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小学教育 > 正文

2020年南京小学一年级入学报名时间条件及所需材料政策说明

更新:2023-09-14 02:47:48 高考升学网

您的孩子即将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小学生啦!他们像出海的小船,扬起了新的征帆,开始了新的航程。一实小的老师已张开温暖的怀抱,热情地等待着您孩子的到来!家长们准备好了吗?家长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首先家长们应该注意南京入学报名时间、南京入学报名所需材料和条件,做到万事俱备只差报名了。那么南京一年及入学报名时间如何安排呢?报名政策如何呢?由于截至本文小编发稿之前南京一年级入学报名政策官方暂未公布。等新政策出来后本站将第一时间推送给大家,不过家长们可以参考2018年的招生信息,做到心里有个大概!

小学入学兰州小学报名 潍坊小学报名 合肥小学报名
绍兴小学报名 中山小学报名 台州小学报名 保定小学报名
惠州小学报名 烟台小学报名 嘉兴小学报名 太原小学报名
徐州小学报名 金华小学报名 南通小学报名 南昌小学报名
贵阳小学报名 南宁小学报名 泉州小学报名 常州小学报名
石家庄小学报名 长春小学报名 温州小学报名 济南小学报名
哈尔滨小学报名 福州小学报名 佛山小学报名 厦门小学报名
大连小学报名 昆明小学报名 无锡小学报名 东莞小学报名
宁波小学报名 青岛小学报名 沈阳小学报名 长沙小学报名
郑州小学报名 南京小学报名 天津小学报名 西安小学报名
苏州小学报名 武汉小学报名 重庆小学报名 杭州小学报名
成都小学报名 广州小学报名 深圳小学报名 北京小学报名

切记!以下是2018年南京小学入学报名的政策,仅供参考!!的入学报名注册请以官方发布为准。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苏政发[2017]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18]5号)和《南京市2018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指导意见》(宁教[2018]3号)等教育法规和文件精神,落实免试就近入学、规范有序入学、阳光监督入学,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更好地推进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依法接纳原则。

依法保障所辖区域内所有户籍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学位,接纳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中华附小施教区为:乐山路以西,长江夹江以东,梦都大街以北,应天大街以南。

2.严格规范原则。

落实“六不”要求:学校不得进行违规和虚假招生宣传;不得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其他教育机构合作组织以择优、选拔为目的的各类考试或测试;不得以各种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或学习等级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不得以任何名义分设实验班、重点班、快慢班等;不得以任何名义提前签约录取学生;不得以政府、单位、基金会等名义收取任何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或其他费用。

三、招生办法

(一)报名条件

新生入学政策年龄应满六周岁(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8月31日出生),不得以任何理由招收不足六周岁的儿童入学。适龄儿童确因身体等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提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疾病诊断证明,由区教育局批准。残疾儿童入学政策年龄可视不同情况放宽到7周岁或8周岁。

(二)公办学校招生

保障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学位,确保2017年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符合教育部、省政府和市相关文件要求。

1.施教区免试就近入学。

施教区内适龄儿童入学,应具有所在施教区家庭常住户口,其户口原则上应随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在同一户籍,且户籍与实际常住地、产权证(产权证是指房屋所有权证,持有者为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三者一致,可在施教区小学报名入学。除双胞胎、符合政策的二孩外,原则上每套住房六年内只安排一名适龄儿童在施教区小学就读。

(1)属下面情况之一并持有相应证明材料的,也可以在施教区小学报名入学:

①儿童户籍随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一方,并在施教区常住,另一方是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现役军人、在外地工作、务农或出国定居的;父母离异,其子女户籍随法定监护人,并在施教区常住的。

②父母双方均不在南京市工作的现役军人或公派出国工作的专家、技术人员,其子女户口单立或随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施教区常住的。

③适龄儿童随父母户口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落户,其父母双方均未购买或未分配住房,在祖父母(外祖父母)处实际常住且户口从未迁移过的。

(2)拆迁家庭子女按以下要求进行报名入学:

①拆迁家庭未购买新房的,应出具相关部门的拆迁证明,由适龄儿童全家户籍所在区教育局安排入学。

②拆迁后重新购房、但尚未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应出具相关部门的购房证明,由新购房所在区教育局安排入学。

(3)适龄儿童与法定监护人不在同一户籍、户籍与常住地址(产权证)不符的,集体户或户籍空挂且家庭无房产的,由户籍所在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入学。

(4)报名登记工作开始后,适龄儿童家庭住房或户籍变更的、过期报名的,由学校登记情况并报区教育局,由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入学。

2.政策照顾对象。

对以下对象给予适当照顾:烈士子女;因公牺牲的军人和警察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全国劳模及对建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人员的子女等。

3.特殊儿童。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特殊教育学校和义务教育普通小学应积极接纳视力、听力、言语、智力及肢体残障等特殊儿童入学,严格做到“零拒绝”。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经教育诊断与评

(三)招生日程安排

1.建邺区户籍小学新生报名时间:5月12、13日(星期六、星期日)。适龄儿童监护人在上述时间内根据区教育局划定的学校施教区范围,到学校报名。报名时需出具监护人及适龄子女在本施教区的户口簿、产权证、出生证、预防接种卡等有关证明。

2. 8月10日,学校向监护人发放入学通知书。( 请家长于当天到学校传达室取入学通知书)。

四、招生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招生管理。

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潘文彬

副组长:刘宁霞

组员:赵霞 李拥兵 沈军 汤露

校招生督查领导小组:

组长:胡江碧

副组长:陈昌兰

组员:封海蓉 汤露 赵爱珍

2.规范办学行为,实施阳光分班。

为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推进教育公平公正,学校全面实施阳光分班。按照市教育局要求的时间节点,8月10日发放新生入学通知书之后,学校制定阳光分班的实施方案, 报区教育局审核、市教育局备案。

3.加强过程管理,落实责任追究。

学校建立严格的督查制度,落实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招生入学全过程管理,对招生入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学校成立专项督查组,对招生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发现违规行为,一经查实,坚决予以处理。

附:学校招生咨询电话:86451567-8023

中华附小学区范围:

乐山路以西、长江夹江以东、梦都大街以北、应天大街以南的地区。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

时间:2024-04-24 01:0:25

最高法:依法惩治未成年人

时间:2024-04-24 01:0:53

最高法:小学生体育课意外

时间:2024-04-24 01:0:30

浙江省宁波市“三个一体化

时间:2024-04-24 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