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小学教育 > 正文

2019年上海小学初中入学报名系统开通咨询电话

更新:2023-09-14 23:15:24 高考升学网

 上海市试行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信息登记办法。年满6周岁(2008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出生)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均须先进行入学信息登记,再按招生范围办理入学报名手续,由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安排其进入小学就读。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不得以创办特色为名举办重点班、实验班;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文化测试选拔学生并按照测试成绩分班;不得将招生入学工作与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学科竞赛等级考证书挂钩,不得以竞赛等级考证书作为依据选拔和录取学生。

  为小一新生提供便利:启用报名信息系统

本市启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http://www.shrxbm.cn,预计4月8日开通),为全市适龄儿童、少年的家长以及区县招生工作提供便利的服务。年满6周岁(2008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出生)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可通过入学报名系统。家长也可以通过此系统及时了解市、区县教育部门公布的招生政策和实施办法,查询子女入学相关信息,获取公办小学入学通知、民办中小学面谈以及录取通知等。

  入学信息登记有两种方式:一是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可在幼儿园为孩子进行入学信息登记,获取《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二是未入园适龄儿童,家长可前往各区县指定地点为孩子进行入学信息登记,获取《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本市户籍人户分离的适龄儿童在进行入学信息登记时,家长可选择并确定在户籍地就读还是在居住地就读的意愿。全市适龄儿童入学信息登记时间:4月11日?4月30日。

  本市户籍人户分离:可居住地登记入学

  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可凭《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在居住地登记入学,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细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全市公办小学报名日为5月23日?5月24日。

  按照《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继续做好来沪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父母一方须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者父母一方持有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从首次发证日起截止到7月30日)满3年,且连续2年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从首次登记日起截止到7月30日)。各区县教育部门办理随迁子女入学手续截止日为:7月30日。

规范民办中小学招生行为:面谈过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本市民办中小学校招生在“统一报名时间、统一面谈时间、统一录取时间”的基础上,继续实行网上报名办法。(4月25日?27日接受民办小学网上报名,4月28日?30日接受民办初中报名。家长可登陆“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http://www.shrxbm.cn,点击“民办小学报名”或“民办初中报名”进行网上报名)。

  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只能报考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所在的民办中小学,以及有寄宿制条件、被许可在全市范围内招生的民办中小学,总数为小学2所或者初中3所。

  市教委强调,要进一步规范民办中小学招生行为,没有寄宿条件的民办中小学不得跨区县招生。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要向社会公开,承诺学校招生不收取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及各类获奖证书、招生录取不与社会任何教育培训机构挂钩、不提前开展报名和登记工作等。同时,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面谈程序和方法,面谈过程要向市和区县两级教育行政、督导、监察部门以及学校家委会代表等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最新图文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

时间:2024-04-24 01:0:25

最高法:依法惩治未成年人

时间:2024-04-24 01:0:53

最高法:小学生体育课意外

时间:2024-04-24 01:0:30

浙江省宁波市“三个一体化

时间: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