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更新:2023-09-18 18:37:35 高考升学网

学史明理心得体会范本篇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学史明理,就是通过学习国史、党史启迪智慧、武装头脑。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史、国史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瑰宝,是先行者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智慧。“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是如何从九死一生中走向胜利的?改革开放怎样打破僵局,开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革命?党史是增进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精神宝库,深入触摸党史细节,更能看清历史的脉络和规律,把握历史的大势和主流。无论寻乌调查、《论持久战》,还是枫桥经验、小岗改革,学党史也可以学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党史上的波折失误,同样可以引以为戒,防止再走弯路。

历史不只书写在教科书上、陈列在博物馆里,更应成为人们的心灵础石、灵魂灯塔。打磨忠诚担当,不妨对照革命前辈“我的一切,直至我的生命都交给党去了”;激励奉献付出,不妨从“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探寻自我价值;严以修身用权,不妨学学亲自起草、躬身示范《干部十不准》的焦裕禄……回望青史问初心,砥砺奋进再进发,那些战火硝烟中挺立不屈的灵魂、干事创业中实干兴邦的模范、改革发展中敢闯敢拼的典型,无一不是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最应该传承发扬,并使之在历史长河中奔流不息的精神洪流。

注重学习党史、国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凝聚前进力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学习国史、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

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学史明理心得体会范本篇2

通过系列学《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等书籍,使我们逐渐明白了:一部党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一部新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奋斗史。学好“党史国史”,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秉持“学贵有恒”的毅力,坚守“读书破万卷”的决心。毛泽东曾经说过:“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只有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耐得住“独上高楼”的寂寞,才能学有所获。在“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中,把握时代变化的脉动,洞察理论创新的深意。下面,我谈谈自己学习党史国史的几点收获: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习“党史国史”可以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激发斗争精神,肩负起检察干警的责任和担当。进入面对新挑战,我们在“党史国史”学习中反思自己,把工作摆进去、把责任摆进去,从而推动党员干警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从而把学习着重落实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上,落实到推动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上。

学“党史国史”以守初心。通过学习“党史国史”,在学习中逐渐形成,并不断巩固树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使之入脑入心,深植于骨血。只有深入学习“党史国史”才能认识到为什么中国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是无数有信仰的共产党人站了出来,在斗争中成长,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创造了非凡而伟大的历史。只有通过重温那段血泪史,奋斗史才能更深层次的思考共产党一直以来的初心,共产党人永远守护的信仰,从而给自己的补足精神之钙,筑牢党性之魂。现在的我们面对的挑战,面对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更要强化党性修养,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学“党史国史”以激斗志。伴随着近年来不断深化改革,“一带一路”建设、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这一条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道路上从来都不是康庄大道,前方充满着荆棘,只有靠坚定的斗争精神才能使我们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我们通过学习“党史国史”来激发自己的斗争精神,无论将来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都绝不做软骨头,坚持奋战,勇于斗争。

学“党史国史”以勇担责。记得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迅速席卷全球,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无数的有责任、有担当的共产党人站了出来,挡在群众的前面,为人民利益舍生忘死的逆行,保护群众的人身安全。在学习“党史国史”的过程中,通过回顾革命先辈的伟大事迹,从而反思我们自己所应肩负起的检察责任和初心使命,将个人聪明才智和一个单位、甚至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有机结合,这样才能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和担当。

学史明理心得体会范本篇3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这样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深入学习贯彻思想,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迈进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学史而知往、明“理”而致远。我们不曾亲历来时的路途,但历史会与我们诉说我们无法知晓去往的未来,历史会成为我们的指引。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阐明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勉励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翻开厚重的百年党史,真理的光辉依旧熠熠生辉,理论的内涵还在不断丰富,对于理想的追求也始终坚定如初。学党史以明理,虽然我不是党员干部,但是要通过认真学好党史,准确把握其中所道之“理”。

学史明理,明的是“真理”,需笃信之。回望党的一百年灿烂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建党之初,党便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印在了自己的旗帜上,并始终高举着这面真理的旗帜,前赴后继、浴血奋斗。陈望道先生怀着满腔热情,以“平时译书的五倍功夫”翻译出《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留下了“真理的味道是甜的”,而这本苦心翻译而来的《共产党宣言》也成为了我们党开创事业、开辟未来的思想起点,让无数的共产党人从中看到了希望,找到了真理,并获得了信仰的力量。而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厚重的百年党史,让我更加要笃信马克思主义所闪烁的真理光辉和科学力量,从中细细品味真理的“甜味”,汲取信仰的养分,坚定前行的力量。学史明理,明的是“理论”,需笃学之。常思常学,常学常新,“学”总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课题,在全国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当下,翻开党史第一页,理论学习是我要上好的第一课内容。

一百年来,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坚守根基的基础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思想,解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根基未改,理论的内涵跟随着时代在不断丰富创新,可以说,党的百年发展史,也是一部理论创新史,作为新中国的普通一员,要学史明理,从党史中明晰党的思想理论发展脉络,学深悟透思想,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史明理,明的是“理想”,需笃行之。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那段深深烙印在历史中的红色岁月里,红军将士凭借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意志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取得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创造了历史的奇迹。而不论时代如何变化,长征精神依旧历久弥新,在百年党史中,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始终是照亮国人前行道路的一缕光亮。正如近平所说,“多重温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

当下,立足百年新起点,我们更需要通过重温这段百年奋斗史,从中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发扬三牛精神,在新征程上接续奋斗笃行致远。

1.党员学史增信心得体会1500字范文(三篇)

学史增信心得体会篇1学史增信,信是什么?信就是信念,信念是一种强大的意念、不竭的动力,让人在内心呐喊“我要”,进而奋楫破浪、不懈不怠!我要报国!党史一百年,太多报国英雄、无数感人事迹,有发出“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呐喊的革命烈士,有把自己磨练成铁人的普通工人,有把青春献在死亡之海罗布泊的科研工作者,更有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抗疫英雄。英雄所在时代不同、遍布各行各业,但无一不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扬爱国情怀...查看更多

2.青年党员学史增信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篇一】学史增信心得体会范文学好党史“必修课”,以坚定的理想书写梦想的“新答卷”。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牢镌刻在光辉旗帜上,坚守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坚毅前行。我们党之所以在历取得了一个个伟大胜利,战胜重重艰难险阻,根本在于我们有人民的支持,人民始终站在我们这一边。走好长征路,不能忘记来时路,百年恰是风华...查看更多

3.共产党员学史增信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学史增信心得体会范文一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进一步感受到了“两个维护”是一个有机整体,必须体现在工作上、行动上和指导理念上。要用心用情用力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创造性的运用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要让真理之光照耀天山南北。党史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学党史也是一场思想革命,灵魂革命。通过深学细思力行,我感到自己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查看更多

4.文学史造句,用文学史造句

五十二、文学本质的再认识可以从新的高度剖析文学史,进而使对文学规律的揭示向纵深发展。五十三、俄国意象派是俄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四大流派之一,在俄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五十四、汤显祖是中晚明著名的文学家,文学史上的一大家,以“临川四梦”四部戏剧而驰名中外剧坛。五十五、贺敬之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五十六、而对于中国文学史而言,邵雍城市诗歌书写的意义更在于他探索了新的城市文学的发展方向。五...查看更多

5.医学史造句,用医学史造句

一、建国前,中国军事医学史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二、此外,专科史、疾病史、医家医著、医史理论、世界医学史研究也有新的进展。三、他拥有信息研究和科学医学史研究的双硕士学位。四、佛医是佛教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东方医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是真正标本兼治的医学。五、假如教授不是成见太深,勇敢地踏出那足以改写医学史的一步,一切不幸都将不复存在。六、医学史上有药王骑虎、桔井泉香、悬壶济世等杏林佳话,中兽医史上...查看更多

6.2021年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心得体会

2021年3月5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及了“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红色故事,并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是怎样的三个红色故事?下面我与大家共同回顾学...查看更多

7.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人生划分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个人觉得,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即我们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虑,尽管结果可能会对他人产生有利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为自己谋取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同时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难免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其中关键的...查看更多

8.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哲学史》读书笔记    大凡看到哲学这个词,脑子中第一个反应,便是枯燥,这和我们所受的应试教育有关,记不住的概念,选不全的多重选择题,再是用什么什么原理去解释什么什么的正确性。事实上,这个学习的结果,只是让我们记住几个概念、条条纲纲的八股特点区别,实在无助于我们哲学气质的培养,哲学思维的形成,我所理解的哲学气质和思维是指理性,理性是什么,追求公义,也就是正义,一家之言。    要了解...查看更多

9.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篇一:西方哲学史读后感    哲学的理解,我就只停留在平时教科书里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中所介绍的哲学,看了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之后,我对哲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很风趣,简直可以当一本稍微深奥一点的笑话书来看。这是促使像我这样没有耐心的人看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平时学习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或许是因为是编制成教科书供我们学习的原因,那里面所说的内容总是特别深奥而又枯燥...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范

时间:2024-04-23 08:0:39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四篇

时间:2024-04-23 08:0:39

最新预备党员转正支部会议

时间:2024-04-23 08:0:57

党支部通过预备党员转正决

时间:2024-04-23 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