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考升学网 > 心得体会范文 > 正文

十八届四中全会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篇

更新:2023-09-19 08:59:54 高考升学网

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1

  法治,是一个国家秩序和繁荣的基石。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国家持续数十年的繁荣,也是得益于法治的恢复与不断进步。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65个国庆日。

  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即将迎来改革的又一关键节点——19天后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并作出战略部署。就在昨天,政治局会议提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有理由对未来的法治建设提速寄予更多的期待。

  法治,是一个国家秩序和繁荣的基石。无数事实证明,凡是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曲折乃至动荡的时期,都是法治缺失的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国家持续数十年的繁荣,也是得益于法治的恢复与不断进步。

  平心而论,过去若干年的法治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不仅基本形成了的法律体系,而且“通过法律之治”也有力促进了各个领域的改革,保障了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与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然而,与成绩相伴而生的也有问题——违法犯罪现象的多发趋势未有根本扭转;整体性的法治化进程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相比,仍显缓慢;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性尤其是司法的公信力有待实质提升……

  中国未来的发展面临很多挑战,应对这些挑战,最基本的一条就是拥抱法治。多年来的治理实践反复证明,无论“青天式”的清官之治,还是刚性维稳机制,虽有立竿见影之效,但对社会矛盾的化解,显然并非治本之策。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规则之治的法治是不二法门。法治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淡化个人风格与好恶对于治国理政乃至社会矛盾纠纷处理的影响,避免人存政举、人走政息的现象。

  拥抱法治,不仅意味着规矩和章法的存在,更意味着任何组织和个人都需要遵循这些规矩和章法。法治要求宪法和法律至上,正如所讲,“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拥抱法治,意味着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一点在反腐上尤显意义。反腐要造就一种让官员不敢腐也不能腐的屏障,最终要靠制度的力量。而预防与打击的制度的建立,不论是官员财产公开、权力寻租的杜绝、社会舆论的监督,都需要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连续

相关文章

最新图文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范

时间:2024-04-23 08:0:39

预备党员转正决议四篇

时间:2024-04-23 08:0:39

最新预备党员转正支部会议

时间:2024-04-23 08:0:57

党支部通过预备党员转正决

时间:2024-04-23 08:0:23