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小学教育 > 正文

教育资源不均衡催生“大班额” 如何彻底“瘦身”(二)

更新:2023-09-20 15:02:30 高考升学网

教育资源不均衡催生“大班额”

而“大班额”现象的存在缘由错综复杂。

李有毅认为,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更为迫切,但部分地区因教育资源不足而无法均衡地满足这一需求,“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老百姓希望孩子能上好学校,只能用‘大班额’这种方式来解决”。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认为,中西部地区的“大班额”问题在于地区经济发展较薄弱,教育资源投入较少,所以在增加优质教育资源这方面本就存在历史欠债;而在东部发达地区,“大班额”现象有多种因素的叠加,一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新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民进城数量增加,二是外省流入人口增加,三是“二孩”政策放开也会给义务教育增压。“学校原来是按照户籍人口来进行布局的,并没考虑流动人口等的增加,所以原来的资源不能满足现在的需要。”韩平说。

城乡“两头抓”

“抓紧消除‘大班额’”,今年已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在潘惠丽看来,如今“大班额”问题凸显出来,是因为“在党的十八大之前,可以说着重解决的是让每个孩子有学上(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之后,着重解决的不仅是学生上得起学,还要上好学,就把质量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消除‘大班额’就更为迫切”。

“浙江省的‘大班额’已减少到100多个,今年要把它消灭掉。”至于如何彻底消灭“大班额”,韩平表示一方面要扩大教育资源,如将学校的建设与城中村的改造结合起来,重新规划学校布局;另一方面则要促进城乡一体化,“这需要很多政策一起推进,其中一个较有效的政策是优质高中拿出50%~60%的招生名额分到乡镇初中”。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则建议,要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建设,在城市中要做到学校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保证城镇的扩张与义务教育的承接能力协调一致;另一方面,在农村要积极推进农村学校布局适度集中、确保办学水平,与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双管齐下,切实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部最近已经提出将缓解“乡村弱、城镇挤”问题,并实施消除“大班额”专项督查,确保2018年基本消除“超大班额”,到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总结这些年的经验,陈宝生表示,根治“大班额”需三大利器,即统筹、规范和台账。其中,统筹是指统筹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把“城市挤”和“农村弱”统筹起来考虑,通过建设标准化学校以增加学位来解决“城市挤”问题,同时通过办好农村教学点、寄宿制学校来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以解决“农村弱”的问题。

此外,陈宝生强调“规范”,即规范学校的招生行为、办学行为,搞好中小学免试就近入学改革,合理分配优质高中在区域内的招生计划名额,同时提高普通学校质量,稳定生源;同时要求各省、市、县按照规划建立台账,倒排工期,落实责任。

“地方能否真正落实仍需教育部加强检查和督导。”朱永新认为,要将学校的规模和班额变化情况纳入学校督导的责任范围,开设举报热线、网络平台等鼓励群众举报违规情况举报,并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其行政领导管理和监督不力应承担的后果。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

时间:2024-04-24 01:0:25

最高法:依法惩治未成年人

时间:2024-04-24 01:0:53

最高法:小学生体育课意外

时间:2024-04-24 01:0:30

浙江省宁波市“三个一体化

时间: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