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五险一金 > 正文

养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并非降低公务员待遇

更新:2023-09-20 04:08:41 高考升学网

据有关人士透露,养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而不是降低公务员的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

养老金的双轨制缘何为遭到吐槽?这个问题很简单:是公务员的养老金标准和普通人的标准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的可以是普通人的很多倍,甚至是几十倍。这个距离之所以遥远,机制只是一个方面,最大的问题在于,进入老年后养老待遇的不同。同样是为国家奉献,凭什么公务员老了就可以衣食无忧,还可以接济子女,当然他们的子女原本也不需要接济。凭什么普通人到了老年靠着养老金只能在买菜的时候犹犹豫豫呢?

养老金双轨制的不公平,不仅仅在于机制,而是在距离。在这种情况之下,才有了民众对于养老金改革的呼声,也才有了有关部门养老金“并轨”的回应。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缩小养老金的距离,让公务员和职工之间,让职工和市民之间,让市民和农民之间能有一个更加靠谱的距离。当公务员的养老金无需用到养老上的时候,当职工的养老金捉襟见肘的时候,当市民和农民的养老金仅仅是个名义的时候,这种制度就该打针吃药了。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说,农民的每月55元的养老金连打针吃药都不够别说养老了,这仅仅是财富有限的原因吗?

这其实是制度制定的时候,公众缺失了话语权的原因。制度制定者都是掌握权力的人,他们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有意无意的就会从自身考虑,这才有了养老金的双轨制,这才有了养老金缴纳的公务员和职工的不同。公务员在职的时候是为发展作出了贡献,职工在厂矿企业不是也作出了贡献吗?农民在田间地头汗流浃背的种粮种菜就没贡献?这只是岗位不同而已,却都是为祖国前行奉献了力量的。再说了,在岗的时候,那些薪水已经是对贡献最好的衡量了。进入老年之后,不应该再有区别,因为他们都只是一个老人,他们需要的保障是一样的,他们都需要看病就医,他们都需要吃上一块美味的肉。成为老人之后,不应该再有公务员老人、职工老人、农民老人之分。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最高相差近50倍。50倍究竟会有多遥远?这个没法用尺子去量,但生活感受是就是最真实的距离。

老有所养是每一个公民的梦想,更是有关部门的职责,为何非要让原本不存在的距离变成了人间天堑。如果说,养老金的“并轨”仅仅是机制的并轨,并不降低公务员的养老金标准的话,这样的机制也只是公平改革之下的一个画皮而已。如果非要公众在所谓的机制和缩小差距之间做个选择的话,那么公众宁愿这个“双轨制”依然实行,只要让养老金的标准不因身份而不同就行。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兰州五险一金缴费比

时间:2023-09-15 06:0:56

潍坊五险一金缴费比

时间:2023-09-19 09:0:52

乌鲁木齐五险一金缴

时间:2023-09-13 19:0:48

绍兴五险一金缴费比

时间:2023-09-21 0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