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小学教育 > 正文

襄樊小学入学、转学、升学政策规定有哪些

更新:2024-03-06 02:06:42 高考升学网

襄樊小学入学政策年龄最小6岁,小学一年级入学须在年纪在2023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年满六周岁,即2017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的适龄儿童,以下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以供参考。

襄樊小学入学、转学、升学政策规定有哪些

一、襄樊小学入学、转学、升学政策规定有哪些

1.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主要坚持什么原则?

答:一是坚持属地管理。义务教育实行“市级统筹、县(市、区)为主、属地管理”的义务教育招生工作机制,县(市、区)、开发区承担招生入学管理主体责任。二是坚持免试就近入学。根据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规定,按照就近原则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应入尽入”。三是坚持公民同招。义务教育学校全部纳入“襄阳市义务教育招生管理服务平台”管理,符合本县域内入学条件的学生,实行公民办学校同步网上报名、同步平台录取、同步入校报到、同步注册学籍。

2.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如何进行?

答: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通过“襄阳市义务教育招生平台”招生,严格实行计划管理。“襄阳市义务教育招生平台”是全市小学、初中招生唯一渠道,平台上的数据是各校学籍注册、教科书配发、公用经费拨付、资助政策落实的唯一依据。任何学校不得在襄阳市义务教育招生平台外招收新生。

3.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管理机制是什么?

答:各学校根据校园面积、师资状况、办学条件和校额班额要求,通过义务教育招生管理服务平台申报当年新生招生计划。各县(市、区)、开发区结合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学校布局调整、学校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所属义务教育学校申报的年度招生计划逐一审核。按照国家班额标准和办学规模,各学校严禁起始年级出现55人以上“大班额”,并持续巩固大班额消除成果。按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逐步将班额控制在标准班额以内,逐步消除“大校额”。义务教育招生管理服务平台核定的招生计划是各学校新生学籍注册的重要依据,没有纳入平台管理的计划外招生不得注册学籍。经批准执行的年度招生计划在一定范围公开,作为本校三年后省(市)级示范高中指标到校名额分配的重要参考。

4.如何登陆“襄阳市义务教育招生平台”?

“襄阳市义务教育招生平台”已纳入“i襄阳”(襄阳政务服务移动端)“教育”板块和“鄂汇办”首页服务版块,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下载“i襄阳”APP(支持公、民办学校填报)或鄂汇办APP(只支持公办学校填报),完成注册后,进入首页找到“襄阳市义务教育招生平台”。

二、襄樊外地人小孩上学条件要求

一、外地户口小孩入学条件是什么

1、外地户口小孩入学条件如下:

(1)父母至少一方与本地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或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并务工一年以上;

(2)父母至少一方持有本地公安部门核发的居住证,另一方为非本地户籍的;

(3)在本地有稳定的住所;

(4)符合本地规定的入学政策年龄。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二条

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予以保障。

二、异地入学需要哪些材料

1、父母户口簿或有效期内的居民身份证;

2、父母与务工单位签订的正式劳动合同;

3、父母住所证明材料;

4、经商人员须出示工商营业执照,纳税证明材料;

5、一年级入学需提供儿童预防接种卡,七年级入学需提供小学毕业证。

三、襄樊入学报名材料有哪些

1、办理小学入学需要以下三种手续向学校提供报名所需的各种材料;学校审核证件并存档备查;经学校审符合条件的,给予办理报名登记手续。

2、一年级入学报名需要哪些材料如下:家庭户口簿(原件、复印件)。监护人身份证(原件、复印件)。《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证》。适龄儿童身份证(原件、复印件)。适龄儿童的体检表。

3、房产证、户口本、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证件。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小学新生报名入学需要家长提供房产证、户口本、孩子的出生医学证明等证件。

4、档案材料:需要提供包括小学档案、身份证、户口簿、出生证明、体检证明等在内的各种证件和资料。其他证明材料:一些学校还需要学生提供其他证明材料,如出生证明、家庭经济状况证明等。

最新图文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

时间:2024-04-24 01:0:25

最高法:依法惩治未成年人

时间:2024-04-24 01:0:53

最高法:小学生体育课意外

时间:2024-04-24 01:0:30

浙江省宁波市“三个一体化

时间: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