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口普查是由国家来制订统一的开展时间节点和统一的方法、项目、调查表,各地相关部门严格按照指令依法对全国现有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一次全项调查登记,普查重点是掌握分析预测各地现有人口发展变化,主要就是了解性别比例、出生性别比、单身、适婚人口、老龄人口等,全国人口普查也属于国情国力调查。
2022年兰州总人口数量暂未公布,以下是最新的人口普查的数据,仅供参考。
2019年末,兰州市户籍人口为 331.92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35.72 万人,乡村人口96.2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79.0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7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7.2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81.04 %,比上年末提高 0.01 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 3.41万人,出生率为 9.0‰;死亡人口 2.1 万人,死亡率为5.5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7 ‰。
根据兰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兰州市常住人口为4359446人。
根据2021年全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结果,兰州市2021年末常住人口为438.43万人,增加1.25万人 。男性人口225.70万人,女性人口212.73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3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61‰;死亡人口2.5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5.8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7‰。0至15岁人口为65.2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4.88%;16至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300.46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8.53%;60岁及以上人口72.7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6.5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52.84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2.05%。城镇常住人口366.35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83.56%。
兰州,甘肃省省会,地处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节点城市。现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区和永登、榆中、皋兰3县,现有1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以及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地域总面积1.31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631.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达到438.43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1.25万人。
兰州位于东经102°36′~104°35′、北纬35°34′~37°00′,地处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城区海拔约1520米,在大西北处于“座中六联”的独特位置,区域优势明显。
兰州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3℃。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74小时,无霜期为172天,年平均降水量为300毫米左右。
丝路明珠。兰州自古就是“联络四域、襟带万里”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秦朝时设榆中县,西汉时设金城县,东汉时设金城郡,五胡十六国的西秦曾建都兰州。西汉名将霍去病两次从兰州渡黄河北击匈奴,将河西走廊纳入中原王朝版图,由李息在今兰州西固区修筑城池,以“金城汤池”之意而名金城。隋朝改金城郡为兰州,置总管府,兰州因之得名。早在2000年前,西汉张骞经兰州出使西域,开辟了贯穿亚欧大陆、联接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使兰州成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茶马互市”和商埠重镇,在沟通和促进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班超出使西域、法显和玄奘取经求法、达摩讲学,都在兰州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黄河之都。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流经市域150.7公里,其中城区47.5公里。沿河而建的兰州水车雄浑粗犷、独具特色;中山铁桥是第一座横跨黄河的铁桥,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黄河母亲雕塑是黄河文化和中华民族母亲形象的代表,是全国最美的城市雕塑之一;百里黄河风情线是全国最长的市内滨河公园和最大的城市带状公园,被誉为“兰州外滩”。两山对峙、大河中流,多样化的自然景观,造就了得山独厚、得水独秀的独特城市魅力。2017年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9年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发布的《2019年Q3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兰州市“假日夜经济”活跃度高居全国第三。“2020年度中国夜游名城案例”荣登“年度中国旅游产业影响力风云榜”,是中国最受欢迎10大避暑城市之一和游客数量增长最快的十大“网红城市”之一,城市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探索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路,以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为目标,全市上下不懈努力,2020年历史性地夺取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殊荣。兰州治理大气污染经验做法在全国得到推广,打造了“兰州蓝”城市名片,在巴黎世界气候大会上获得“今日变革进步奖”。特别是2019年8月,在甘肃视察黄河兰州段生态治理保护工作时,盛赞“黄河之滨也很美”,已经成为最响亮的城市新名片。2020年完美收官三年蓝天保卫战,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实现历史性突破,从2018年的222天达到2020年的312天,创历史最高。尤其是PM2.5浓度控制在34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首次实现历史性达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3位、在北方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位。
滁州现在是几线城市,
时间:2024-02-10 03:0:05黄山现在是几线城市,
时间:2024-02-10 03:0:03安庆现在是几线城市,
时间:2024-02-10 03:0:24铜陵现在是几线城市,
时间:2024-02-10 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