不限) 本科 500 24173
2020 北京 (物) 本科 504 26695
2020 北京 (不限) 本科 517 24229
2019 北京 理科 本科 503 20011
2022 天津 (化) 本科A 570 20457
2022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70 20457
2022 天津 (物 或 化) 本科A 571 20233
2022 天津 (物) 本科A 575 19360
2022 天津 (化 或 生) 本科A 578 18759
2022 天津 (不限) 本科A 594 15358
2021 天津 (物) 本科A 562 20153
2021 天津 (化) 本科A 562 20153
2021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67 19122
2021 天津 (物 或 化) 本科A 570 18519
2021 天津 (化 或 生) 本科A 570 18519
2021 天津 (不限) 本科A 576 17315
2020 天津 (物) 本科A 574 19873
2020 天津 (化) 本科A 579 18793
2020 天津 (化 或 生) 本科A 580 18570
2020 天津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A 583 17939
2019 天津 理科 本科A 518 15482
2022 河北 物理 本科 497 94131
2021 河北 物理 本科 475 111128
2020 河北 理科 本科 596 34128
2019 河北 理科 本一 569 33670
2022 山西 理科 本一B 506 31548
2022 山西 理科 本二A 484 44203
2021 山西 理科 本一B 512 31255
2020 山西 理科 本一B 542 30271
2019 山西 理科 本一B 514 28871
2022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469 19869
2021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458 21698
2020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489 19234
2019 内蒙古 理科 本一A 519 16541
2022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03 3498
2021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17 4798
2020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64 2917
2019 内蒙古 文科 本一A 558 3301
2022 辽宁 物理 本科 538 29588
2021 辽宁 物理 本科 541 28109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527 31678
2020 辽宁 理科 本科 535 28655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546 26225
2019 辽宁 理科 本科 561 20814
2022 吉林 理科 本一A 493 18422
2021 吉林 理科 本一A 488 17019
2020 吉林 理科 本一A 518 17553
2019 吉林 理科 本一A 530 17384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474 23020
2022 黑龙江 理科 本一B 429 37717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476 21687
2021 黑龙江 理科 本一B 415 38639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27 19258
2020 黑龙江 理科 本一B 469 34936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一A 543 17821
2019 黑龙江 理科 本一B 503 29000
2022 上海 (不限) 本科 420 33357
2022 上海 (物) 本科 433 31228
2022 上海 (化) 本科 451 27920
2021 上海 (物) 本科 429 30861
2021 上海 (不限) 本科 452 26311
2021 上海 (化) 本科 453 26106
2020 上海 (物) 本科 403 36005
2020 上海 (不限) 本科 449 27408
2020 上海 (化) 本科 453 26575
2019 上海 (不限) 本科 446 27779
2019 上海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448 27327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26 80351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36 69575
2022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46 59117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09 77188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18 67914
2021 江苏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26 59824
2020 江苏 理科 本一 353 69326
2019 江苏 理科 本一 351 60709
2020 江苏 文科 本一 - -
2022 浙江 1段 570 82876
2021 浙江 1段 563 82684
2020 浙江 1段 594 53756
2020 浙江 2段 572 76909
2019 浙江 1段 595 53225
2019 浙江 2段 583 65575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04 81555
2022 安徽 理科 本一 538 48104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497 81273
2021 安徽 理科 本一 556 36242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548 54991
2020 安徽 理科 本一 579 33796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527 49681
2019 安徽 理科 本一 551 32756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522 40045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31 35354
2022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534 33864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或生物)) 本科 536 35419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选考化学) 本科 544 31563
2021 福建 物理(物理+不限选考科目) 本科 547 30213
2020 福建 理科 本科 531 30949
2019 福建 理科 本一 506 29793
2022 江西 理科 本一 530 35807
2021 江西 理科 本一 551 28353
2020 江西 理科 本一 563 26883
2019 江西 理科 本一 550 25059
2022 山东 1段 467 227436
2022 山东 1段 499 151819
2022 山东 1段 507 134491
2022 山东 1段 522 104173
2022 山东 1段 528 93789
2021 山东 1段 470 218353
2021 山东 1段 500 149881
2021 山东 1段 501 148636
2021 山东 1段 519 110093
2021 山东 1段 523 102913
2021 山东 1段 531 88654
2020 山东 1段 472 227538
2020 山东 1段 508 154701
2020 山东 1段 509 152161
2020 山东 1段 525 121348
2020 山东 1段 541 95545
2020 山东 1段 545 89046
2020 山东 2段 456 257999
2020 山东 2段 461 248079
2020 山东 2段 463 244378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470 153029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482 136657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488 128375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15 92708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37 66891
2019 山东 理科 本科 544 59430
2019 山东 理科 专科 414 218004
2019 山东 理科 专科 434 196667
2019 山东 理科 专科 441 189543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28 34915
2019 山东 文科 本科 561 13693
2019 山东 文科 专科 485 68606
2019 山东 文科 专科 503 54821
2019 山东 文科 专科 504 54071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515 109967
2022 河南 理科 本一 557 50915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533 96108
2021 河南 理科 本一 572 49827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561 88293
2020 河南 理科 本一 592 52176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520 84432
2019 河南 理科 本一 542 60165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91 69381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35 38875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40 35648
2022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43 33823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60 35549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6 32363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化或生)) 本科 568 31351
2021 湖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71 29752
2020 湖北 理科 本一 567 30380
2019 湖北 理科 本一 551 28532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450 124299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12 60558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28 47221
2022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28 47221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58 33731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化学或生物)) 本科 558 33731
2021 湖南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61 31801
2020 湖南 理科 本一 568 30780
2019 湖南 理科 本一 544 28998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43 80183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45 77645
2022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46 76351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化学) 本科 539 82853
2021 广东 物理(物理+不限) 本科 545 75100
2022 广西 理科 本一 491 38079
2021 广西 理科 本一 509 32969
2020 广西 理科 本一 521 30764
2019 广西 理科 本一 531 28411
2022 海南 (化) 本科 558 18389
2022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73 15311
2022 海南 (不限) 本科 576 14685
2022 海南 (物) 本科 581 13764
2021 海南 (化) 本科 569 15085
2021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72 14534
2021 海南 (不限) 本科 575 13970
2021 海南 (物) 本科 575 13970
2021 海南 (化 或 生) 本科 577 13597
2020 海南 (化) 本科 557 16752
2020 海南 (物 或 化 或 生) 本科 567 14846
2020 海南 (不限) 本科 570 14302
2020 海南 (物) 本科 571 14105
2020 海南 (化 或 生) 本科 575 13400
2019 海南 理科 本科A 594 10508
2022 重庆 物理 本科 502 41586
2021 重庆 物理 本科 544 38999
2020 重庆 理科 本一 501 41574
2019 重庆 理科 本一 544 30697
2022 四川 理科 本一 517 80952
2021 四川 理科 本一 541 63745
2020 四川 理科 本一 559 54750
2019 四川 理科 本一 578 49876
2022 贵州 理科 本一 465 41670
2021 贵州 理科 本一 473 39152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481 44640
2020 贵州 理科 本一 491 39536
2019 贵州 理科 本一 472 43482
2019 贵州 理科 本一 490 34234
2022 贵州 文科 本一 558 7900
2021 贵州 文科 本一 572 6807
2020 贵州 文科 本一 561 6741
2019 贵州 文科 本一 562 5988
2022 云南 理科 本一 532 31648
2021 云南 理科 本一 532 32068
2020 云南 理科 本一 536 34320
2019 云南 理科 本一 554 25590
2022 陕西 理科 本一 469 48452
2021 陕西 理科 本一 453 53793
2020 陕西 理科 本一 505 32004
2019 陕西 理科 本一 531 27753
2022 陕西 文科 本一 510 8302
2021 陕西 文科 本一 526 8100
2020 陕西 文科 本一 542 8095
2019 陕西 文科 本一 543 8229
2022 甘肃 理科 本一 466 23866
2021 甘肃 理科 本一 459 27095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461 34448
2020 甘肃 理科 本一 497 19871
2019 甘肃 理科 本一 516 17301
2022 青海 理科 本一 402 7849
2021 青海 理科 本一 406 7844
2020 青海 理科 本一 401 8820
2019 青海 理科 本一 433 7105
2022 宁夏 理科 本一 429 10812
2021 宁夏 理科 本一 433 10015
2020 宁夏 理科 本一 442 11452
2019 宁夏 理科 本一 477 8652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 427 13278
2022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333 4714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 442 12744
2021 新疆 理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306 6901
2020 新疆 理科 本一 445 15011
2019 新疆 理科 本一 503 9391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 467 2401
2022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375 8865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 502 2328
2021 新疆 文科 本一(单列类外语) 370 1443
2020 新疆 文科 本一 518 2115
2019 新疆 文科 本一 541 2018

4、青岛科技大学属性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院校基本属性
创建时间 1950年
院校性质 公办
院校类型 理工
率属于 省政府
是否是211
是否是985
是否是双一流
本科/专科 本科
省/市 山东
硕士点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
博士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5
院校地址 http://www.qust.edu.cn/
招生电话 ["0532-88957996"]
招生网址 http://zs.qust.edu.cn/

5、青岛科技大学2023年最新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2年8月崂山校区投入使用,2009年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2019年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投入使用,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当前,学校形成了青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34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74个,固定资产总值37亿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中科院“”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6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海外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43人,省级教学名师17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杰青1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8人。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现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7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9个学科进入前7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为B+,为省属工科高校唯一。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9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改革试点项目,15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9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省级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专业(群),1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14门省一流本科课程,16名省级教学名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杜邦科技创新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绩显著,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部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层面创新平台数达到10个,数量位居山东省属高校前列。拥有3个省级协同创新(示范)中心,45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始终坚持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7家,分别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学校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专利转让数进入中国高校百强,为“天问一号”自主导航提供关键核心技术,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因“政产学研融合”而闻名的“青科大模式”广受社会赞誉,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以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度报道。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同2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获得1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形成了涵盖理、工、艺等学科专业多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加快推进中德工业大学和中德青年科学院建设,实现中德合作办学一体化发展。牵头共建泰中国际橡胶学院,是山东首个在境外设立的办学机构,迈出了学校境外办学第一步。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绘就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当前,站在“十四五”开局新起点上,学校坚持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目标和学校“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取得突破、五年塑成优势”的战略部署,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主动对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发扬“科大精神”、践行“橡胶品格”、贯彻“五有理念”,干字当头、实干为先,加快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建成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引领行业进步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数据截止至2021年5月)

山东大专排名2023年最新排名
2023年最新山东高考大专学校录取分数线排名
山东高考大专什么时候填志愿2023
山东高考435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
山东高考421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
山东高考252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
山东高考383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
山东高考227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
山东高考385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
山东高考407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
山东高考410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
山东高考205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2023

6、青岛科技大学重点特色专业

青岛科技大学重点特色专业有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企业管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材料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应用化学、化工过程机械、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工程、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和文化研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材料物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工商管理、法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序号 评级名称 数量 专业/学科名称
1 “十二五”山东省重点学科 10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企业管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材料学、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应用化学、化工过程机械、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工程
2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 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
3 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十二五”重点学科 1 和文化研究
4 青岛市重点学科 3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5 优势特色学科群 2 工程热物理、动力工程
6 全球ESI排名前1% 3 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
7 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4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
8 山东省特色与品牌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 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
9 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 4 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0 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2 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 软件工程
12 国家一流专业、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 1 工商管理
13 省一流专业 1 法学
14 通过国际工程专业认证,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5 国家级品牌与特色专业和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1 化学工程与工艺
16 省级品牌与特色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1 制药工程
17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1 化学
18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1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19 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 安全工程、环境工程
20 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 环境科学

7、青岛科技大学特色专业

序号 专业层次 数量 专业
1 国家级 6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机械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方向)、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2 省级(直辖市) 11 材料物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商管理、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制药工程、材料化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方向)、智能制造工程

8、青岛科技大学开设专业一览表

青岛科技大学开设专业有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商务英语、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3+2)、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2)、机械工程(3+4)、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复合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网技术)、软件技术、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业工程、汉语言文学、高分子材料工程(橡胶方向)、自动化、机械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朝鲜语、环境设计、绘画、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表演、公共艺术、休闲体育、市场营销(体育市场方向)、城市管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应用化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生物工程、海洋科学、轻化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韩)、机械工程(中韩)、安全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自动化(含中法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分子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中美合作)、化学、应用统计学、应用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化学、材料物理、金属材料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班)、广告学、动画、编辑出版学、包装工程、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橡胶、合成、塑料方向)、社会工作、法学

青岛科技大学包含院系和开设专业
院系名单 专业名称 本专科
中德技术学院 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 专科
商务英语 专科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 专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科
高密校区(机电系) 机械工程(3+2) 本科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科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2) 本科
机械工程(3+4) 本科
高密校区(艺术系) 环境艺术设计 专科
产品艺术设计 专科
视觉传达设计 专科
中德工程学院 复合材料与工程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大数据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本科
高密校区(计算机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网技术) 本科
计算机应用技术 专科
软件技术 专科
高密校区(经管系) 市场营销 专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高密校区(高材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本科
泰中国际橡胶学院 工业工程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汉语言文学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高分子材料工程(橡胶方向) 本科
自动化 本科
机械工程 本科
高密校区(自动化系) 电气自动化技术 专科
工业过程自动化技术 专科
高密校区(外语系) 英语 本科
商务英语 专科
日语 本科
俄语 本科
德语 本科
朝鲜语 本科
艺术学院 环境设计 本科
绘画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
产品设计 本科
服装与服饰设计 本科
音乐表演 本科
公共艺术 本科
体育学院 休闲体育 本科
市场营销(体育市场方向) 本科
经济与管理学院 城市管理 本科
工业工程 本科
工商管理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科
市场营销 本科
财务管理 本科
物流管理 本科
中德科技学院 自动化 本科
机械工程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化工学院 制药工程 本科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药物制剂 本科
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 本科
海洋科学 本科
轻化工程 本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
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工业设计 本科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本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本科
机械工程 本科
油气储运工程 本科
能源与动力工程 本科
机械设计与制造 专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科
智能制造工程 本科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科
船舶与海洋工程 本科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中韩) 本科
机械工程(中韩) 本科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本科
环境科学 本科
环境工程 本科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微电子学院) 物联网工程 本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
通信工程 本科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本科
信息工程 本科
软件工程 本科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本科
人工智能 本科
自动化与电子工程学院(机器人学院) 自动化(含中法自动化) 本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科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
机器人工程 本科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分子科学与工程 本科
应用化学(中美合作) 本科
应用化学 本科
化学 本科
数理学院 应用统计学 本科
应用物理学 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 本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本科
材料化学 本科
材料物理 本科
金属材料工程 本科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实验班) 本科
高密校区(化工系)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科
传媒学院 广告学 本科
汉语言文学 本科
动画 本科
编辑出版学 本科
外国语学院 朝鲜语 本科
日语 本科
俄语 本科
德语 本科
英语 本科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包装工程 本科
功能材料 本科
复合材料与工程 本科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橡胶、合成、塑料方向) 本科
法学院 社会工作 本科
法学 本科

最新图文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是几

时间:2024-06-19 18:0:36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是一

时间:2024-06-19 14:0:41

东营职业学院是几本大学,什

时间:2024-06-19 14:0:43

山东文化产业职业学院是一

时间:2024-06-19 07: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