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建校史 习作引领学校发展
楼梓庄小学始建于1917年,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普通小学。自1931年起,学校共有六位经过正式任命的校长,这六位处在不同时代、不同学校基础下的校长结合当时的教育形势,秉持着自身对教育的理解,为学校进行了合理定位,使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从1931年沈兆霖校长的“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到1996年张德利校长的“夯实基础,为孩子打造一生都值得回忆的小学教育”。不同时代的不同办学理念,使学校逐渐认识到要从注重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到开始关注学生自身成长、关注学生个体生命发展。
楼梓庄小学校长李福平介绍学校习作教育情况
楼梓庄小学学生之间互相推荐图书
楼梓庄小学校本剧片段演出展示
楼梓庄小学每节课都会安排20分钟日记赏析
据楼梓庄小学李福平校长介绍,2012年至今,学校在前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多次召开研讨会,广泛征集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的意见和建议,对学校原有办学愿景和办学理念进行了发展与提炼。在梳理重构的过程中,逐渐达成教育共识,使每一位教职员工围绕立德树人、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开展工作。最终确立了“习作教育”的特色发展目标,提出“激活生命 人生从习作起步”的办学理念。
以习作为始 激活校园每个生命
文化的浸润、理念的落地,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实践,课程就是理念落地的载体。在李福平校长看来,语言使人区别于动物,言语表达是生命的本能,而怎么写即为习作,它并不只是一种工具,而是生命的确证,通过习作的过程有助于激活每一个孩子的生命。而楼梓庄小学习作课程文化正是倡导“还原生活的真实,传递幸福的情感,让习作与生命同行”。这种理念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知识并不是生命成长的主旋律,让生命原本的潜能得以发展才最重要。楼梓庄小学的师生们正在通过习作课程文化挖掘孩子们最本真的天赋。
楼梓庄小学课间操展示
楼梓庄小学武术课程展示
李福平校长认为,“习作并不只是语文课程中的一个内容,而是统领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方式。”在走访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楼梓庄小学的课堂,无论学习的内容是语文、数学、外语还是科学、艺术、体育,老师们都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这种理念,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自我,用手中的笔书写自己的生活和体验;老师们也时刻反思自己是否对学生的真实表达给予了真正的欣赏,在和学生的相处中,是否有不符合习作教育理念的地方。
楼梓庄小学弓箭课程展示
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逐渐深化,楼梓庄小学也对已有的课程进行了优化改革。用李福平校长的话讲,只有打通各个环节,真正聚焦学生的发展,有效地促进教育?课程?教学?管理这个链条一体化建设,才是学校课程建设的目标。为此,学校以习作课程“还原生活的真实、传递幸福的情感,让习作与生命同行”这三个层面的基本的理念追求贯穿整个学校教育的始终。在课程建设上面着力构建了“全员-全程-全科”整体持续推进的习作课程体系,共分为“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品格与生活”“体育与健康”及“艺术与审美”五大模块。至此,学校课程建设不再碎片化、散点化,而是体系化、序列化,同时也体现出课程建设的根本在于整体育人,而不是单就某学科、某领域做文章,突出贯穿全局、全员、全程、全科实现育人目标。
习作课程文化 绽放生命精彩
据了解,楼梓庄小学的学生每天都会写日记,这已经成为了学生们的习惯。而老师们也会通过日记和每位学生进行对话。而且这不仅仅是语文老师的工作,而是学校所有学科的老师全部参与其中。此外,学校通过课程改革,设立了日记赏析时段,每天20分钟进行日记赏析。用该校白婧老师的话讲,在这20分钟的赏析过程中,师生间、生生间是心与心的沟通,真正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真实、宽容和感恩的学习环境。在这一氛围中,她可以发现每一个孩子生命的跳动。说到这里,白婧提到了转学到她年级学生的一件事。据介绍,一年前,她的年级转来一位因为欺负同学,被协调过来的“问题”女孩。但通过日记,老师们了解到这位“问题”女孩背后有着一段辛酸的过往,知道了她之所以爱欺负人的原因,也因此找到了改变这位女孩不良行为的途径。至此,老师们就坚持通过日记这个手段对那位女孩进行沟通、教育。通过老师们的努力,一年后这位女孩有了很大改变。据白婧回忆,一次在上完阅读课《老人与海鸥》后那位女孩哭了。“那一刻的我非常震惊,因为曾经那样一个孤僻倔强的孩子,现在的内心却是如此的柔软。”白婧如是说,“日记赏析是一种重要的育人的形式。正是这样真实的记录、真实的对话,才能让孩子的心理创伤从疼痛到治愈再到痊愈。”
楼梓庄小学的白婧老师与学生们
楼梓庄小学的胡豫洁老师与孩子们
胡豫洁老师是楼梓庄小学引进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工作四年多,她已经带出两届毕业生。虽然自身起点高,但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还是经历了一些挫折:课堂平淡、与学生交流不畅。不过,不论在什么时候胡老师始终坚信“天道酬勤”。她坚持和学生一起手写日记,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思考写下来,在不断地反思中,她的课堂更加精彩;在真诚的交流中,她与学生越来越亲近。那厚厚的八大本日记,是积淀更是成长的见证。她坚持做课堂实录,一堂课将近八千字,每个学期至少五节课,她认为“反思和学习是成长最好的方式” 。胡豫洁的同事们特别喜欢她的笑,每天都那么开心。或许正是因为这一份乐观,让她在忙碌的工作中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静下来写,静下来想。她也把这份快乐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因为她相信“爱笑的人运气总不会差”。
楼梓庄小学的高孟岩老师与学生们
高孟岩老师则是楼梓庄小学一位年仅26岁的年轻教师,她所教的班级里学生自信、阳光,思维活跃。但是谁又曾知道,她是一位非师范生。由于是非师范生,高孟岩深知自己底子薄,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她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阅读专业书籍30余本,累计写日志、反思200余篇,共计14万字,并出版《静静地记录 慢慢地成长》一书。据介绍,中国教科院的李嘉骏老师曾把“十三五”教育部规划课题“益智课堂与思考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带进了学校,意图借助益智器具开发学生思维潜能。全校数学老师参与其中,研究器具的热情激发了高孟岩要做点儿什么的想法,她全身心投入到器具中,挖掘其中的思维训练点。她深知思考力的培养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核心动力,所以再苦再难也要做。据学校其他老师说,“每一次专家到校高孟岩都认真记录并录音,虚心学习。”正是通过不懈地努力让高孟岩从一个青涩的新人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师。谈到自己获得的成绩时,高孟岩坦言道:“世上本没有路,只有敢于创新、钻研才有了路。”
楼梓庄小学的学生们正在交流射箭心得
无论是白婧老师日记赏析20分钟的心中悸动,胡豫洁老师认真勤奋的工作作风,还是高孟岩老师的敢于创新钻研,都是源于她们对教育的坚守与自信,而这份坚守与自信是源于她们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正是这份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才让她们迸发出激情与智慧,阳光与执着,并惠及、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可见,习作教育已不只是学校的一种教学手段、办学特色,而是逐渐形成了楼梓庄小学全科习作育人的课程文化。这种文化浸润在师生彼此的沟通与理解中,还浸润在师生彼此的认同与信任中,更浸润在师生彼此的成就与影响中。如今楼梓庄小学的习作课程文化已经辐射至课堂文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校园文化和管理文化各个领域之中。同时,这样一个课程文化的构建也将学校育人理念植入到了每一位教师心中,并4又以日积月累的行动改变着楼梓庄小学的每一位学生的生命品质。正如李福平校长所言,“我始终相信,教育因与习作同行,能带给学生一个有意义的成长;未来,学生因习作教育再回眸时,会发现教育赠予他们人生的一份精彩。”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
时间:2024-04-24 01:0:25最高法:依法惩治未成年人
时间:2024-04-24 01:0:53最高法:小学生体育课意外
时间:2024-04-24 01:0:30浙江省宁波市“三个一体化
时间: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