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党员干部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简短范文(五篇)

更新:2023-09-15 17:13:47 高考升学网

党员干部七一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一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站稳依靠人民的根本立场,践行造福人民的职责使命

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既是我们党百年辉煌的制胜密码,也是共产党人必须永远坚守的政治立场。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资产阶级政党最本质的区别。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利益而奋斗鲜明地写在党的旗帜上。党的七大上,我们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正式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擘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到“一个都不能掉队”、全面深化改革立足于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强调让人民“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着眼“人民满意”。党始终把赢得民心作为最大政治,注重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性问题;始终致力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发展民主政治。作为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就要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自觉以服务人民为己任,珍惜并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和检验。

党员干部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简短范文(五篇)

站稳依靠人民的根本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同志曾说,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战争年代,老百姓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构筑起令敌人生畏的铜墙铁壁,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从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的“进京赶考”,到主席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党始终围绕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搞建设、干工作,力求交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合格答卷。作为党员干部,站稳依靠人民的根本立场,就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密切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和人民群众干在一起、苦在一起、乐在一起,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践行造福人民的职责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我们党义无反顾地担当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人以“决不做李自成”的历史清醒和对人民负责的历史担当,团结带领人民在与国内外敌对势力坚决斗争的同时,进行大规模改造和建设,逐步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重大建设成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现代化的伟大征程,广大人民群众信心满怀地朝着小康中国进发。进入,我们党注重用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广大人民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美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主席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作为党员干部,践行造福人民的职责使命,就要强化公仆意识,坚守为民情怀,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务虚功、真抓实干,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努力实现共产党人的崇高价值追求。

100年来,我们党经历艰难曲折,走过峥嵘岁月,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把人民作为“源”和“本”,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沃土之中。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员干部应当强化“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思想认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同人民在一起,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

党员干部七一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二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立足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和“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望光辉历史、擘画光明未来,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

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国家诞生和发展的历程充满着斗争的艰辛。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的伟大成就。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斗争意志,当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摆在面前时,骨头要硬,敢于出击,敢战能胜。

要敢于斗争、坚决斗争。坚持和发展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

要善于斗争,讲究策略和方法。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斗争方向,认清大局和大势,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伟大斗争来源于伟大的实践。要以高度的自觉,在斗争中不断增强本领、磨砺精神。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领导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要牢记打铁必须自身硬的道理,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勇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永不自满、永不懈怠,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迈入“十四五”,全市上下务必把握大局大势、找准历史方位、明确目标任务,把发现问题作为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把解决问题作为赢得机遇的重要途径,在重大风险考验中愈战愈勇、愈战愈强,奋力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扛起广州担当、作出广州贡献。

党员干部七一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三

主席指出:“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我们党走过百年历程,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团结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各个时期都有一大批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共产党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每个党员都应当锤炼这一光辉品格。

光明磊落、坦荡无私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特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在政治上都要光明磊落,应该随时公开说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对于每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表示自己或者赞成或者反对的态度”。共产党员忠诚于信仰、忠诚于组织,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基本要求,这既是实事求是原则在党员人格上的具体体现,也是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的基本前提。说一套做一套,文过饰非,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结党营私、搞阴谋诡计等行为,严重侵蚀党的政治根基,破坏党的团结和干群关系,同党的性质格格不入,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共产党员做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才能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浩然之气,有厚德载物、推己及人的情怀和胸襟,有改过不惮、勇于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格局,从而更加紧密有效地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干事创业、攻坚克难。

光明磊落、坦荡无私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每一名党员都应当把光明磊落、坦荡无私作为一生的价值追求,贯穿到整个政治生命之中。正确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毛泽东指出:“共产党人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共产党人光明磊落、坦荡无私,就要做到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当个人感情和党性原则、私人利益同人民利益冲突时,必须毫不犹豫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做到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正确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共产党人光明磊落、坦荡无私,就要坚持以义领利,自觉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义之所在、利之大者,循义而行、仗义而为,坚决反对和抵制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正确处理好是与非的关系。共产党人光明磊落、坦荡无私,就要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和斗争精神,坚决反对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庸俗哲学,不做口是心非、弄虚作假的两面人。面对损害人民利益、破坏党和国家形象、危害党的执政地位的错误言行和不良现象,要勇于挺身而出、敢于亮明态度,做到是非清晰、爱憎分明。

光明磊落、坦荡无私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作风操守。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光辉品格是后天修养锻炼的结果,必须坚持内外兼修,在点滴养成中持续锤炼。坚持理论武装。锤炼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光辉品格,根本在于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而坚定的理想信念,仅凭朴素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作为支撑。因此,要深入学习贯彻思想,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增强坚守理想信念、锤炼光辉品格的思想自觉和政治定力。坚持静心修身。“内无妄思,外无妄动。”要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权力,走出自以为是的误区;立志做大事而不是做大官,对个人得失看淡,对功名利禄知足,对物质享受知止,排除名缰利锁的干扰;持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以个人的文化修养提升党员形象。坚持律己正行。要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自觉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方向,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始终牢记“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强化自律意识,从严要求自己,培育良好家风,以光明磊落、坦荡无私的品质修养立起共产党员好样子。

党员干部七一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四

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党指挥枪、建设自己的人民军队,是党在血与火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100年前,南昌城头一声枪响,一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由此诞生。从此,我军高举着党的旗帜,夺取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奋力推进革命和建设,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回望历史,人民军队之所以能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成为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成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根本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于党的伟大领导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我军建设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政治保证。军队是拿枪杆子的,在政治上不能有半点偏差、半点含糊、半点迟疑。9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人民军队,确保了人民军队的性质不变、老红军的传统不丢、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不改,确保了人民军队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奋勇向前,创造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及时纠正和肃清了当时党内军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把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改造成“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使我军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xx年,主席亲自决策在古田召开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研究解决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深刻剖析了部队中特别是领导干部存在的10个方面突出问题。从古田再出发,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主席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人民军队重振政治纲纪、重塑组织形态、重整斗争格局、重构建设布局、重树作风形象,在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坚持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实践,是中国共产党建军治军的一条基本原则和根本经验。人民军队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创造辉煌,关键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研究军事领域新问题,引领人民军队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理论上勇于突破,让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在伟大军事实践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光芒。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就会极大地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进程;党在军事领域的理论创新每深入一步,就会极大地增加打赢人民战争的胜算。革命战争年代,我军以劣势装备战胜国内外拥有优势装备的强大敌人,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解决了如何建设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新型人民军队和夺取武装斗争胜利的历史课题,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改革开放以后,我军能够为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制度,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提供了强大力量支撑,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坚持以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主席的坚强领导,在于强军思想的科学指引。强军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重大课题,把我们党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军事斗争准备规律、战争指导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谱写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新篇章。

主席指出:“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从革命战争年代到进入,我军之所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成为实现民族独立解放的中坚力量、建设繁荣富强新中国的坚强柱石,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我们党制定和实施了科学正确的战略指导。

回溯历史,我们党总是应时而变、应势而动,作出科学正确的战略指导,导演了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推进了波澜壮阔的军队建设进程。从红军时期的“十六字诀”,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持久战”,从解放战争时期的“十大军事原则”,到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战略方针的不断调整,人民军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从实践中探索规律,在世界军事史上书写了战争指导艺术不断创新的生动篇章。70多年前,面对朝鲜战争的复杂形势,中国要不要出兵参战,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智慧和决策水平。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毅然决然地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历经两年九个月的浴血奋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进入,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国际战略格局深刻演变和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创新军事战略指导,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领导制定军事战略方针,引领人民军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战略支撑。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强则军队强。我军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组织能力,这是我军克服千难万险、战胜国内外敌人的重要法宝。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我军逐步形成了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到基层党组织上下贯通的严密组织体系,军队党的组织与军队行政组织有机融合,确保了党的领导直达基层、直达官兵,确保汇聚起贯彻党的意志主张、完成党赋予的使命任务的强大力量。

我军自创建以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在于坚持把特有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建军之初,我们党通过“三湾改编”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经过长期发展,党领导我军建立了一整套系统完备、功能耦合、相互贯通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架构。在这套组织体系和制度架构中,负责制处于最高层次、居于统领地位,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起着根本保证作用,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支部建在连上等制度则在不同层面起着基础、支撑和保障作用。军队的党组织功能最终要用实战来检验,组织力量最终要靠打赢来衡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党中央、主席一声号令,军队医护人员白衣为甲、逆行出征,军队医学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地展开攻关,驻鄂部队抗击疫情运力支援队深入街巷保障物资运送,充分彰显了党领导人民军队的磅礴力量,充分彰显了党在人民军队严密组织体系中的强大组织力、动员力、号召力。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要军队党的各级组织健全、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领导人民军队就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就能无往而不胜。

毛泽东指出:“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人民军队之所以成为一支功勋卓著的英雄军队,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我军创建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革命的坚定性、政治的自觉性、纪律的严肃性结合起来,用铁的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

作风纪律出战斗力,作风纪律也是战斗力。在风雨如磐的革命道路上,人民军队始终是高度团结统一的战斗集体,始终保持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令行禁止、执纪如铁已经成为我军的鲜亮标识。从立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军队正规化建设必须实行“五统四性”;从加强“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军队规章制度建设,到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确立为强军之基,军令重如山、部队坚如钢,塑造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鲜明形象。正是由于有建立在高度政治觉悟基础上的作风纪律,解放军进上海不住民房睡马路,秋毫无犯的军风军纪赢得了人民拥护;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像邱少云那样烈火焚身岿然不动的壮举,人民军队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对手;正是由于“军队要像军队的样子”,整风整训贯穿于军队建设始终,才能锻造出一支永不变色的人民军队。实践证明,有了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铁的纪律作保证,人民军队就能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攻如猛虎、守如泰山,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向前进。

党员干部七一讲话精神学习心得体会五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鲜明提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是党中央首次精准概括、深刻阐释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内涵。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图谱的“主干”,充分体现了党的宗旨,凝结着党的智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伟大建党精神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

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形成有其特殊时代背景,并且与民族传统文化融合,在救亡图存的革命实践中孕育生成。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使得马克思主义在全中国广泛传播,数量巨大的产业工人强烈要求改变被压迫、被剥削的状况。1921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回眸历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不怕牺牲、不负人民的革命实践孕育出了中国共产党光辉灿烂的建党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各种具体精神生成与发展的“母体”,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总源泉”。伟大建党精神离不开各时期各阶段的具体精神,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比如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有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全面建设时期,有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有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这些具体精神都赓续传承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是建党精神的鲜活体现,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思想保证与精神支撑。

在新的历史起点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崭新历史起点,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思想为理论遵循,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凝聚全社会磅礴之力,我们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我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大力探索与创新思想理论;要旗帜鲜明信仰马克思主义,敢于同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言行作斗争;每一个党员都应坚守、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严格按照党的纪律约束自己,从眼前工作做起,在公共利益需要时能舍弃个人利益。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初心易得,始终难守。广大党员干部须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大力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自觉将初心使命转化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崇高理想要用热血来浇灌。从建党到新中国建立,牺牲的共产党员和仁人志士共有2100万人,可查到姓名的烈士370多万。广大共产党员须恪守初心、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造福于民;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甘做“垫脚石”“螺丝钉”;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抵制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与物质享受的不良倾向。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我们要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严密党的组织体系,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广大党员干部须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决防止和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

(1)、大学生七一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范文(八篇)

(2)、党员干部建党百年七一讲话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3)、党员重温七一讲话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4)、大学生七一讲话心得体会范文(十篇)

(5)、教师党员学习七一讲话心得体会简短范文(八篇)

(6)、学校领导学习七一讲话心得体会范文

(7)、党员干部学习七一讲话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8)、党员干部七一纪念座谈会讲话稿三分钟范文(五篇)

(9)、教师七一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范文(四篇)

(10)、大学生七一讲话心得体会500字范文(五篇)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范

时间:2024-04-23 08:0:39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四篇

时间:2024-04-23 08:0:39

最新预备党员转正支部会议

时间:2024-04-23 08:0:57

党支部通过预备党员转正决

时间:2024-04-23 08: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