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设6院(足球运动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武术学院、艺术学院)、7系(体育教育训练一系、体育教育训练二系、体育教育训练三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休闲体育系)、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附属中等体育运动学校、附属竞技体校共16个教学单位,有体育史研究所、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郑怀贤骨伤研究所和郑怀贤武学研究所等4个研究教学机构。以本科教育为主,开设了18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其中,4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3个专业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传播学等四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同时还拥有体育、中医、新闻与传播等三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在2006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在2012年全国学科评估中体育学学科整体水平位列第五,居西部第一。在近两届全国体育院校教学成果奖评审和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9项;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得首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新苗体育奖学金”。学校科研水平稳步提高,2000年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6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6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400余项,形成了以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多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有3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在5个四川省重点学科中,有3个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之中的重点建设项目。“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各1个、四川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学校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CSSC来源期刊。学校附属体育医院为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和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还建有以体育史为主题的博物馆。
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国田径短跑、跨栏后备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的任务。按照“亦读亦训,科学训练”的办学方针,紧扣“体教结合、不断探索、培养人才、为国争光”主题,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2002年以来,我校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八大赛事中,共获得金牌271枚、银牌249枚、铜牌241枚
学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现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也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目前,学校已与20个国家和地区30余所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澳大利亚、泰国、港澳台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构建了“2+2”、“3+1”和“3+1+1”学士、硕士学位学生联合培养体系。
西南科技大学转专业政策规
时间:2024-07-12 10:0:06成都大学转专业政策规定及
时间:2024-07-12 10:0:02成都医学院转专业政策规定
时间:2024-07-12 10:0:01川北医学院转专业政策规定
时间:2024-07-12 1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