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旭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高三年级语文备课组长
今年三套全国卷的共同特点是均着意于彰显社会风貌与时代精神,体现语文“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对个体、对社会、对民族、对时代的认识和深入思考。
全国卷Ⅲ介绍了40年来,高考对我国个人、家庭、集体、社会的深远影响,话题贴近生活,学生应该“有话可说”。然而如果只泛泛而谈自己的高考经历,或浅显地谈高考现象,未对高考作深入思考,则会使文章格局不高,深度不够。因此,要写好本文必须要有对高考本身、高考与个人、高考与国家、高考与社会的深入思考,在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的大背景下思考高考。
2、如何理解命题意图和要求?
①从题干角度切入
我看高考:侧重议论,表达对高考的看法。
我的高考:侧重记叙,表达个人的经历和情感;更好的是通过个体,表达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和时代风貌。
②从材料内容切入
材料中的每句话,都是写作的重点: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侧重引导我们思考高考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侧重引导我们思考高考对无数家庭的深远影响,彰显时代精神和风貌,同时也引导辩证思考。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侧重引导我们思考高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考查考生的理性和深度思考能力。
③从思维角度切入
辩证思维,深度思考——材料基本是从正面彰显高考给个人、家族、国家、民族、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但其中“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一语值得深思,考生也可据此对高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思考见解。高考的评判标准和评价体系、高考所带来的一些走偏的社会现象,考生也可以予以批判,但又不是单纯愤青式的批判,而是要写出理性的思考,以彰显学生的价值取向、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论述上述问题时,考生一定要注意措辞,不能走极端而把高考批判得一无是处。
3、考生可以从哪些点来立意?
副标题一:我看高考
①高考制度的巨大成就和深远影响
②高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③“龙门”不是唯一的出路
④别把一个家庭的“鸡蛋”都放在高考上
⑤一次高考,一生功利
⑥扭曲的分数——高考的理性思考
副标题二:我的高考
①我的高考,我的梦想
②高考——集体记忆和时代精神
③顺势而为,在高考上放歌
④高考,我人生的起点
4、考生有没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注意理性思考、辩证思考,材料介绍了40年来高考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考生容易从正面入手,但“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一句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这就提示我们高考在成就我们的同时,也包含了无数人、无数家庭的辛酸奋斗史,因此客观辩证地认识,分析高考是比较理性的,考生需不偏不倚,尤其不能片面地批判高考,充满负能量,辩证理性的文章多是老师所青睐的。
西南科技大学转专业政策规
时间:2024-07-12 10:0:06成都大学转专业政策规定及
时间:2024-07-12 10:0:02成都医学院转专业政策规定
时间:2024-07-12 10:0:01川北医学院转专业政策规定
时间:2024-07-12 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